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作者:老片複盤半隻貓

今天要跟您分享的,是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的電影系列——《饑餓遊戲》。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荷馬史詩》中有這樣一個傳說——克裡特國王米諾斯是宙斯和歐羅巴之子,他的妻子,在海王波塞冬的幹預下與公牛生下了半人半牛的怪物——米諾陶羅斯,米諾斯為了關押米諾陶羅斯找雅典人專門修建了一座迷宮,也就是著名的米諾斯迷宮。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後來,雅典人殺死了米諾斯的一個兒子,為了複仇,米諾斯懇求父親宙斯的幫助,給雅典帶來瘟疫,而為了阻止瘟疫的流行,雅典人必須每年選送7對童男童女去供奉半人半牛的怪物米諾陶洛斯。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當雅典第三次納貢時,王子忒修斯自願充當犧牲品,以入宮伺機殺掉怪物,為民除害。最終,忒修斯在迷宮深處找到了米諾陶洛斯,并殺死了米諾陶洛斯,拯救了雅典。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饑餓遊戲》的靈感就是來自以上這個傳說故事,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饑餓遊戲》到底在講什麼。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59">記住真正的敵人</h1>

電影的最大反派無疑是男總統斯諾,但大表姐一箭射死的,卻是女總統奎因。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大表姐的導師海米奇在大表姐參加極限挑戰賽之前,最後叮囑她說:“凱特尼斯,當你進入競技場時,記住誰才是你真正的敵人”;

無獨有偶,海王菲尼克也和大表姐說過同樣的話。

那麼,真正的敵人,到底是誰?

真實的世界如此變化多端,人們的感官機能作為最先接觸到外物的管道,總是太容易左右人的想法,在施惠國的競技場上,十二個區的二十四個“貢品”互相視其他人為自己的最大敵人,殺光所有人才能存活到最後。

但是,一次比賽的勝利,又能改變什麼呢,除了獲勝者自己苟且偷生以外,世界依舊還是如此瘋狂,沒有任何的改變。

首都讓獲勝者四處演講,傳揚她的英勇事迹。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實則是在宣揚,這個世界的瘋狂,根本無法被改變。而每一個饑餓遊戲的冠軍,都是這種瘋狂活生生的證明。

是以,就有了極限挑戰賽,讓冠軍與冠軍為敵。這再次向人們宣告——無論是誰,都不要妄想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哪怕是天選之子的昔日冠軍,隻需要首都的一紙号令,照樣要面臨風雨飄搖的命運。

很顯然,隻要首都的勢力不被熄滅,這病态的遊戲,就永無終止的那一天。

于是我們想起了饑餓遊戲發起的意義,曾幾何時,各個行政區域揭竿而起,矛頭直指首都的勢力。但是起義最終被首都鎮壓,所有參與起義的人,也被定義為了亂臣賊子。

為了紀念叛亂被鎮壓,每年施惠國都将舉行饑餓遊戲。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斯諾告訴遊戲設計師,為什麼不每年抓24個男女出來,然後将他們殺死,而必須舉行饑餓遊戲。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因為,希望,是唯一比恐懼更強大的東西;

Hope! It is the only thing stronger than fear.

适量的希望具體不錯的影響力,但過度的希望就非常危險。

A little hope is effective.

A lot of hope is dangerous.

是以,可以控制的小希望,才是最理想的

A spark is fine, as long as it’s contained.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直接殺死24個人,隻能給人們造成恐懼,但饑餓遊戲除了恐懼,還能給人希望。

一個純粹隻有恐懼的國家,對統治者來說是沒有前途可言的,如果沒有任何的希望,那麼反抗一定也會緊随而來。

但隻要有一點點的希望,哪怕隻有24分之1的機會。希望就能讓人們擁有奮力一搏的動機,就能讓國家運煥發出生機。陳勝吳廣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希望不能太大,太大就會變成對現行體制的威脅,就像饑餓遊戲第二部的名字,星火可以燎原。

是以饑餓遊戲每年周而複始地進行,每次都會産生一站到底的赢家,遊戲設計師聽了斯諾的話,懂得了希望和恐懼的關系,是以絕不允許一場沒有幸存者的比賽。這就是為什麼他最終會同意大表姐和皮塔共同獲勝的原因。

但我們很清楚,最後真正的赢家,其實是施惠國無疑。因為斯諾想要的瘋狂還在繼續。

對于施惠國來說,想要永遠成為赢家,隻要給予人們希望,同時控制人們的希望即可。饑餓遊戲,正是這場算計的容器。

但是,大表姐的出現,打破了首都的算計,大表姐作為一個變量的門檻值,超出了首都精心設計的恐懼公式的容錯範圍。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大表姐何德何能,可以在首都的淫威下扭轉乾坤。不是因為她的射術,更不是因為她的顔值。而是因為她不可控制,而且在不可控制的狀态下,能量驚人。

在第三部拍攝嘲笑鳥宣傳片的時候,海米奇複盤了大表姐的過往,然後總結道,每次大表姐即興發揮時,往往都表現驚人。

人們喜歡看到出人意料的事情,而這正是大表姐最為擅長的事情。造型師塞納給大表姐創造了一個出人意料的開場,然後從采訪節目開始,大表姐持續用自己的随性和自由創造出一次又一次的出人意料。

這樣的大表姐,誰不喜歡,在大表姐的身上,仿佛可以看到無限的可能。人們樂于傳頌她的事迹,模仿她的造型,所有十三個區的人民,甚至首都的人民,無一例外。

隻有一個人,難以容忍。他就是總統斯諾。他知道大表姐就是那個需要被控制的希望。是以整個饑餓遊戲的系列電影,就是一場控制與反控制的對決。

一方是斯諾為代表的白玫瑰,一方是大表姐為代表的嘲笑鳥

白玫瑰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斯諾胸前的口袋上永遠插着一朵香氣濃郁的白玫瑰。原因是斯諾為了當上總統,毒死了自己所有的競争對手,為了毒死對方時不讓對方起疑心,他每次都會和對方一起喝下毒藥,事後再喝解藥,是以他的口腔舌頭都已經潰爛,說話時會帶出血腥,于是他用玫瑰的香味加以掩蓋。

白玫瑰本身象征着純粹,在斯諾的眼裡,世人隻要單純地按照自己的計劃順水行舟,便萬事大吉。但如果有什麼事物超過了他的掌控,就必須推回正軌,或者直接鏟除。

參加完饑餓遊戲後回到十二區的家裡,大表姐在自己最有安全感的地方,見到了斯諾的白玫瑰。這是斯諾對她的警告,告訴大表姐,我無處不在。

嬌嫩純潔的白玫瑰,一次次出現在大表姐生活的各個角落,就像斯諾的眼睛一樣,死死盯着大表姐。長此以往,對大表姐來說,花朵不再是美麗的象征,而是一種恐懼的壓制。

在對十三區的轟炸告一段落,斯諾在大表姐避險的頭頂散滿了白玫瑰,我并不相信這是一次巧合,空投的花朵不會如此集中,炮火之下,花朵也無法如此完整。這明顯在告訴大表姐,告訴十三區,告訴觀衆,你們的一舉一動完全在我的掌控之中。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斯諾太喜歡玩這種控制的遊戲了,甚至明知道有人來秘密營救皮塔,卻讓他們堂而皇之地進入。因為他認為控制,才可以讓人産生真正的恐懼。

但最終,斯諾也在自己種滿白玫瑰的莊園裡,成為了死囚,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失去了控制。

嘲笑鳥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最初,嘲笑鳥隻是一枚精緻的徽章。它被贈予大表姐的妹妹寓意着好運的祝福。可是事與願違,才戴上徽章,妹妹就被命運選中成為了饑餓遊戲的貢品。

然後徽章伴随大表姐,走上饑餓遊戲的競技場,成為大表姐為妹妹而戰的圖騰。

競技場上,十一區的露露告訴了大表姐什麼是真正的嘲笑鳥。當你發出聲響,嘲笑鳥會模仿你的聲音,并将你的聲音依次傳遞。哪怕遠隔一方,也可以通過嘲笑鳥,聽到對方的聲音。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後來,從十一區開始,徽章,口哨聲,以及代表告别的手勢,全成為了嘲笑鳥的标志,在人群中簡單的重複,最終摩擦出了革命的火花。

哪裡有嘲笑鳥的影子,哪裡就有反抗在萌生,嘲笑鳥成為了反抗的代名詞。一切與嘲笑鳥有關的事物都将遭到首都的鎮壓。

但越是壓制,說明越是害怕。十三區的女總統奎因很聰明,她就是利用這一點,向首都發起了挑戰。僅憑十三區自己,恐怕對首都無法造成任何的威脅,但如果能夠關聯其他十二個區,能量也将勢不可擋。

那麼,如何才能關聯十二個區呢,答案,就是——嘲笑鳥。嘲笑鳥的特性是重複和傳遞,如果能将仇恨、反抗的情緒傳遞到每一個行政區,傳遞到每一個人的心裡,革命就有了希望。是以他們找到大表姐,因為大表姐是施惠國最大的流量明星,她的每一次舉手投足,都牽動人心。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當大表姐舉起自己的手臂,呼喊出内心裡的聲音,革命的火炬,被徹底點燃了。奎因和設計師将大表姐的一舉一動用視訊的方式記錄并轉播給全國人民,于是一個區,接着一個區,随着大表姐的指引,揭竿而起。最終,斯諾在空投的炮火聲中束手就擒。反對首都的革命,宣告勝利。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憤怒的人民見到綁在柱子上的斯諾,回想起自己被壓迫的記憶,無一不想食其肉,飲其血。當大表姐一箭射殺了女總統,場下的人民再也按耐不住沖上台前,他們不是來制裁大逆不道的大表姐,而是來生吞活剝上一屆總統白玫瑰斯諾。

這個畫面,是何其地淩亂。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敵人。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當奎因提出再次舉辦饑餓遊戲的時候,大表姐很清楚,這就是下一屆總統,用來控制人們希望的把戲。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可即便是殺死奎因,又有什麼用呢,大家真正的敵人,從來就不是某個特定的區域,某個特定的政體,某個特定的人。而是人們心中手握巨大權力時随時可能膨脹的惡念。

其實,大表姐從來都不是嘲笑鳥,嘲笑鳥隻會簡單的重複和傳遞,這是大表姐從來都不擅長的事情。

《饑餓遊戲》深度解析,這才是電影想說的記住真正的敵人

施惠國的革命,也從來都不缺少嘲笑鳥,因為每一個人民,其實都是嘲笑鳥。革命缺少的,從來都是最開始的那個聲音。

想要反抗,非常容易,知道在反抗什麼,才是問題的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