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2650萬年前,漸新世晚期,亞洲和歐洲還沒連在一起,中東和西伯利亞西部依然是一片汪洋,青藏高原還隻有2000米高。那時的甘肅臨夏盆地還是一片郁郁蔥蔥的稀樹草原,漫遊着一群龐大的哺乳動物,它們從一棵樹優哉遊哉地走到另一棵樹前,碩大的腦袋從樹頂垂下,巨大的門牙和舌頭卷起樹冠的葉片,送進自己的口中,不時發出響亮的咀嚼聲音。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這種動物就是巨犀,地球有史以來已知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肩高達5.2米,如果再加上頸脖和頭部,其身高将超過7米;而這種動物體重最高可能達到了20噸,甚至24噸,是目前最大的非洲象的4倍,已接近一些科學家認為的哺乳動物體型極限,要糟蹋多少植物才能長成這樣啊,這可能為它們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由于青藏高原當時還沒有完全隆起,巨犀漫遊的腳步從蒙古高原開始,沿着特提斯洋一路擴散,從新疆到哈薩克斯坦,一直穿過現今的西藏腹地,來到了印度、巴基斯坦所屬的南亞,演化出至少6個不同的屬,成為當時地球上巨無霸的存在,現在的犀牛和它們比起來,完全就是哈巴狗和藏獒般的差距。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随着地球氣溫的不斷升高,草原變得越發幹燥,草地面積越來越小,本就稀疏的樹木也越來越少,導緻動植物的大量滅絕,終于在2100萬年前,地球上最後一頭巨犀也倒在了貧瘠的土地上,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就此走進了曆史,骸骨被漫漫黃沙和累累歲月埋進了地層深處。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2100萬年後的1920 年代,美國著名探險家羅伊·查普曼·安德魯斯 (Roy Chapman Andrews) 來到蒙古和中國,在荒無人煙的戈壁沙漠中發現了這些巨大的犀牛化石,并将其中一個頭骨帶回紐約,在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展出,引發了巨大的轟動效應,其風頭甚至一度蓋過公衆心目中最大的恐龍化石。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到了1950年代,臨夏地區的農民也發現了這些巨大的“龍骨”,立刻就被它們迷住了,認為它們可以用于治病,因而被研磨用作傳統藥物。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鄧濤研究員上司的團隊,自1980年代開始就一直在臨夏地區尋找化石,并發現了幾具完整的古代哺乳動物骨骼,但隻發現了少量巨犀化石的碎片。直到2015年,鄧濤團隊才發現了一具長度超過1米,并帶有下颌骨和環椎的完整巨犀頭骨化石,以及三塊椎骨組成的另一個巨犀化石。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此後鄧濤團隊和美國科學家合作,對這些巨犀化石進行了深入研究,終于确認這塊頭骨化石屬于一個新種,并将其命名為臨夏巨犀(Paraceratherium linxiaense),其成果已發表在6月17日《通訊-生物學》期刊上。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巨犀由于體型龐大,被認為基本沒有天敵,但它們的幼崽可能會被一些食肉動物捕食,當時一種長達11米的鳄魚戾鳄也可能捕殺成年巨犀,因為在一具巨犀骨骸化石上發現了它的咬痕。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巨犀究竟是如何滅絕的,目前還是一個謎,一般認為和氣候變化、較低的繁殖率及有四隻象牙的嵌齒象入侵領地有關,也有可能是像今天的非洲象一樣,耀武揚“胃”,不斷蠶食森林,導緻栖息地逐漸變成草原,食物來源越來越稀少匮乏,最終在多種因素作用下,不得不含淚退出地球生命演化舞台。

高5米重20噸,中國發現史上最大陸地哺乳動物化石,比大象還重4倍

自己做的孽,後果當然得由自己來承受,巨犀和非洲象對生态環境的破壞,和人類現在何其相似。隻是人類擁有高度的智慧,可以想方設法拆東牆補西牆,掠奪其它物種的栖息地,豢養了海量的家畜家禽,勉強維持着這個星球生命的演化,但随着地球被化石燃料燒得越來越熱,越來越多物種以史無前例的速度滅絕,人類又能苟延殘喘到什麼時候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