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作者:華語娛樂聚焦

先看照片⬇️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實不相瞞,這是今年的港姐冠軍宋宛穎,中葡混血兒,畢業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今年22歲。大衆對她的外形評價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覺得她大氣的: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一種就是覺得不夠洋氣: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如果你覺得這結果有些差強人意的話,不妨再來看惜敗于宋宛穎的其他選手——

亞軍梁凱晴: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季軍邵初: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以及其他人氣選手: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怎麼說呢,這些佳麗的顔值放在内地,根本就是小紅書網友都不想點開的水準。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千禧年之後,港姐的水準就已經是斷崖式下跌了,一年不如一年,觀衆早就罵累了。去年的港姐冠軍謝嘉怡好不容易讓人覺得“港姐又美回來了”,獲獎時還被稱為是港版迪麗熱巴。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對比下迪麗熱巴,同是異域風情感的美女,感覺還是迪麗熱巴更勝一籌: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誰能料到謝嘉怡出道即是巅峰,一年後被TVB倒饬得亂七八糟,港圈的土味審美到底什麼時候能改變啊!内地現在特别流行所謂“港風”,但是下面可真的不是港風。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有人說謝嘉怡這是從迪麗熱巴退化成鬼鬼吳映潔了,鬼鬼看了都直搖頭說這是什麼神級碰瓷,看看人家來内地發展之後的畫風,進階的不是一點點: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曾幾何時,港圈流行着這樣的說法:最能代表香港的,不是尖沙咀的鐘樓,不是太平山的老襯亭,也不是海洋公園,而是香港小姐,她們曾經是香港最響亮的城市名片。

别的不說,當年港姐的美貌程度,幾乎是人均整形模版,比如1988年的冠軍李嘉欣: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1989年的陳法蓉: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1990年的袁詠儀: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1991年的郭藹明等等: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對比一下現在的港姐宋宛穎,不能說是完全路人的水準,但是放在太古裡、三裡屯、嘉裡中心等網紅集結點,也無法激起攝影師們争相扛着相機咔咔咔。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包括TVB40年如一日的舞美,40年前你打開電視機看到的是五彩斑斓的先進美,40年後你看着依舊五彩斑斓的舞台,總有一種走進城鄉結合部過氣夜店的暈眩感。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40年前)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40年後)

不說咱們内娛比較大型的舞台了,婧妹的舞台都比這更有排面吧?!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港姐的倒退,也應證了整個港圈的倒退。過去,香港娛樂圈總能捧出諸多神話,如今港圈的造星功力更像是一場内娛眼中的笑話,為啥這麼說呢,因為都是内娛玩剩下來的那一套啊。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二十年前,如果你要問整個香港最紅的明星是誰,各家粉絲一定能為此争論到不眠不休。但是二十年後,香港最紅的“頂流”,隻剩下了一個名字,姜濤。

他紅到什麼程度?

粉絲用他的名字做成了虛拟貨币,價格最高時被炒到了400多美元: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姜濤22歲生日的時候,粉絲砸了50萬為他在街道、巴士、地鐵站等地方應援,排場這方面絕對管夠: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姜濤成名後接下了幾十個代言,成為了全香港代言最多、吸金能力最強的偶像,多少香港明星加起來都羨慕不來,粉絲隻有一個态度:買!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小到“女友粉”,大到“奶奶粉”,年輕粉絲負責空瓶屠廣場,年長的粉絲則負責購買力這一塊,“姜糖”的戰鬥力有多強呢?

這麼說吧,TVB曾經在某節目裡cos過姜濤,一邊模仿姜濤的招牌比心動作,一邊調侃“打到你變姜蓉”: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這樣的玩笑引起了“姜糖”的極度不滿,瘋狂刷屏diss節目組和相關演員,最後逼得馮盈盈、林盛斌、鄧智堅等前輩挨個出來道歉: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事态的進一步發展,就是TVB在熱門劇《愛·回家》中捏了一個影射姜濤的角色蔥頭,留下金句:蔥頭不紅,天理難容。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這一系列操作是不是很熟悉?當内娛早就全力開展“整治飯圈”行動的時候,港圈還在複刻内娛那一套過時的東西。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姜濤,何許人也?

早在2017年的時候,18歲的姜濤就曾來到内娛逐夢演藝圈,參加《快樂男聲》,最後止步于30強: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湖南衛視裡的“小透明”姜濤,隔年到了TVB卻大放異彩,參加了俗稱“港版101”的《Good Night Show 全民造星》,最終高人氣出道,組成組合MIRROR。

“姜糖”總愛說姜濤是金子總會發光,其實并不是,姜濤為什麼沒能在内娛出道?因為内娛遍地都是金子,也隻有滿地都是石頭的香港才會把姜濤視作“天降紫微星”。就拿湖南衛視來說,過去TVB粉絲或多或少都有點瞧不上這個内娛的衛視“天花闆”,可如今單單一個湖南衛視的體量都是TVB的十幾倍,無論是造星能力還是世界影響力,已然是TVB望塵莫及的了。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沒有嘲笑姜濤的意思,但小編覺得姜濤能在這個節目裡成為“C位”真的是當之無愧,畢竟其他選手的水準,emmm……硬要選,小編也選姜濤。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熱知識:姜濤出道的那一年,也是蔡徐坤通過《偶像練習生》成為内娛“巨C”的那一年。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而且港媒也愛拿姜濤對标蔡徐坤,隻是大家都是“頂流”,無論長相還是實力方面,差的都不是一點點啊…… 蔡徐坤好歹還有一首鑲金《情人》呢!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左蔡徐坤;右姜濤)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随着姜濤的出現,香港樂壇也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香港樂迷都不會對“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陌生,這是最能直接代表大衆喜好度的權威音樂獎項,大部份獎項都是依據歌曲在叱咤903的播放率而評出,透明度非常高。

可以說,“叱咤榜”就是整個香港樂壇的風向标。

看一下第一屆的得獎名單,叱咤樂壇男歌手金、銀、銅獎得主分别是張國榮、譚詠麟和陳百強;而女歌手金、銀、銅獎杯得主分别是葉倩文、陳慧娴以及林憶蓮。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叱咤榜”人才輩出,那時候的獲獎得主幾乎都被四大天王、王菲、葉倩文、林憶蓮等唱将壟斷;千禧年之後,常駐名單也有陳奕迅、古巨基、許志安、容祖兒、張敬軒等等,幾乎人人都有一首傳遍大江南北的成名曲。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但在2020年,姜濤竟然從陳奕迅、鄭中基、麥浚龍等人的手裡,搶過了“我最喜愛的男歌手”的獎杯,觀衆瞠目結舌,連姜濤本人都一臉懵。當時年僅21歲的姜濤,也成為了叱咤史上這個獎項最年輕的獲獎者。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當然,你可以不知道姜濤是誰,甚至姜濤本人都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代表作,但都不妨礙粉絲集體拉票屠榜,人手一票把姜濤送上寶座。

因為,粉絲掌握了獎項最大的話語權,而這,也是當下香港樂壇“流量為王”的現狀。過去三四十年,歌手都是憑實力說話,繼而才能擴大市場收割粉絲,1992年紅透半邊天的郭富城輸給默默無聞卻擁有一堆“發燒碟”的李國祥,沒有人會覺得奇怪;但如今,香港樂壇複刻了韓式偶像樂壇造星的那一套,打造出了第一個“應援”偶像姜濤,無怪乎樂迷集體驚呼,“樂壇已死”。

樂壇已死音樂:吳林峰 - 樂壇已死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姜濤拿獎後,香港樂壇著名填詞人小克寫下了這樣一首歌)

歌詞披露的,正是香港樂壇無力推新,隻能不厭其煩出版各種經典老歌的高價複刻卡帶割樂迷的韭菜,香港樂壇可以死,但隻要樂迷情懷不死,這生意終究有的做。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走向頹勢的不隻是港姐和香港樂壇,這幾年TVB和港片的捧人力度也愈發顯得力不從心。

TVB有意推陳出新,對于資深港劇迷來說,提起TVB的“四大花旦”,腦海中浮現的都是初代組趙雅芝、汪明荃、李司棋、黃淑儀以及第二代關詠荷、邵美琪、郭藹明和陳松伶的身影;90後觀衆比較熟悉的“四大花旦”,則是蔡少芬、宣萱、陳慧珊、郭可盈以及胡杏兒、鐘嘉欣、陳法拉、徐子珊這兩代。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随着時代的變遷,TVB也一直在緊急培育新一代的當家花旦,無奈近幾年TVB青黃不接嚴重,最終由觀衆篩選出了新一代“四小花旦”的接班人,分别是陳曉華,港姐冠軍出身,代表作《迷網》: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同樣是港姐出身的何依婷,代表作《十月初五的月光》: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影視歌全面發展戴祖儀,代表作《刑偵日記》: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00後女演員遊嘉欣,代表作《香港愛情故事》: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她們身上有着一樣的特點,年紀小、經驗少,以及觀衆看了都想問:你是誰啊?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TVB新人沒有如願走紅,香港電影的新生代演員也正在面臨斷層。

香港電影在最輝煌的時候隻顧眼前利益,一股腦啟用當紅演員,完全不給新人演員機會,也不注重創辦正規的培養青年演員的影視學院,導緻我們現在看到的港片,依舊是一衆熟悉的“老面孔”,爾冬升導演早在十年前就抱怨過香港演員“斷層”的問題,十年後,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唉,香港娛樂圈好像真的已經完蛋了

内娛這邊呢?多少青年演員早就能獨當一面,90後的周冬雨早已拿下“三金”大滿貫,90後的香港演員還在為老戲骨鑲邊作配。

香港娛樂圈發展至今,港人打開電視都未必認的清螢幕裡的都是誰,連家長裡短的欲望都沒有;内地觀衆打開電視,看到的都是從回憶裡蹦出來的港台老面孔,港星的集體出逃,也證明了香港娛樂圈的退步。

港圈之困,是他們自己一步步造成的。港圈的黃金時代最末端,他們陷入了自我的認知局限,當外面的世界早已主動吸納流行文化的時候,他們還停留在老一套的價值觀,不懂乃至不屑變化,在大衆娛樂領域,香港制造不斷保守重複過去的經驗,當港圈頂梁柱挨個老去,能扛起未來大旗的新人嚴重匮乏,喜劇片少新意、動作片缺打星、犯罪片缺題材……環境不佳葬送了新人出頭的機會,也讓大批人才被迫北上營生。當港圈意識到這一點,開始對标内娛照葫蘆畫瓢時,一切早已為時已晚。

反觀内娛,各種爆款影視劇和綜藝層出不窮,新人逐夢演藝圈顯得異常輕松,反倒是意圖借内地之手翻紅的港台藝人,顯得不那麼吃香了。

當黃金時代的光芒逐漸散退之後,乏味可陳的港圈,隻剩下了一片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