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一日,今天,清晨雖然有白雲飄流,陽光脆弱。但是,沒有前幾天那麼冷,不時吹着西北風,到中午時分,萬裡碧空無雲,暖陽如春。因為,我今天洗了幾件衣服,太陽下山的時候就曬幹了,冬天洗衣服,确實叫人心寒。我們本地沒有壓上自來水,我們附近幾個村壓上了自來水,我們村到目前為止沒有壓上自來水,其原因是山區,不好壓。就是壓上自來水,壓力也不夠,主要是條件差,我們居住的地理位置是溝道,不是平原,也不是川,人分散居住在陽台或陰台,幾乎大部分人家都在陽台居住,陽台陽光充足,冬天也暧和。陰台就不一樣了,尤其是冬天,前兩次下的雪,陰台到現在都沒有融化。而且,陽台上基本上融化完了。是以,冬天的氣溫就相差這麼大。我們這裡飲食用的水,全部是窖水,幾乎最少每戶都有兩口窖,每口窖最少也裝二十方水,兩口窖裝四十方水,人吃飲用,還有家畜飲水,都是窖水。那麼,兩口窖四十方水總有用完的時間,用完了怎麼辦?這裡不必擔心,一般冬天隻有三個月的時間,人吃飲用,家畜飲水,也不怎麼費水。上述講了,兩口窖水,如果有一口窖基本用完,像前兩次下雪,有積雪,可以用兩個筐,像挑水一樣,把雪用鐵鍬裝進兩筐,然後,挑到窖沿,倒入窖中,雪把窖裝滿都行,一星期左右的時間,雪化了,就是雪水。人吃飲用,家畜飲水,随時解決了。隻要冬三個月傲出來,新年一過,就是春天,一到春天,氣溫逐漸升高,天氣也暧和了,開始要下雨了。現在,打窖的地方全部都硬化了,我們這裡叫:往窖裡收水的集流場,是混泥土打的,有一百個平方米,專供窖裡收雨水。天上隻要下雨,集流場的雨水就落入窖裡,就這樣,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循環,這種古老的傳統習慣,在我們這裡還能用上,解決了不少的燃眉之急與其它事情。
話說:洗衣服,第一步:把用的水從窖裡掉上來,挑回家中,倒入鍋裡加熱。倒入鍋裡如何加熱呢?,我們做飯用的是鍋頭,鍋在鍋頭上按着,下面專有幹柴燒的竈火門口,把幹柴放入竈火門口内,即鍋底下面,放火燃燒起火,這就有些慢了,如何能快?用古老的做法,是木工做的風箱,有兩杆,一前一後一直拉,裡面就有風,風進入柴裡,火就燒旺了。幾分鐘一鍋水就燒開了,一百度。不過現在,先進了,木工做的風箱也不用了。那麼,用什麼呢?不着急,待我細細說來,鳥槍換炮了,把木工做的風箱換成了谷風機,代替風箱使用。這當然還要用電,買一個插闆和一個插頭,兩者接好電源,再接到谷風機上,電一插,谷風機就有響聲了,和風箱使用的程式基本一樣。水燒開以後,和冷水各一半倒入洗衣服盆裡,開始用手搓洗第一遍。第二步:清衣服,第一遍搓洗的髒水,全部倒了,再盛一盆溫水,把洗過的衣服一件一件放入溫水盒,依次用手清完,就算洗淨了。第三步:把清幹淨的衣服,全部搭到奔繩上,讓太陽曬幹。第四步:曬幹的衣服要折疊,不折疊的話,不管什麼衣服都不展,(包括床上用品),穿起出來也不舒服。農村的生活習慣,和城市相比較,那就落後多了,農民的收入是有限的,家庭的日月光景再好,也是自己出汗苦心奮鬥來的。不是,腳一走,手一揮,什麼東西都來了,沒有一言不發,結果随之而來。不管年輕還是花甲:一生一輩苦中來,要知幸福汗水滴,撸起袖子加油幹,方能家财百萬貫。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