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針對肺癌多靶點的雙抗類靶向藥上市!幾乎對所有EGFR突變類型有效

靶向治療問世十幾年,如今越來越深入人心,在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地位目前各占半壁江山。過去靶向治療僅用于晚期肺癌病人,如今靶向輔助治療已進入治療指南,也就是說,隻要存在敏感基因突變,中晚期及部分IB期肺癌病人都需要借助于靶向藥。但是,靶向藥的耐藥問題也是令病人擔憂,令醫生頭疼的問題,是以,科學家不斷的研發新藥來對抗耐藥。

與以往口服的小分子TKI類靶向藥不同,今天介紹的是一款抗體類靶向藥。

針對肺癌多靶點的雙抗類靶向藥上市!幾乎對所有EGFR突變類型有效

在肺癌EGFR突變類型中,19外顯子缺失和21L858R突變這兩種經典突變最為常見,占是以EGFR突變肺癌病人的90%,少見的EGFR外顯子20突變則比較棘手。

2021年05月FDA準許的首個EGFR/c-Met雙抗藥物,埃萬妥單抗Rybrevant (amivantamab JNJ-6732) 上市。埃萬妥單抗是一種針對EGFR和MET的人源化雙特異性抗體,具有使EGFR外顯子20突變插入的患者受益的潛力,而這些患者通常對目前可用的口服EGFR靶向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療法無反應。2021 ASCO會議中,埃萬妥單抗二線治療20ins,OS長達22.8個月。

針對肺癌多靶點的雙抗類靶向藥上市!幾乎對所有EGFR突變類型有效

作為雙抗藥物,不僅針對靶點EGFR 20外顯子突變,對另一靶點c-Met同樣有效。MET突變是肺癌患者最常見的罕見突變之一。臨床中約有2%-3%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在MET突變。MET突變還見于EGFR靶向藥耐藥之後,一、二代EGFR靶向藥耐藥後有5-10%出現MET突變,一線奧西替尼耐藥後有15%患者會出現MET突變。

在 2021 年虛拟國際肺癌研究協會 (IASLC)世界肺癌大會 (WCLC) 上,埃萬妥單抗(amivantamab)治療MET 外顯子 14 跳躍突變的 NSCLC試驗資料結果也做出了更新。

結果顯示,緩解持續時間(DoR)可達6.5個月,在14例可評估患者中,64%觀察到部分緩解(PR),首次達到完全緩解(CR)的中位時間為4.1個月。此外,該藥在初治和既往接受過治療的患者中均觀察到抗惡性良性腫瘤活性。

針對肺癌多靶點的雙抗類靶向藥上市!幾乎對所有EGFR突變類型有效

前期研究顯示,Amivantamab幾乎對所有的EGFR突變類型都能表現出治療活性,包括EGFR 19del、L858R、T790M、C797S、20ins。除了在EGFR 20ins、奧希替尼耐藥領域展現療效,Amivantamab同樣可以一線治療EGFR經典突變。是以,埃萬妥單抗(amivantamab)又被稱為第四代靶向藥。目前,這款雙特異性抗體已經被我國國家藥監局(NMPA)納入突破性治療品種,正在内地展開多項臨床試驗,包括與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拉澤替尼聯用,用于一線治療攜帶EGFR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

安全性方面,amivantamab耐受性良好,≥3級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皮疹,打點滴反應(1-2級)、指甲或腳趾甲周圍的皮膚感染。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用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