
央華版《如夢之夢》劇照。(央華戲劇 供圖)
中新網成都6月21日電 (唐倩 謝潔星)20日,由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央華時代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的“神州九城,共享明天”央華版《如夢之夢》成都場在四川大劇院落幕。
央華版《如夢之夢》九城巡演,成都是第三站,此後還将在長沙、深圳、杭州、廈門、鄭州上演,并于2021年12月22日最終回歸北京。據了解,《如夢之夢》劇組在每一地點的演出,都需要出動上百人力,對每一座劇院的舞台做重新的設計和改裝,僅安裝、拆台的時間,便要花上8至9天。因為劇情複雜、對劇場要求較高,這部劇并不是非常适合巡演,是以央華戲劇今年宣布九城巡演在圈内人看來也是較為少見。
央華版《如夢之夢》劇照。(央華戲劇 供圖)
剛剛落幕的成都場更為特殊。據執行導演陳立美介紹,因為成都場舞台較小,湖的畫面構造,演員走位變化、連帶着燈光、舞美等都有所變化。比如有一場戲,許晴本來可以走10米,但在成都場隻能走3米,她調整自己的步伐氣息控制,在走3米的表演中走出了10米的感覺。“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所有的演員都要配合重新适應成都場的舞台尺寸,可以說央華為了成都場打造了1/4的專屬舞台,創作團隊為了成都場呈現了新的美學方案。”陳立美表示。
央華版《如夢之夢》每年都會啟用一些新演員。央華戲劇在完成連續9年的不同班底演出之後,于2021年再度推出以許晴、馮憲珍、肖戰、張亮、黃璐、闫楠、孔維、葛鑫怡、趙子鋅等人主演的九周年版《如夢之夢》。
在陳立美看來,雖然《如夢之夢》每年都有新演員的加入,要培養、建立劇組和新演員的舞台信任,但《如夢之夢》的核心沒有變,那就是劇本好。
央華版《如夢之夢》彩排照。(央華戲劇 供圖)
“我們央華有一個特點,所有的戲劇作品秉持兩點:在技術的表達上,一定采用此時全世界最主流的好的表達手段;在内容的表達上,一定要有刻骨銘心的對人性的關愛,開放式呈現但不批判。”出品人、監制王可然表示。
繼武漢、青島公演之後,“一票難求”的盛況也在成都重演。因良好的口碑和藝術品質,央華版《如夢之夢》成都站的公演人氣爆棚。在網絡上,《如夢之夢》成了網友們口中的“爆款”,更戲稱“搶到門票跟中了彩票一樣。”
從戲劇圈突破進入文化圈,又從文化圈突破進入了社會大衆的眼中,這樣的“出圈”在王可然看來是命運的安排。“央華版《如夢之夢》已經9年了,‘爆款’的背後,也展現了一個劇團的實力,更展現了後疫情時代中國文化産業複蘇和越來越強勁的中國文化自信。”王可然說。
受疫情的沖擊,舞台劇、影視等行業曾一度被按下“暫停鍵”。央華版《如夢之夢》能夠“引爆”多地觀劇熱情,昭示着後疫情時代文化産業的複蘇;而一部9歲“高齡”、長達8小時的戲劇能夠保持常青之勢,無疑為文化産業打下了一針強心劑。央華版《如夢之夢》的主創團隊從策劃到制作,不斷挑戰着思維角度和執行力度的極緻,真正地做到了将戲劇這樣傳統的文化融入時尚表達,進而激活文化遺存的活力。未來,随着諸如《如夢之夢》之類的文化作品大膽創新,傳統文化加現代手法,實作破圈傳播,激活镌刻在觀衆心靈深處的“文化密碼”和“精神力量”。(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