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作者:老樹111

<h1 class="pgc-h-arrow-right">《約客》</h1>

據資料記載,趙師秀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第八世孫,有皇族血統,卻一生流落江湖,後成為南宋著名詩人,和徐照、徐玑、翁卷并稱“永嘉四靈”,南宋後期興起的“江湖派”便是受了他們的影響。“四靈”中翁卷的山水田園詩很出名,“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便是他的代表作。徐照、徐玑因為沒有特别出彩的作品,是以一直被後世忽略。而趙師秀,雖然在“四靈”中排行最末,但其實他的成就和影響力卻是最高的。其著名代表作是《約客》。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今天複習趙師秀的《約客》,詩詞原文如下:

黃梅時節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與人約會而久候不至,難免焦躁不安,這大概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經驗,以此入詩,往往會索然無味。然而,趙師秀的這首小詩,卻獨辟蹊徑,寫得優雅含蓄,餘味多多。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黃梅時節家家雨”,梅子黃熟的時候,也就到了江南雨季,大家稱之為梅雨季節,每一家每一戶都籠罩在蒙蒙的細雨之中。

“青草池塘處處蛙”,籠罩在蒙蒙煙雨中的青草池塘,十分靜寂,隻有震耳欲聾的蛙鳴,此起彼伏,更凸顯了夏夜的甯靜。

“有約不來過夜半”,眼看時間就過了半夜,那個約好的客人,至今沒有如約而至,心情不免有些焦躁。

“閑敲棋子落燈花”,燈芯燃燒後的灰燼,不知落了多少次,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手拿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而笃笃的敲棋聲,又再次将燈花震落。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在發表本詩議論之前,首先聲明一點:最近,本人連續寫了多篇習詩錄,顧名思義,是我在學習和思考的基礎上,記錄的一些個人學習的了解和體會,不代表官方或專業意見。這首詩最亮眼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最後一句:“閑敲棋子落燈花”。在這個寂靜的夏夜,詩人獨自靜靜地敲着棋子,看着滿桌的燈花,友人久等不至,雖然使他不耐煩,但詩人的心緒,卻于這一刹那,脫離了等待,陶醉于窗外之景,并融入其中,尋到了獨得之樂。人生可能會有很多的等待,等待家人,等待友人,等待夫妻。有一個值得等待的人,其實是很美好的。在等待中,為他牽腸挂肚,為他胡思亂想,為他喜怒哀樂,這何嘗不是一種美好情懷呢!也許,今天的等待,不會有結果,不會如願以償,但至少還有希望,還有後會有期,還有美好往事可回憶。心若在,情就在。不管得與不得,重要的是等待的過程,等待了,堅持了,心,也就釋然了,淡然了,怡然了。不是嗎?我們都需要一個等待。

2020年11月23号

<h1 class="pgc-h-arrow-right">《山園小梅》</h1>

林逋,浙江大裡人,是北宋著名的隐逸詩人。林逋少時讀書很勤奮,通曉經史百家。他的性格很孤傲,喜恬淡,不逐名利,即使窮困潦倒,也毫不在意。到了40多歲時,他直接隐居杭州西湖,徹底過上了歸隐的生活。因為他的才學,很多人都勸他入仕,但都被他婉言謝絕,可謂散淡至極。隐居杭州西湖期間,他在孤山蓋了間小草房。常常駕着小船,在西湖周邊遊蕩,遍訪寺院,平時,多與高僧詩友交往。每逢客至,都讓門童放飛白鶴,他看到白鶴,就駕船回來。他作詩,都是随作随丢,從不留存。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今天複習林逋的《山園小梅》,原文如下:

衆芳搖落獨暄妍,

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闆共金樽。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這首詩的大意是:秋去冬來,百花凋零,隻有梅花,迎着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豔麗的景色,那高潔而不傲嬌的風情,把小園的風光占盡。梅花疏疏落落,枝幹有橫有斜,輕盈曼妙的影子,倒影在澄澈清淺的水中。梅花散發清幽的芬芳,在黃昏的月光之下,随風飄動,款款而來,飄然而逝。冬天的鳥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吟詩作賦,用高雅的方式,來與如此高潔的梅花親近。用不着那些俗人敲着檀闆唱着歌,執着金杯飲着酒,俗不可耐地來亵渎她了 。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學習林逋的這首《山園小梅》,就不得不先說說“梅妻鶴子”的典故。話說北宋時期,有個著名的隐逸詩人,也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林逋,這位老先生的确與衆不同,他特别喜歡梅花和仙鶴,種梅養鶴成癖,而且,為此終身不娶,終生與梅花和仙鶴相伴,世稱“梅妻鶴子”。由此可以看出,他是多麼的鐘情于梅花。是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帶情,筆下的梅更是引人入勝。這首詠梅詩,全詩雖無一梅字卻句句寫梅,将梅的高潔和與衆不同寫得淋漓盡緻,被譽“千古詠梅絕唱”,成為後世難以超越的詠梅經典名篇。尤其是颔聯“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是最為世人稱道的,它為人們送上了一幅優美的山園小梅圖。“疏”和“暗”,一個是有形的,突出梅花初放時的外在特點,有花無葉;一個是“無形”的,将梅花的幽香寫到了極緻,又暗合月黃昏這一時間。進而達到寫梅的最高境界,形神兼備。被後世稱為千古寫梅第一妙句。從此以後,“疏影”和“暗香”也成了梅花的代名詞。

2021年元月4号午

<h1 class="pgc-h-arrow-right">《遊園不值》</h1>

說起來,挺好笑的。早些時候,我常常把“春色滿園關不住”,錯記為“滿園春色關不住”,至于作者也是記憶不深不牢。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今浙江龍泉人,祖籍福建建瓯。葉紹翁原姓李,其祖父李穎士官至刑部郎中,因與時任宰相趙鼎交好,極力主張抗金,得罪奸臣秦桧,屢遭貶谪,緻使家業中衰。為此,葉紹翁在小時候即被過繼給龍泉葉氏,從此改姓葉。他曾任朝廷的小官,長期隐居在錢塘西湖之濱,經常與朋友互相酬唱。他是江湖派詩人,其詩語言清新,意境高遠,屬江湖詩派風格。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擅長寫江南水鄉的景色及田園的生活片段,頗具風味,平易含蓄,詞淡意遠,耐人尋味。其主要代表作有:《遊園不值》、《夜書所見》、《田家三詠》等。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今天複習葉紹翁的《遊園不值》,原文如下: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據有關資料記載,葉紹翁的這首《遊園不值》,創作于他長居西湖期間。江南的早春二月,雲淡風輕,陽光明媚,春意盎然。他受到朋友的邀請,穿着高齒的木闆鞋,不避苔滑路僻,欣然前往,想要到朋友獨居的小園,去探訪春天消息,飽覽秀美春色。當他來到朋友的居住地時,卻發現柴門緊鎖,空無一人,想遊園卻不能進門。朋友爽約,确實是一件不太令人愉快的事情。詩人在花園外面尋思着,徘徊着,很是掃興。“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他在無可奈何,正準備離去時,擡頭之間,忽見牆上一枝盛開的紅杏花探出頭來。他畢竟是有文化、有涵養的人,具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他從一枝盛開的紅杏花,領略到滿園熱鬧的春色,感受到滿天絢麗的春光,看到了另一番春天景色,總算是不虛此行。于是,興之所至,便創作了這首詩。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下面根據有關資料的詞義注釋,以及個人了解,來解釋一下這首詩的大意:老朋友,我如約而至,你卻園門緊閉。哦,我明白了,應該是你憐惜園中的青苔,怕我的屐齒在上面留下踐踏的痕迹,把你的青苔踩壞了。是以,盡管我一直在輕輕地拍打柴門,卻久久沒有人來開門。 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 一枝粉紅色的杏花,早已探出牆頭來。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葉紹翁的這首小詩,是寫自己春日遊園觀花的所見所感,寫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這首詩描寫了他因遊賞受阻而掃興又得興的經過,這應該看作是一種精神奇遇。此詩就是記錄這種精神奇遇的,它是一首無法成遊、卻勝于成遊,别具一格的記遊詩。這首詩的精華部分,應該是後兩句:“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兩句詩非常著名,後世傳唱度也很高,但漸漸有些變味了,被人曲解為女子出軌的貶義詞。這無疑是對經典的曲解和亵渎。今天,我們必須正本清源。其本意是:“春色”是關鎖不住的,“紅杏”必然要“出牆來”宣告春天的來臨。同樣,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鎖不住、禁锢不了的,它一定能沖破任何束縛,蓬勃發展。通過學習這首詩,我們也可以有所感悟,有所收獲。當我們遇到不好的事情,不應該一開始就皺着眉頭,悲觀失望,怨天尤人。而是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考量,去欣賞,讀懂它,領悟它,唯有如此,才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把壞事變成好事。歸根到底,一句話,心态決定一切。

2021年3月9号

<h1 class="pgc-h-arrow-right">《題臨安邸》</h1>

林升,字雲友,又名夢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詩人,大約生活在南宋孝宗時期。關于林升的資料記載不多,其存世的詩文也不多,僅有兩首。說到這個人,也許,有的人可能不熟悉,但他的一首《題臨安邸》,卻是老幼皆知的千古名篇,亦被納入國小課本,簡直就是和“春眠不覺曉”、“床前明月光”、“紅豆生南國”一樣的國民古詩,足以讓他名垂詩史,千古不朽。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今天複習林升的《題臨安邸》,原文如下: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這首詩的大意是:美麗的西湖,青山綿延,重重疊疊,亭台樓閣,畫梁雕柱,鱗次栉比,望不見頭。碧波蕩漾的湖面上,遊船如織,輕歌曼舞,日夜不歇,幾時才能停止?那些南宋的貴族在西湖遊山玩水,飲酒作樂,溫暖馥郁的香風,把人吹得醉醺醺的,昏昏欲睡。他們簡直是把暫時脫身的杭州,當成了如夢般繁華的北宋京城汴州。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牆壁上的詩,是一首典型的諷刺詩。當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宗、欽宗兩位皇帝,中原國土全部淪陷。趙構倉惶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南宋小朝廷,一味投降求和,不思進取,偏安一隅,腐敗無能,隻圖享受。這首詩就是針對這種黑暗現實而作,道出了郁結在廣大人民的心頭激憤,同時,也表達了林升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總體來看,林升的這首《題臨安邸》,寫的都是當時司空見慣的社會現象,整首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和場景寫起,心中憤慨至極,卻不作謾罵之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罵人的最高境界,罵人不帶髒字,一針見血,入木三分,确實是諷喻詩中的極品傑作。

林升在這首詩中突出運用了反襯手法,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描繪,以及對權貴們歌舞升平的描寫,更加襯托出南宋小朝廷及其權貴耽于享樂的醜陋嘴臉。怒其不争,恨其不為,隻把沉迷之态晾曬出來,以樂景寫哀情,對比反襯,更見其哀。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每讀林升這首詩,便覺自作孽不可活,南宋不亡,實在是天理難容。

話又說回來,林升不過是南宋時期一無名草民,而他卻秉持曆代仁人志士的高尚品德,位卑未敢忘憂國,以筆做槍,用高超的筆法,揭露當權者的腐朽堕落,表達自己的憤懑之情,真乃英雄氣概,其膽氣和才氣,實在令人折服。是以,我們在學習這首千古名篇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林升這個名字。

2021年4月19号

<h1 class="pgc-h-arrow-right">《喜晴》</h1>

範成大,字緻能,号石湖居士,今江蘇蘇州人。南宋名臣、文學家、詩人。範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詩。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妩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裡、陸遊、尤袤合稱南宋“南宋四大家”。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今天複習範成大的《喜晴》,原文如下:

窗間梅熟落蒂,牆下筍成出林。

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這首詩的大意是:窗戶前,梅子已經成熟,花蒂全落了下來,一地金黃。牆角下,冒出很多的竹筍,生長旺盛,長成了青青竹林,滿目青翠。梅雨季節到了,雨連續不斷地下,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經過去。天氣終于晴下來的時候,才發現原來已到深夏。

五首唯美宋詩賞析合集《約客》《山園小梅》《遊園不值》《題臨安邸》《喜晴》

剛開始學習範成大的這首《喜晴》,總覺得怪怪的。仔細一推敲,原來這首詩既不是七言絕句,也不是五言絕句,而是一首很少見的六言絕句。一般來講,可能很多人對于七言絕句,以及五言絕句會比較熟悉。範成大的這首六言絕句,通篇看似描寫得很普通,可是同樣的充滿了一種高遠的意境。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四個字,但卻是充滿了詩情畫意,讓人感受到其筆下唯美的鄉村。

縱觀這首《喜晴》,着實平淡,沒有高超的表現手法,更加沒有華麗的辭藻,完全隻是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了鄉村那種平淡的生活,但卻寫得很絕,使得人們讀了之後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全詩立意不俗,描寫生動,畫面唯美,朗朗上口,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進而也成為宋詩裡出類拔萃的千古名篇。其中的“連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覺夏深”,更是傳唱度極高的千古名句。

2021年5月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