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日一蟲:角蠟蚧

作者:識農
每日一蟲:角蠟蚧

[為害症狀]

若蟲和雌成蟲刺吸寄主植物的汁液,導緻枝葉幹枯,樹勢衰弱,以緻死亡。嚴重發生時,還引起煤煙病。

[防治方法]

(1)實體防治:結合冬季清園修剪,剪除帶蟲枝葉集中燒毀,減少蟲源。(2)化學防治:①重點應抓好6-7月角蠟蚧1-2齡若蟲期的化學防治,藥劑可選用24%螺蟲乙酯懸浮劑5000倍液、48%毒死稗乳油1500倍液,15天噴1次,連續2次。②形成介殼後,可選擇22.4%螺蟲乙酯4000-6000倍噴布。③冬季清園期和春芽萌發前,可噴布松脂合劑8-10倍液、30%松脂酸鈉水乳劑1000-1200倍液、99%礦物油。

[形态特征]

雌成蟲蠟殼灰白色,呈半球形,背面中央呈角狀突起,周圍有8個角狀小突,連蠟質層長約8毫米。雌蟲蟲體紅褐色,末端肛管明顯突出。雄蟲蠟殼較小,呈放射狀,成蟲體長1.3毫米,翅1對,半透明。卵橢圓形,赤褐色。若蟲長橢圓形,紅褐色。也有人認為我國的角蠟蚧應為僞角蠟蚧。

[生活習性]

一年發生1代,以受精雌蟲在寄主上越冬。到第二年5〜6月産卵于雌蟲體下,6月中旬開始孵化,經短期遊蕩爬行後,固着于枝梢上為害。9〜10月雄蟲羽化,與雌成蟲交尾。雌成蟲經交配後,陸續孕卵,卵産于蟲體腹面,随着産卵量增加,成蟲腹面漸漸凹入,用以藏卵。卵大多在白天孵化,剛孵出的若蟲在蠟殼内稍作停留後,即從蠟殼腹面爬出,固定後呈放射形泌蠟,共13個蠟角,其中頭端1個較粗大,腹末2個較短小。若蟲蛻皮2次,第一次蛻皮後,蛻皮及蠟殼留在背部,分泌橢圓形或圓形白色蠟質,并将一齡若蟲的蠟殼擡高,在中央處分泌大量白色蠟質,堆積成角狀突起。3齡若蟲蠟殼繼續加厚,當出現彎鈎狀蠟角時,若蟲已老熟即蛻變成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