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6章 跟随不可見進入未知
第17章 第一次工作面試
臣服——多麼神奇有力的字眼,它常常會催生出軟弱和怯懦的想法。而在我的情況下,臣服需要我有足夠勇敢的力量去追随無形進入未知,而那也是我正在做的。
臣服并不能讓我清楚自己行走的方向,我也不知它将領我去向何方,但它确實讓我認清了一件最基本的事,那就是我的個人好惡并不會引導我的生命。通過放棄那些強大力量對我的控制,我讓一個更加強大的力量來指引我的生命,那就是生命本身。
通過這個階段的成長,我明白了臣服是通過兩個非常不同的步驟來完成的:首先你必須放開那些來自内心和大腦的個人好惡;然後,借由第一步産生的清晰思路,你隻需要看看目前的情況需要你做些什麼。
如果不再被個人好惡左右的話,那你又會如何行動呢?跟随更深層次的指引将會讓你的生命去到另一個方向,那與你的好惡所指引的方向完全不同。這就是我對臣服實驗能做出的最清楚的解釋了,它已經成為我精神生活和世俗生活的根基。
在進教室之前完全不能去想有關這門課的任何事。我希望在第一次走進教室時,大腦是完全放空的。我想要像上次完全靠靈感寫論文那樣的體驗,走進教室,然後看會發生什麼事。
冥想時越到深處,呼吸就越慢,直到最後呼吸自然停止。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保持多久的窒息狀态,但我會回去換氣。
沙因老師說,終極自由就是像讀一部小說一樣看待我們的生活,劇本已經寫好,隻是靜待發生,臣服于生命之流,把自己交給宇宙去運作,接受這個完美的宿命。一邊扮演着人物角色,一邊當自己的電影觀衆,把心中升起的情緒,剝離掉故事,隻是純原體驗,情緒會成為生命的背景音樂,沒有好壞之分。
《臣服實驗》這本書,完美地诠釋了這個教導,如果你還對如何“響應模式”地生活,如何無為而無所不為,有一些困惑,請認真讀或聽這本書,邁克·辛格用自己的經曆,對“完美宿命論”做了精彩的呈現。每個當下,不用理會頭腦的好惡,把手頭的每件事都當作在為宇宙而做,帶着神聖感和全然地投入去生活。
《臣服實驗》作者【美】邁克·辛格,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講述從隐居者到上市公司CEO,放手讓生命掌舵的臣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