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曉峰《别叫我酒神》,緻敬《我不是藥神》,有皮無骨

剛認識宋曉峰的時候,是從他的喜劇開始的,這次算是跨界演喜劇電影,在他的影片《别叫我酒神》中,他飾演“酒神老九”,有點緻敬《我不是藥神》的意味,但是,這部電影和《我不是藥神》比起來,算是有皮無骨,讓人感覺索然無味。

宋曉峰《别叫我酒神》,緻敬《我不是藥神》,有皮無骨

其中有三個地方是失敗的,拉低整部影片的檔次。

第一點是,在影片劇情上,為突出主題“真正的酒神,就是滴酒不沾”,是以在整部影片中,很少看到有喝酒的場面,我細數了一下劇中有關于喝酒的橋段,寥寥無幾,就連最後拼酒的畫面,老九出馬,一攤子老酒下去,直接擊敗對手,這個劇情處理的過于粗糙,畢竟,很多觀衆是沖着“酒神”這個稱呼去的,結果虎頭蛇尾,讓人感覺很枯燥。

宋曉峰《别叫我酒神》,緻敬《我不是藥神》,有皮無骨

第二點是,在人物選擇上,反派角色不夠走心,無法引起觀衆共鳴。影片中反派角色是一個開發商,不夠精明奸詐;他的兩個手下得力幹将,給人一種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感覺,比如說“下瀉藥”,“翻牆頭”的情節,讓人感覺這兩個“殺手”是來搞笑的。反派角色的失敗,進而影響到“酒神”這個人物設定。

畢竟,最能展現一個人價值的地方,就是他的對手,本部影片中,本部影片中,對手蠢且笨,感覺像是一群逗比在狂歡。

第三點是,男主人公的感情上,未能展現出糾結掙紮的痛感。老九是酒神,劇中從天而降一個美女,重新點燃他内心的渴望,然而,美女卻是卧底,奔着戒酒康複中心的地皮去的,而戒酒康複中心是酒神心中最神聖的地方,相比較之下,男主人公内心出現掙紮和糾結,是“一怒為紅顔”,還是“堅守内心的選擇”,這種讓人揪心的場面并沒有出現,真是遺憾。

宋曉峰《别叫我酒神》,緻敬《我不是藥神》,有皮無骨

相比較之下,《我不是藥神》就顯得難能可貴。

在影片劇情上,真正突出“生命高于一切”,男主為了救父親去販賣藥品,在渡過難關之後便金盆洗手,散盡家财去購買正版藥品,隻為能夠救人一命。既然是“藥神”,自然少不了販賣藥品的情節,甚至于在影片最後,男主貼錢去買正版藥,隻為在法律的架構下,多挽救白血病病人。

宋曉峰《别叫我酒神》,緻敬《我不是藥神》,有皮無骨

在人物選擇上,男主公亦正亦邪,但總的來說,影片中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反派角色,比如說假藥販子不是,警察不是,藥廠代表也不是,可是整部影片下來,每一個觀衆都知道“真正的反派角色是當時的制度”,男主真正對抗的從來不是哪一個人,而是那個不合理的制度,把影片的主旨瞬間升華起來。

在男主的愛情上,也展現出他掙紮的一面。男主離異後販賣假藥,結識某個患病小女孩的單親母親,本來可以繼續販賣假藥,以藥養情,但是男主關鍵時候控制自己,遠離販賣假藥,和那個單親母親決然告别,重新回到守法公民的軌道上來,盡管很痛苦,但是很值得。

宋曉峰《别叫我酒神》,緻敬《我不是藥神》,有皮無骨

“酒神”和“藥神”一字之差,有緻敬的意思,但是本部“酒神”的作品,顯然趕不上“藥神”,無論從作品劇情上看,還是從演員演技上看,“酒神”有皮無骨,索然無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