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維護環衛勞工權益座談交流會暨第27屆山東省環衛勞工節慶祝大會在濰坊市舉辦,會議對100名“齊魯最美環衛職工”進行了表彰。我市來自臨沂三霖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的莊風霞、中節能(臨沂)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的陳洪飛、蘭陵縣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崔向前、沂水縣園林環衛保障服務中心的陳玉富、市園林環衛保障服務中心固體廢棄物中轉站的徐程等5人獲評今年的“齊魯最美環衛職工”。
環境衛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最直接表現。加大城鄉環衛工作力度,用心打造幹淨、美麗、有序、安全的市容市貌,是環衛勞工的本職工作,也是整個社會的責任。
為弘揚新時代環衛勞工的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宣傳一線環衛勞工不怕髒累、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精神,本報特選編我市5位獲獎的“齊魯最美環衛職工”的先進事迹,以此激勵廣大環衛從業人員學習先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莊風霞:一把掃帚寫青春
車水馬龍間,身穿桔黃色工裝的環衛勞工在不停忙碌着。清晨,她們用沙沙的掃帚聲為人們迎來黎明;夜晚,她們用沙沙的掃帚聲将人們送入夢鄉。
莊風霞,是這支隊伍中的傑出代表。10多年來,她從一名普通清掃工幹起,成長為三霖環衛公司經理,雖然身份在變化,但始終沒有離開平凡的清掃崗位,在執着堅定中創造着不平凡的業績,用一把掃帚書寫着無怨無悔的“馬路情緣”,她,用青春書寫着城市環衛事業進步的不朽詩篇。
莊風霞覺得,環衛工作雖然苦,但一身汗水換來一片清潔,她感到這是世上最有意義的事情,這也是支撐她幹好環衛工作的不竭精神動力。
面對社會上個别人偏見,莊風霞隻是用踏實的工作,證明環衛勞工工作的價值和意義。今年4月的一天晚上,莊風霞來到濟南路附近巡查,發現垃圾後就立即拿起随身帶的掃帚清理垃圾,并一家一家上門請附近幾家店主将門市内的垃圾掃出來,一起由她集中清理。
一家店主在她完成清理後,才将店内垃圾掃出門外,莊風霞就說:“你這人為什麼剛才不掃垃圾呢?”店主開口就罵,叫喊:“我就是掃一百遍,你也還要掃一百遍,你就是幹這個的!”圍觀的群衆紛紛指責店主不應該,莊風霞沒有與店主争吵,隻是對圍觀人們說,希望店主能對環衛勞工多一點了解和支援。
莊風霞對待工作無怨無悔,對待家庭卻充滿了太多的歉疚。工作10多年來,莊風霞以崗為家,甚至連每年除夕都沒有一次在家做過團圓飯。她說,自己算不上一個好妻子、好母親,作為兒媳,盡的孝道确實太少。相反,她卻從家中得到很多支援,讓她在感動中體會着獨特的幸福。
孩子小時,為了不耽誤工作,她讓婆婆把孩子抱到路上,也顧不上難為情,蹲在路邊就給孩子喂奶。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鬧着要她帶出去玩,有一年“六一”兒童節,她帶女兒去公園,她習慣性地将路上的垃圾随手撿起來放在友善袋裡,遇到路邊垃圾箱就倒進去。
女兒以為垃圾箱在跟他們一起走,驚訝地問她“媽媽,為什麼垃圾箱要跟着我們?”也許是從小耳濡目染,女兒上學後每見同學丢垃圾,便上前制止。當問及媽媽的職業時,她總是不無自豪地說,我媽媽是“城市美容師”。她的夫妻,雖不善言辭,但一直以無聲的行動支援着她,家人盡可能不讓她煩心,有時她的夫妻還陪她一起上晚班。夫妻兩人一起清掃、收集垃圾,年三十、中秋節的晚上他們都是這樣在大街上過的。
莊風霞通過多年的清掃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也總結出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她現在負責的高架路是我市的交通要道、主要幹線,也是經常受檢路段,在曆次檢查評比活動中,從沒丢過分。
2020年12月30日夜間,臨沂城大雪紛飛。雪情就是指令,她帶領隊員在淩晨3:00就開始在管轄的高架路段進行清雪作業。清掃員們既要在匝道撒融雪劑,又要清理路上積雪,将鏟車、除雪刷等機械作業伸展不到的路沿石下、隔離帶下的積雪攢堆、清運。她一邊指揮一邊幹活,淩晨氣溫很低,由于長時間作業,大多數清掃員臉都被凍得通紅,在馬路上奮戰了8個小時連口熱水都沒喝上。在她的帶領下清掃員們都幹得熱火朝天,誰都沒有一句怨言。大家克服氣溫低等不利因素,攻堅克難,不屈不撓,發揮連續作戰的精神,搶占第一時間,在體力已嚴重透支的情況下,仍頑強拼搏完成他們的除雪使命,充分展現了環衛勞工的高尚品質和奉獻精神,確定我市百姓、車輛出行的安全。
沒有聲名顯赫的地位,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莊風霞隻是一名普通的環衛勞工。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環衛勞工,在從事着這樣普通甚至部分人認為“低賤”的工作時,卻以超群的品格、辛勤的勞動、默默的付出,赢得了上司和同志們的一緻贊許,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留下了閃光的足迹!
陳洪飛:奮鬥踐初心青春擔使命
集控室大屏上熊熊燃燒的火焰,有一種特殊的品格,它燒得猛烈而徹底,卻從不火花四濺,低調而内斂。中節能(臨沂)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發電部運作值班組丙班值長陳洪飛,就恰似這火焰。自2007年入廠以來,陳洪飛把自己的青春、智慧和激情都傾注在了運作一線,他強化機組安全運作,潛心研究鍋爐生活垃圾焚燒,探究機組的節能降耗,執行上級上司的排程指令和公司的安全指令,在他的上司下,班組成員通過互幫互帶、互相監督,使每個人的安全環保生産意識邁上了新台階。
不怠慢、不松懈。為嚴格把控生活垃圾入廠,陳洪飛當值期間,長時間值守在垃圾卸料平台,積極排程做好垃圾倉排水工作,大幅度降低了垃圾含水量,保證了生活垃圾的充分發酵,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平穩運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生活垃圾從入廠到焚燒,陳洪飛層層把關,并且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實行逐級稽核,不留疑問,不留死角,嚴格執行交接班和巡回檢查制,不放過任何細微現象和異常。
強化分析,節能降耗出效益。陳洪飛憑着對電力工業生産技術及電力企業現代化管理的知識,嚴格按照裝置的運作情況,經濟、合理地進行排程,認真執行多發一度電、降低一進制成本的運作方式。他通過現場實際運作經驗總結了可采取的切實可行的節能降耗措施,積極帶動全體人員進行節能減排競賽活動,明确個人分工,加強對競賽活動的指導、監督和考核,確定競賽取得節能降耗的實效,将節能降耗落到實處。
創新探索降成本。陳洪飛是發電部四個運作值班組的先進人物,通過對全廠公用系統裝置、流程、容量布局,包括除灰、脫硫、脫氮等系統的運作方式,供電方式,控制方式及主要運作參數,監督名額的了解,針對垃圾焚燒含水量大的情況,他有計劃、有目标地組織全值人員、協調公司生産部門共同做好垃圾倉排水工作,安全、高效地完成各項工作。
作為發電部運作值班組丙班的帶頭人,陳洪飛以豐富的工作經驗,過硬的技術能力,高度的責任感和嚴于律已的工作作風,帶領着這個年輕集體創造着一次又一次的輝煌。在班組管理工作中,陳洪飛堅持以人為本,提倡民主、人性化管理,總結了一套有鮮明特色的管理經驗。他帶領着這支隊伍,克服了班組人員少,技術素質低,勞動強度大等諸多困難。他堅持開展班組工作的“碰頭會”,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建立班組人員溝通、互信的交流平台,使班組管理政令暢通、雷厲風行。他帶領丙值班組成員大膽管理,開拓創新,真抓實幹,他常說“在工作中就應該要務實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切忌工作中帶有疑慮進行操作”,并多次強調“一人操作衆人操心”。在工作中,陳洪飛深知,班組能否順利的走好每一步,人員思想是關鍵。他雖然僅是三十出頭的小夥子,卻有着十幾年的運作工齡,管理思想異常靈活和活躍,他以年輕人特有的活力和朝氣影響着身邊的每一個人。
“打造精品團隊”,是陳洪飛一直以來追求的管理理念,也是他日常工作的重點。有目标,才有動力,他始終将“人性化”管理作為一切工作的前提。班組現有人員11人,其中新進廠的年輕人居多,人員流動性較大,責任心相對較低,不利于班組管理。針對這些,陳洪飛積極開展各種活動,及時召開班組會議,及時了解年青人的思想動态,化解他們生活、工作中的種種沖突和疑問,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下,班組凝聚力空前高漲,人員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班組各項工作呈現了良好穩定的發展态勢。在2016年度,陳洪飛率領發電部運作值班組丙班先後榮獲部門、廠級和集團公司先進班組。
身為垃圾發電項目的一線負責人,陳洪飛将進一步強化學習垃圾焚燒發電的專業知識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強化安全意識,把安全責任落到實處,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垃圾發電奉獻自己的力量。
崔向前:勇挑重擔,擔起城市最美顔值
他們,被稱作城市的美容師,他們深信“甯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當人們還沉浸在夢鄉時,他們披星戴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一年365天來回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換來整座城市的整潔與美麗。
崔向前,中共黨員,蘭陵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市容環衛科科長,守衛城市“門面”的一線從業人員。自2004年參加環衛工作以來,他在工作中深入一線,善于學習、勤于鑽研、勇于創新,工作上有了長足進步,得到了上司和同僚們的一緻好評,先後4次獲得臨沂市城市管理系統先進工作者稱号;2019年被山東省城鄉環境衛生協會評為先進個人(基層運管者)三等獎;2020年被中共山東省委政法委員會、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在高鐵沿線環境綜合治理工作中評為先進個人。他日夜堅守,守護城市美麗與整潔,用實幹有我的責任和為民奉獻的執着,重新整理着城市的文明新高度。
農村環境衛生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内涵。崔向前帶領着業務骨幹通過認真調研、紮實推進,全面提升了城鄉環境衛生治理效果。随着生态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實施,不斷加大垃圾治理工作力度,以農村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深化城鄉環衛一體化市場化程序,擴大保潔區域,逐漸消除盲點盲區,提高機械化保潔程度。
2019年開始對全縣農村保潔進行調研,崔向前跟縣裡提出了将國省縣道、鎮駐地、村外區域、河道保潔統一納入全覆寫保潔的思路,并對全縣需納入保潔的區域進行測量,根據污染程度劃分三級道路;根據人口、住戶數量等核算村域保潔費用,緊密結合實際,制定作業标準,明細項目費用,詳細編制預算,做到了詳實準确,通過一個多月的反複測算,最終形成了長達55頁的測算書,為全覆寫保潔提供了數字支撐。2020年底,中标的環衛保潔公司全部到位,保潔範圍由村内向村外延伸,保潔區域由村莊保潔向鄉鎮駐地、道路沿線、河道拓展,提高了全縣的整體保潔水準,環境面貌不斷改善。
完善督導考核,充分發揮督導考核指揮棒作用。崔向前充分将督導考核作為提升工作品質和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不斷創新督導考核方式方法,每年根據工作需要修訂完善督導考核辦法,細化分解考核項目,加強日常督導,及時通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根據考核成績落實經費撥付。
在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實行全托管後,為全面掌握工作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崔向前騎着自行車,走遍村莊的每一個角落,進行全方位考核,同時入戶走訪,與村民面對面交談,聽取群衆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解決關系群衆切身利益的問題,讓群衆真正成為了環衛工作成果的參與者和享受者。
堅持先行先試,探索垃圾分類工作模式。為建立健全符合農村實際、方式多樣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遵循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原則,自2018年起,崔向前在蘆柞鎮試行垃圾分類上門收集工作,形成了“2+6”垃圾分類工作模式,“2”即“市場化”“行政管理”有機結合,“6”即指根據實際,以鄉鎮為主體,通過制定工作方案、廣泛宣傳發動、科學布局桶點、上門分類收集、理順運作機制、建立長效機制的“六步工作法”,探索出貼合當地實際、接地氣的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方法。
通過實施垃圾分類上門收集,取得了為民服務度增加、合作社收入增加、群衆意識增強、政府投入減少、污染減少的“三增二減”的效果。蘆柞鎮38個村莊垃圾分類成效較為顯著,2020年5月,人民日報網站和大衆網網站均刊登了《蘭陵縣垃圾分類有妙招,“2+6”工作模式顯成效》的通訊員文章。
2020年9月,齊魯電視台對垃圾分類上門收集做法進行了新聞報道。在探索垃圾分類工作模式中,崔向前經常深入一線,與村民、保潔人員進行座談,到鄉鎮、保潔公司與相關人員一起探讨,及時掌握工作情況、解決分類時出現的困難問題,確定垃圾分類上門收集工作有序推進。
在繼續鞏固蘆柞鎮垃圾分類試點的基礎上,崔向前在向城鎮、蒼山街道、尚岩鎮及魯城鎮擴面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為全面推廣垃圾分類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
加強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建設水準和垃圾處置能力。蘭陵縣2013年啟動了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為確定農村生活垃圾能夠得到及時處理,建立生活垃圾轉運體系,崔向前負責全縣18個鄉鎮生活垃圾中轉站的選址、建設監管和驗收工作。2016年創衛期間,他又負責城區3座中轉站建設監管工作,對當時不符合創衛要求的中轉站進行了更新改造,順利通過評審;根據創衛标準,又負責了縣城47座公廁建設的招标、選址、建設和驗收工作。
崔向前工作嚴謹認真,無論工作大小他都深入一線,經常加班加點,克服工作量大、任務重等方面的困難,圓滿完成各項建設任務,為成功建立國家衛生縣城提供了工作保障。
陳玉富:平凡崗位彰顯黨性力量
陳玉富(左一)
守初心、擔使命。沂水縣環衛處收費科科長陳玉富在本職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用忠誠、勤奮、擔當,将共産黨員的黨性力量彰顯于平凡崗位上,綻放人生的精彩。
1994年12月退伍後,陳玉富被配置設定到沂水縣環衛處工作。自2001年擔任收費科科長以來,他十幾年如一日地緻力于環衛工作,勤學習、愛鑽研、懂專業、不怕苦。
陳玉富常說,“我不僅是一名環衛工作者,我更是一名共産黨員。”他熱愛工作,創新進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身邊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陳玉富帶領全科同志在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建立國家衛生城市、當好城市保潔主力軍中發揮着重要作用;他無私奉獻,做好科室業務工作,落實好各項保潔工作,確定各環節作業的順暢運轉,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腳踏實地,受到群衆的一緻好評和上級上司的肯定,先後被評為“環衛先進工作者”“黨員積極分子”。
崗位平凡,但事業不平凡。衆所周知,收費工作難度大,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人難纏。但陳玉富帶領科室人員堅持做到微笑面對、禮貌待人、耐心講解。今天收不到,明天再去,明天收不到,後天再去……直到完成征收任務為止。近20年間,陳玉富看過無數“黑臉”,聽過無數冷言冷語,吃過無數次閉門羹。然而,他帶領的收費科沒有一個從業人員和工作對象主動發生争吵,憑借對工作的滿腔熱忱和極大的忍耐度順利完成每年的征收任務,同時又樹立了環衛從業人員的良好形象。
陳玉富帶領的收費科深知肩上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在收費中始終做到任務、票據、費用一緻,堅決杜絕看人情任意減征免征、收費不開收據的違紀現象發生。
在工作中,陳玉富不斷尋求好思路、好辦法,勇于創新,大膽實踐,使有償服務工作穩步推進。在信訪12345辦理工作中,他堅持一絲不苟的服務精神,提高辦結品質、效率以及服務滿意度。堅持大局為重、團結協作的集體精神,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與班子人員和全體幹部職工共同努力,全力做好環衛各項工作。
多年來,陳玉富高度重視有償服務收費工作,堅持做到月前有計劃,月末有整理,每月對收費機關認真梳理,嚴格按照收費标準和内部作業流程開展工作。推行文明收費,規範收費,想方設法以優質服務赢得委托服務機關認可,努力營造和諧規範的收費氛圍。除做好對收費機關的梳理、督促收費人員按進度進行收費,以及協調好服務機關與生産作業安排等正常性工作外,陳玉富還對不配合收費工作的服務機關苦口婆心、不厭其煩進行溝通協調,盡力提高有償服務收費增長率。在各部門、科室的配合支援下,在收費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有償服務收費工作穩中有升。
本着急群衆所急、盡心盡力為民排憂解難的出發點,對城管局受理交辦的信訪、12345及創衛督辦事件,陳玉富接單後及時調查了解實際情況,做到耐心聽取意見和訴求,對于能立行立改的問題及時安排人員去辦好,不能辦的盡快與有關部門和科室溝通協調,努力維護及時、快速的環衛服務形象,不斷提高服務滿意率。對信訪、12345等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認真梳理,借助月度考評會議平台,将涉及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通報,日常工作中以點帶面,密切關注,經常性地回頭看,防範于未然,避免和減少同類問題發生,使民生問題得到有效根本解決,真正為民排憂解難。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陳玉富始終堅持在最前線,主動宣傳防疫知識,承擔全縣廢棄口罩的收集工作。看到一線環衛勞工防護物資緊缺,他積極協調縣疾控中心,申請了肩背式噴霧器、84消毒液、口罩、防護服、電子體溫計等防護物資,為一線環衛防疫工作開展做了突出貢獻。
20年來,陳玉富用最美好的時光凝聚自己閃亮的人生軌迹,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用忠誠與擔當為沂水環衛事業貢獻力量。
徐程:三十載環衛一線踐初心
徐程(左二)
他,是一名轉業老兵;
他,三十載如一日,默默耕耘在我市環衛戰線上;
他,兢兢業業勇于擔當,見證着老區城市容顔華麗蝶變。
徐程,1973年1月出生,現任臨沂市園林環衛保障服務中心固體廢棄物中轉站負責人。自1991年參加工作以來,徐程發揚“開拓奮進、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和“甯願一人髒、換來萬人潔”的環衛精神,積極主動工作,踏踏實實幹事,三十年如一日,奮戰在環衛工作一線,始終踐行一名共産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為臨沂環衛事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被評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建立工作先進個人(嘉獎)、臨沂市防汛工作先進個人,多次被臨沂市城市管理局評為優秀共産黨員和城市管理先進工作者,他用青春無悔書寫了一曲退役軍人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最美贊歌。
作為一名退伍老兵,徐程在工作生活中始終牢記軍人的光榮傳統,用部隊的标準和作風來評判自己,見第一就争、見困難就上,三十年來始終做一名沖鋒在前的排頭兵。
在市環衛處收費所工作期間,他日夜鑽研環衛政策法規,從一名門外漢成了内行人,牽頭起草了《臨沂市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為我市環衛收費提供了法律依據,使臨沂市生活垃圾費征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在臨沂市垃圾填埋處理場工作期間,徐程親力親為,完成場區提升改造,帶領全場職工加班加點,全力做好市區生活垃圾處理兜底任務,為我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建立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垃圾填埋場土地确權是老大難問題,他發揚釘釘子精神,迎難而上,一次次對接國土管理部門和當地鎮政府,完善有關手續,最終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拿到了垃圾填埋場土地确權和不動産登記證。
在市政府的重點民生工程——臨沂市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置中心項目建設工作期間,他負責辦理項目手續工作,工期緊、任務重,辦理手續繁瑣,為了保障工程如期開工建設,他犧牲休假,任勞任怨,圓滿完成了建設前期手續土地預審、立項、環評、初步設計、規劃選址和規劃許可、一期土地劃撥和不動産權登記等各項工作。
自從參加工作以來,徐程與“垃圾”結下了不解之緣,從垃圾清掃、垃圾收費到垃圾處置,再到垃圾轉運,他一人走遍了垃圾處理的各個環節。
在擔任市固體廢棄物中轉站負責人期間,他加班加點,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嚴寒酷暑,都堅守在一線,積極推進中轉站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中轉站自運作以來,累計轉運生活垃圾10.36萬噸,日均轉運生活垃圾300餘噸,圓滿完成了我市北城新區的生活垃圾中轉任務。
中節能(臨沂)環保能源有限公司進行裝置維修期間,蘭山老城區200餘噸生活垃圾急需經中轉站集中轉運,時間緊、任務重,徐程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協調相關機關,帶領全站人員主動作為,加班加點,采取“人歇車不歇”、“白+黑”18小時不間斷運輸等措施,克服困難,圓滿完成200餘噸生活垃圾分流中轉任務,確定中心城區生活垃圾日産日清。
他不斷強化安全生産意識,組織編制生産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在關鍵崗位、醒目位置設定安全警示牌、警示語、作業流程牌、應急處置牌等,實作了“制度上牆”。加強安全生産教育教育訓練,開展車隊駕駛員安全教育訓練和管理,舉辦消防聯合應急演練,提升全站職工安全意識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中轉站自運作以來,始終在“安全、穩定、有序”的狀态下運轉,保持安全生産零事故。
徐程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一個熱心的老大哥,不擺架子,撲下身子幹工作,關心職工所需所想,幫助解決職工工作、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受到上司和職工的一緻肯定。
在垃圾填埋處理場工作期間,他主動協調有關機關和部門,搞好後勤保障工作,讓同僚們吃得好、休息好,為全場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在固體廢棄物中轉站工作期間,徐程着力打造中轉站文化品牌,豐富員工文化生活,提升職工整體素質。利用走廊和大廳牆面,建成涵蓋名言名句、警世格言等内容的文化牆,提升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增強職工對中轉站的歸屬感、認同感和凝聚力,營造一個舒心的工作環境,提高職工工作積極性,使全站幹部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力推動中轉站有序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