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們新養蜂的朋友來說,可能很多朋友最害怕的就是被蜜蜂蟄了,被蜜蜂蟄了往往有三個不好的地方,首先是會很痛,其次是“胖”,最後是要“胖”幾天後才會消失。是以對于新養蜂的朋友來說,其實很多新手都曾經做過一個夢,那就是,如果蜜蜂沒有螫針該多好啊!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其實蜜蜂是一個種類比較多的昆蟲,隻是我們習慣于把生活中常見的西方蜜蜂和中蜂叫做蜜蜂而已,而沒有螫針的蜜蜂,實際上也是存在的,那就是我們常說的無刺蜂,也有的地方稱作酸蜂或者小草蜂的。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無刺蜂不但無刺,個頭還比較小,隻有普通蜜蜂的一半左右。這看起來的确更加讓人擔心,個頭大小上不占優勢,又沒有常見的蜜蜂用來防禦的螫針,那麼無刺蜂在遭受攻擊的時候,就隻有任人宰割了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既然無刺蜂能夠在自然界中生存,必然就會有他們能夠生存下去的本領,那麼沒有螫針的無刺蜂,在遭受攻擊的時候,他們是用如何來進行防禦的呢?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一問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無刺蜂的四大攻擊手段</h1>
在生活中有句話叫“上天給你關閉了一扇門,必然會給你開啟一扇窗”,無刺蜂的生活也類似這樣,我們都知道,有螫針的蜜蜂蜇人後必然會死,因為蜜蜂的螫針是連在内髒上的,而且螫針上是有倒勾的,如果蜜蜂蟄人了,這些倒勾就會卡在人的皮膚上,蜜蜂的尾部會被斷,甚至部分内髒都拉出來,是以說蟄人的蜜蜂,基本上活不了,而無刺蜂正好沒有這樣的結構,這也注定了無刺蜂在防禦或者攻擊後死亡率并沒有一般的蜜蜂那麼高,但是這并不代表無刺蜂沒有防禦和攻擊能力,無刺蜂主要有4種攻擊手段。
①“毒氣”攻擊手段:這種方法嚴格來說屬于一種防禦手段。無刺蜂在遭受攻擊的時候,會釋放出一種毒氣,這種毒氣非常難聞,當敵害接近的時候,這種毒氣具有遮擋敵害視線和威懾敵害的作用,便于無刺蜂對敵害進行驅趕。
②“毒液”攻擊手段:無刺蜂在面臨危險的時候,還會分泌一種具有腐蝕性的液體,這種液體殺傷力強,無刺蜂能夠大範圍地進行分泌,相當于一種攻擊手段。
③撕咬能力強:無刺蜂有發達的下颚,而且下颚上還帶有鋸齒,撕咬能力特别強,對于大型動物的毛發之類的可以輕易咬斷,可見如果是撕咬皮膚之類的,那也不亞于被帶有螫針的蜜蜂蟄了。
③随身攜帶“暗器”:無刺蜂是一種采膠能力比較強的蜜蜂,而且無刺蜂的後腿上還有可以存儲蜂膠的結構,導緻無刺蜂随時後腿上都有蜂膠存儲,蜂膠是具有較高的黏性的,無刺蜂在遭受攻擊的時候,會使用這些高粘度的蜂膠去粘住攻擊者,讓攻擊者失去活動能力,然後撕咬。
<h1 class="pgc-h-arrow-right">為什麼沒有大量飼養無刺蜂?</h1>
雖然說無刺蜂具有一定的攻擊性,但是無刺蜂攻擊性并不強,反而非常的溫馴,是以馴養無刺蜂還是非常有前途的,那麼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卻非常少見無刺蜂呢?主要原因還是與其習性有關。
從分布區域來說,無刺蜂偏向于在熱帶地方生存,是以在我們溫度不是很高的地方,我們是很少看到無刺蜂的存在的,其次是無刺蜂雖然擁有較好的産蜂膠能力,但是畢竟個頭上并不占優勢,導緻無刺蜂的産蜜能力相對于中蜂或者意大利蜂來說就小了很多了。
雖然說無刺蜂在經濟效益上未必能夠與中蜂和意大利蜂相比,但是作為一種授粉昆蟲,由于無刺蜂的個頭小,在對某些植物授粉的時候,也有其優勢,這對于我們獲得一些稀缺蜂蜜和物種多樣性的維持來說意義是非常巨大的,而現在無刺蜂的馴養也在不斷地探索中,相信距離無刺蜂的人工養殖會越來越近的。
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呢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