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最近,筆者和廣大觀衆一樣,集體參與到了一樁神秘的尋人事件裡。

「甩棍」,究竟是誰?

2020年是我國實作掃黑除惡專項鬥争三年為期目标的決勝收官之年,作為深刻展現這一宏大主題的法治題材劇集《巡回檢察組》成功殺出重圍,一舉躍入觀衆的眼簾。這部被廣泛熱議的劇集裡,男一号馮森那句經典的座右銘——“舍得一身剮,才敢幹政法”,收獲了大量觀衆網友的點贊、刷屏,一舉擊中了觀劇爽點。零宣傳開播,《巡回檢察組》一路中開高走,收視率節節攀升,連續多日雙網實時收視率破4近5,着實在年終歲尾給劇集市場帶來了一個令人喜笑顔開的巨大驚喜。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随着劇情推進,劇集主線案件“九三零殺人案”“馮森妻子被害案”“監獄掮客案件”“沈廣軍骨折事件”“黃四海過失緻人死亡案”“苗苗失蹤案”“張一葦案”“米振東事件”等八個案子徐徐展開,逐漸形成多案并行、互相關聯的複雜故事背景,尋找将這些案件串聯起來的關鍵線頭,成為了網友們茶餘飯後的熱門賽事,滿屏彈幕層出不窮、盛況非凡,年度劇王影響力可見一斑。

《巡回檢察組》這碗“精神食糧”越來越讓人上頭,而作為接連打造法治檢察爆款劇的該劇導演、總監制李路,也深深吸引了觀衆朋友們的目光。内容打造如何出其不意,商業操作又該如何平衡藝術與市場?帶着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烹小鮮(pengxx01)聯盟主筆和精于打造現象級作品的導演及該劇總監制李路聊了聊——見到李路是在其工作室,忙到下午還沒吃午飯的他随便吃了點東西就和我們聊起了《巡回檢察組》的故事。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國家一級導演/制片人 李路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巡回檢察組》的項目啟動有着深刻的社會根源,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争進入收官年,這一行動與國家依法治國、人民平安幸福息息相關。文化藝術在影響世道人心方面一直承擔着責無旁貸的社會責任,書寫當下的奮鬥精神,是文藝工作者必須扛起的社會責任。

紮根社會現實,講好群眾真正關心的故事,是《巡回檢察組》主創團隊盡力達成的使命。李路,入行三十多年,已有制作幾千集電視劇的從業履歷,他稱自己為“恐龍級的年輕人”。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是帶着使命來的,來到這個社會一定要做幾件有意義的事情,時間白駒過隙,能量厚積薄發,如今到了這個年齡,正是有閱曆沉澱、也仍有激情噴薄的好時候,要趁着鬥志正且昂揚之時,再力所能及地拍點好劇,不愧初心。”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李路在拍攝現場

關注李路的人都知道,他極少重複自己,而《巡回檢察組》是個例外。經過深度采訪筆者獲知,這次再次執導這部法治題材的劇集,使李路堅定本心再度啃下這塊硬骨頭,一方面是因為曾合作過《人民的名義》的老搭檔——同樣是《巡回檢察組》出品人的、高檢影視中心專職副主任範子文以及本劇總制片人、金盾影視中心主任李學政,兩位老相識的再三邀請,讓他很受感動,另一方面還是編劇餘飛的劇本,雖然看到時隻有6集,但題材的獨特和深刻初見端倪。

李路表示:“現實生活中,司法問題老百姓生活中其實都會遇到,小到雞毛蒜皮的争吵,大到司法介入,如何讓司法公正這碗水端平,是《巡回檢察組》的題中之意,也是我覺得這部劇有意義的地方。”

在三年前第一次開的劇本研讨會上,導演李路和編劇餘飛達成了默契,李路表示要盡力為編劇松綁,寫得沒有什麼可再遺憾的了,再做減法,找出一個可行的辦法來,把我們的所思所想最終傳遞給觀衆。「一放一收」、分工明确,導演李路的藝術視野和編劇餘飛的激情創作為《巡回檢察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我跟這幾位老搭檔合作得非常好,雖然跟餘飛是第一次合作,但現在也成了好朋友了,電視劇創作是集體作戰,大家必須擰成一股繩。”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巡回檢察組》與《人民的名義》同屬法治檢察劇,主創團隊又在相當程度上有所重合,這一下子讓不少網友認為《巡回檢察組》是《人民的名義》姊妹篇。然而雖然都是自己主導的項目,但李路卻再三強調不願蹭《名義》的熱度,自己不願意也不需要,他甚至最先産生給這部劇改名的想法。在他看來,劇名去「人民化」主要出于兩個方面的考量。

一是,不願意去蹭「成功IP」的熱度。《人民的名義》是目前國産劇為數不多的坐标性劇集,其成功是多種偶因碰撞産生化學反應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複制。《巡回檢察組》是一個全新的故事,有着自身不與任何作品類同的強大生命力和普法意義,“蹭”已有輝煌的榮光,反而會使本該更加綻放的思想失去光芒。

二是,修改劇名其實是為了更貼近主題。李路告訴我們:“《巡回檢察組》既擊中主題,又有行動感,更便于走近觀衆,展現作品本身弘揚司法公正、呼喚每一個人的公平正義的主題。”從目前市場回報來看,《巡回檢察組》這個劇名确實表達了它所具備的獨特魅力。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一直以來李路對「群像劇」都格外偏愛。

“我喜歡衆生相,看着不會累,幾個月的拍攝時間裡,感受每一個人物的鮮活、每一個空間的張力,會激發極大的創作沖動。”

從10年前《老大的幸福生活》到《坐88路車回家》,再到《人民的名義》都是一群人的故事,在李路看來:“隻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導演的任務就是把故事裡的人物「化簡為繁」,本來一個簡單的事,把它做複雜了,把人物像一盤棋一樣,一個一個鑲嵌在作品裡面。”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像《巡回檢察組》這樣的法治劇集,在劇集市場上是少見的特殊題材,而且人物衆多,案件互相勾連,這對項目「操盤人」的綜合能力要求極高。

在李路眼裡,這樣的項目非常具有挑戰性,他表示“這類題材首要需要嚴格把握政策導向,對主創團隊的要求不隻是簡單地體驗生活,而是要平時就對公檢法非常有研究才行。”

對于群像戲來說,人物塑造至關重要,每一個角色都要好看、耐看、經得起推敲。《巡回檢察組》作為妥妥的「大群像」作品,角色選擇成為作品成敗的關鍵因素。劇中大大小小、能數得上名字的人物就有70多個,為了描摹好群像衆生,作為導演,李路和以往一樣,與主創團隊達成默契:選角的最終決定權必須在導演手裡。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喜歡拍群像故事,不論角色大小,李路最後都要親自敲定。對于演員選擇,李路有自己最看重的兩點。

第一,合适。合适角色就不會用太大的力氣去诠釋,演員自身帶有角色屬性,不會刻意去「演」,演員表現自然,觀衆看得也舒服。

第二,戲好。李路表示:“我們的演員培養還是要「去演員化」,多一些真誠。”是以,李路選擇演員,一般沒有試戲環節,他喜歡通過演員以往的作品來觀察其整體表現和角色契合度。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描摹衆生向來是個不小的挑戰,始終把角色選擇權掌握在自己手裡,李路以「人」為核心的創作方式,也讓他的作品真正走進了「人群」。從《人民的名義》到《巡回檢察組》,在李路的鏡頭下,法治劇這樣特殊題材的作品真正走進大衆生活,有了「人世間」該有的溫度。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從《人民的名義》爆火,到《巡回檢察組》熱度持續攀升,可以說法治檢察類這樣特殊題材的作品,不僅豐富了主旋律劇集類型,也讓李路走到了更多人面前。

創作中,李路從不刻意強調作品的藝術性,尤其對于主旋律作品,他有自己的了解。在李路的認知裡,主旋律絕對不是喊口号,他認為:“我們拍的主旋律是筋骨裡的主旋律,不是口号式的主旋律。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是觀衆看了之後,精氣神是向上提的,覺得生活還很有意義,要繼續為這個社會添磚加瓦。”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李路不刻意給自己的作品做類型定義,但了解李路作品的人都能從他的作品裡感受到「溫暖」的底色。李路說:“我的片子有兩個字能概括它們的特點,就是「溫暖」,無論過程如何曲折,表現多少種人性,但最後的落點一定要打在溫暖上、落在光明裡。”

“不管是《老大的幸福》《山楂樹之戀》,還是《人民的名義》《巡回檢察組》,都能讓人感受到正義hold住黑暗,光明永遠在前方。”

李路說:“整個社會越來越進步、文明,歸根結底是因為這個社會是溫暖的,這種溫暖應該讓更多人感受到。”在采訪中,李路也是始終帶着和藹的笑容,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溫暖感覺。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對于關注内容與市場平衡點的創作者而言,平衡藝術與市場是永遠逃不開的話題。除了導演身份,李路更是一個主要全盤的總制片人,對他來說文藝創作就要既叫好又叫座,一手抓内容,一手抓市場,兩手都不能松。

作為業内著名的導演兼總制片人,李路一直在藝術和節約成本之間切換。

在李路看來,身為導演就要為作品的藝術性負責,導演主要是把握四向的——風格、節奏、時間、空間。戲拍成什麼風格、最後節奏是怎麼樣的、怎麼樣處理時間和空間,這是導演該幹的事。”

“《巡回檢察組》這個類型的劇,如果太正,别人會認為你說教,如果太不正經,人家會覺得你的風格不對,既要有創新也要把握方向和尺度。”于是,在《巡回檢察組》裡我們看到了大背頭鄭天明和剛正帥氣檢察官馮森變身前後截然不同的形象,看到了兩個跑酷的大叔在橙州大街小巷裡上房揭瓦……

對藝術的執着追求,讓李路在二度創作時不斷有新的、好的創意呈現給觀衆。但身為總制片人,如何省錢也是他的必答題。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既想把内容搞好,還要省錢是一個挺難的問題,沒有什麼公式可以探尋,都是融在血液裡的”李路告訴我們。

雖然沒有公式,李路卻有自己的原則,那就是“一定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那麼,這錢到底怎麼花?

李路給我們舉了個例子。監獄場景需要大量群演的大場面不能省錢,「服刑人員」需要逼真,在大冷天裡讓群演刮光頭,這個不能用特效,必須真人上,這個錢不能省;但是一些場景卻可以通過自己的私人關系借來使用,朋友們分文不取,省出不少費用,比如劇中張友成的家、鄭雙雪的辦公室,這些都是他和朋友們借來的場地,每次拍戲都特别感謝有大家的支援。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内容創作是藝術,節約成本同樣也是一門藝術,新時代主旋律劇的創作者們确實需要同時摸透這兩門藝術。

李路:趁着有鬥志的時候再拍點好劇

「使命」與「溫暖」是李路奉行的創作态度。

《巡回檢察組》這樣的作品對于創作來說本身就是不小的挑戰,如今這個讓人越看越有味道的作品,不僅讓閱聽人變換視角看到了創作者鏡頭下的芸芸衆生,更讓溫暖在即将開拍的《人世間》裡繼續傳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