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記者 馬晴燕】四年前《人民的名義》的熱播,創造了中國現實主義題材劇集的一個“高點”,達康書記、沙書記等角色至今仍被觀衆津津樂道。上個月播出的《巡回檢察組》被看作是《人民的名義》姐妹篇,圍繞我國2018年才開始試行的監獄巡回檢察制度,講述了一個新故事。“我本人認為《巡回檢察組》的精彩度并不遜于《人民的名義》,”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李路并不忌諱将自己的這兩部作品做對比,他認為對于正義和公正的堅持是這兩部劇共同的精髓。對于主旋律作品,李路更願意稱之為“現實主義題材劇”,對這類題材的青睐源自他自身的使命感,“不僅僅當一個‘商業産品’來做,而是要盡可能地做成對社會有意義的‘作品’”。
就因為它值得做
環球時報:在《巡回檢察組》中,“人民的正義”這一主題貫穿始終。拍這部劇是先有故事,還是先有主題和方向?
李路:是先有主題。當初最高檢影視中心和金盾影視中心專門找到我,請我拍一部片向群眾介紹2018年5月才開始試行的監獄巡回檢察制度。最開始給了我前幾集的劇本,我看了後覺得基礎不錯、也還有提升空間,于是就接下這部劇。當初的想法就是要摸一摸同類題材中的“房頂”。
每個人的一生或多或少會碰到跟司法系統打交道的事,這是百姓身邊的事,是他們最關注的。這部劇是大群像,人物次元特别廣,從政法戰線、商界人士、知識階層到普通百姓都有涉及,具備豐富性、多元性,是我喜歡和擅長的題材。作為導演,我本人确實有一種使命感,就是我的電視劇不僅僅當一個“商業産品”來做,而是要盡可能地做成對社會有意義的“作品”。我拍這部劇,就因為它值得做,有很好的社會意義。
環球時報:很多人把《巡回檢察組》看作《人民的名義》姐妹篇。有人認為後者寫實成分更多,而《巡回檢察組》虛構和浪漫成分較多。對這兩部作品如何評價?對于《巡回檢察組》并未像《人民的名義》一樣成為現象級作品,您怎麼看?
李路:其實跟《人民的名義》一樣,《巡回檢察組》的劇本也是相當有現實感的,即便是存在看似比較戲劇化的劇情,但也是以真實案例為基礎,加上藝術的處理和升華。而對于正義和公正的堅持,這一點是永遠不變的,這也是這兩部劇共同的精髓。我本人認為《巡回檢察組》的精彩度并不遜于《人民的名義》。
《巡回檢察組》由于涉及錯綜複雜的幾個案件,開頭懸疑氣氛很濃,是以我擔心有人看不懂,可能看兩集就放棄了。我們的目标不是去迎合每個人,而是向觀衆推出有品質、經得起時間驗證的劇,創作這部劇的初衷也不是為了做一部掙錢的商業劇。我相信不同年齡、不同閱曆、不同層次的觀衆在看這部劇時,關注點和被打動之處也是不同的。
角色有弱點,也不否認優點
環球時報:對現實社會問題的展現和揭露如何把握好尺度?執導這類作品是否擔心觸碰“敏感區域”?
李路:編劇和導演會把關,我們劇組還特别聘請檢察顧問、監獄司法顧問等,對我們拍攝現場做全程指導。由于這方面題材在以前也多次涉及,我自己對題材尺度的把握也是有些積累和研究的。
環球時報:人物刻畫一直是主旋律劇的一個難點。以往正面人物往往被塑造成完美英雄,反而讓豐滿的反面角色備受觀衆喜歡。
李路:是的,這也是我特别注意的地方。我有意地讓每個人物都更像普通和真實的人。《巡回檢察組》中主角光環最多的馮森和羅欣然,我也都給他們設計了“凡人”的一面,比如馮森“十年追兇”要為妻子報仇是出于私心,而羅欣然一直有調動工作的小心思,他們都不是完美的人。不光正面人物沒有回避弱點,反面人物也沒有否認他的優點,比如米振東的高智商犯罪和講情義的部分。我們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向大家展示主旋律這個題材的寬廣性,突破人們對于所謂主旋律劇認識的偏頗。
環球時報:宋春麗老師在劇中飾演一個生活在底層的老太太,作風潑辣、打扮邋遢,與她以往作品中端莊高雅的形象差別很大。當初為何選她來飾演這個角色?
李路:我是個摳門的導演(大笑)。作為導演同時也是總監制,我有一個優勢就是演員都是我自己選,沒有關系戶,這也是電視劇成功的重要原因。其實我當時挑宋春麗也不是盲目的,這樣一個底層老太太在全劇出鏡率很高,幹的事有時又很煩人,讓一個原本氣質高貴的人來演,一下子反差就出來了,人物命運也就出來了。
反映事實要有當下性
環球時報:一部主旋律劇能夠成功關鍵在哪?目前這類題材還有哪些空間和瓶頸可以突破?
李路:你說的主旋律劇,我更願意把它叫作現實主義題材劇。我認為,這種劇要成功的關鍵有這幾點,第一,題材選擇要有準确性。第二,反映事實要有當下性,像監獄巡回檢察制度是2018年才開始試行,生逢其時,這樣的題材就很好。第三,要使觀衆産生共振、感同身受。此外還要拿捏住尺度,以及在藝術方面精耕細作。目前,中國的電視劇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品質上都在飛快地進步,縮短與國際優質影視内容的差距。不過也要承認,我國的電視劇制作在題材多樣化,制作的成本、品相以及拍攝周期的充分性上,還是有很大改進空間的。
環球時報:除了現實主義題材,有沒有考慮别的影視類型?接下來有哪些拍攝計劃?
李路:我正在籌拍梁曉聲先生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人世間》,這也是一部反映五十年百姓奮鬥生活史的文學力作。其中有很多小人物的命運,這是我喜歡的題材。我想它也是一部像你所說的主旋律劇,希望将來也能得到觀衆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