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0月2日起,山西暴雨牽動着億萬中國人民的心,山西多地降雨量已突破曆史記錄。
城牆坍塌,河流決堤,山體滑坡,鐵軌懸空……
在這樣強降雨的情況下,山西多地區暴雨成災。
如今,山西暴雨已導緻175萬多人受災,15人死亡。
危難時刻,“一戰成名”的鴻星爾克再一次“野性捐款”,出手相救。
悄悄捐贈包括泡面、礦泉水、礦工靴等在内的2000萬物資,沒有做絲毫宣傳。
做好事,不留名。
鴻星爾克總是這樣,明明做了很多,卻不讓任何人知曉:
2008年,為汶川地震捐款600萬;
2013年,與福建省殘聯基金會攜手,捐贈超過2500萬愛心物資;
2018年,向福建省殘障人士福利基金會捐贈6000萬愛心物資;
2019年,向中國殘聯捐款1億元;
2020年,向武漢捐贈價值1000萬物資,向長泰縣捐贈5萬個口罩;
2021年,捐贈1億元物資用于扶貧助殘……
就連這次,如若不是網友爆料,恐怕很多人不知道,鴻星爾克又“背”着大家悄悄地做了好事。
許多網友在相關話題下留言誇贊。
但仍然有部分網友,打着“伸張正義”的旗号,又一次在網上開杠。
嘲笑鴻星爾克在微網誌花的錢比捐的還多。
覺得鴻星爾克嘗到了營銷甜頭,又給自己作秀。
諷刺鴻星爾克為了博眼球,不擇手段。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卻把鴻星爾克罵得體無完膚。
質疑作秀、玩套路,懷疑炒作博名聲……
這些網友自己不捐款,也看不得别人獻愛心。
哪怕官方基金會已明确出示了捐贈證明,仍然有人視而不見,辱罵不斷。
而這一切,鴻星爾克沒有為自己辯解半句。
明明是善意的舉動,卻遭到如此猜忌;
明明是愛國人士的一片赤誠,卻非要遭到惡意揣測。
《白夜行》中有句話說:
“這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喜歡颠倒黑白,好像是非功過都在他們一念之間。
就像有人說,現在的世道越來越壞。
可世道變壞,不正是因為敢做好人的越來越少,敢随意責備的人越來越多?不正是因為即使好人做了好事,卻仍然得不到一句好評?
這個世界,想要當個好人,實在太難了。
可如果連好人都沒有好報,又有誰會願意去做一個好人。
這世界變壞,從不在于壞人變多,而是從好人寒心開始。
從什麼時候起,扶老人過馬路不再是善意之舉?
從什麼時候起,幫助他人也不再滿懷驕傲?
從什麼時候起,人們看待事情的角度,越來越喜歡從惡意出發?
一片好心換來一生罵名。
每個人都說人心薄涼,可人心從不是一天變涼的。
從好人到變麻木,因為經曆太多的诋毀,才不敢再向他人伸出援手。
今年河南暴雨時,家住廣州的葉先生在電視上看到新聞後,跑去鄭州援助。
可沒想到,傳回廣州後收到的第一個“祝福”,不是感謝,而是辱罵。
7月份,鄭州因暴雨陷入城市癱瘓,汽修師傅葉先生喊着二十幾個同僚一起,自駕前往災區。
想用實際經驗,為鄭州市民提供免費幫助。
葉師傅和同行的志願者們
在鄭州的日子,葉師傅幾乎不曾休息,從早到晚走在各個小區,哪裡需要就往哪裡走。
隻他自己,就曾在六天的時間裡,修了四五百輛汽車。
然而在葉師傅傳回廣州的途中,他收到消息,稱鄭州出現确診病例。
他立刻聯系了廣州當地的防疫機構和社群,到達後第一時間進行隔離,并做了核酸檢測。
這個善良的人,做了自己所能想到的所有事,隻為最大可能地減少對他人的影響。
可即便如此,他還是受到了陌生人的“關懷”。
不分晝夜地打電話辱罵,加不完的微信好友,不堪入目的留言内容……
哪怕後來核酸檢測為陰性,依然擋不住這些好事之人的“關心”。
委屈,難過,心寒……
好長一段時間,葉師傅都在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
因為做好事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作家東野圭吾曾說:
“好人再多的善良和仗義,也填不滿壞人内心的黑洞和惡意。”
善良原本是最難得的品質,卻因為一些人的惡意揣測,而讓善良消失不見。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不圖名不為利,他們竭盡所能,隻想在他人需要時伸以援手。
這樣的人,為人善良,心懷善意。
我們願意稱之為英雄,卻也不能讓英雄保衛自己後,又重傷英雄。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
“這年頭,當一個好人太難了。
你一心赤誠做了一切,但沒人知道你付出了什麼,又意味着什麼。”
這句話用來形容安徽的高先生,簡直再适合不過了。
8月20日,安徽淮南的一個小女孩在玩耍時,不慎将頭卡在小區的鐵門縫隙中。
路過的高先生看到後,趕緊過來幫忙。
因為女孩被卡的位置特殊,高先生嘗試了很多次,才将女孩成功解救。
為了避免誤會,他還讓一旁的小姑娘拿着手機錄下全程。
可即便如此,當視訊放到網上後,還是吸引了衆多不同的聲音。
有人稱贊高先生樂于救人;也有人指責他的手“太不講究”,借機故意觸碰女孩身體。
好心助人沒有得到認可,反而讓自己陷入輿論漩渦。
網上的質疑聲越來越多,連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幹擾。
高先生十分委屈,一時好心卻惹來一場不必要的麻煩。
直到被救小女孩的家人公開表示:
“不會冤枉他,做了好事就應該要感謝。”
輿論才逐漸放下對高先生的指責謾罵。
做了好事,卻被質疑。
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人們的好心也會一點一點被消磨。
當有一天,每個人不再心懷善意,在災難來臨之前,又有誰能夠沖鋒在前呢?
人生在世,最怕的就是對好人苛責,對壞人贊揚。
因為這個世界,從沒有人應當要做一個好人,隻是很多人選擇成為好人。
當一個人在竭盡全力熱愛這個世界時,你可以不喜歡,但請不要抹掉他們的熱情;你可以不認可,但請不要打擊他們的善良。
别讓你的惡意寒了他人的好人心,别讓他人的善意成為人生的“污點”;
别對好人太過苛責,也别對壞人太過寬容。
隻有好人有好報,世界才會有希望。
隻有善待好人,才會有更多的善意之舉。
《奇葩說》曾讨論過這樣一個話題:“給做好事的人發紅包,你支援嗎?”
其中一位選手的回答,讓人十分贊同:
“人并非天生善良或者冷漠,善良由細節處的經曆塑造而來。
發紅包就是這種細節,它包含的認可和鼓勵在微妙的瞬間讓普通人選擇善良。
它在被幫助的人忘了說謝謝的時候,讓紅包幫忙說一聲謝謝,善良就是這樣傳承的。”
是啊,我們總說這個社會世态炎涼,卻忘了社會原本也很溫暖。
是每個人的冷漠,一次次的以德報怨,才讓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開始不敢釋放善意。
因為随手的幫助,會被誤解為假好心;簡單的溫暖,也被曲解成有利可圖。
有句話說:
“好人成本論,論的是良心;良心被亵渎,最是傷人心。”
亵渎他人的善意,除了讓好人寒心,讓世道變壞,沒有其他任何好處。
唯有善良待人,善意待物,世界才會回以溫暖。
“為衆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
好人難做,但仍然要做個好人;善心雖難,但也要永懷善意。
這不僅是為他人,更是為了無愧于心。
相信這樣做是正确之舉,也相信這世界善意終會明晰,善舉終有回報。
也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善待他人,但希望每個人都能心懷善念,付出的善心不再被辜負。
點亮在看,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