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企抗疫一線|“逆行者”除夕隻吃了便當,一輩子忘不了

央企抗疫一線|“逆行者”除夕隻吃了便當,一輩子忘不了

“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這個除夕”。在電話那頭,胡志仁對南都記者說,為保障各類抗疫藥械的供應,他就在公司吃了一個便當。

缺口罩、缺防護服、缺護目鏡……武漢抗疫一線物資告急,牽動着億萬人的心。

跑倉庫、跑醫院、跑外省提貨……除了醫務人員,還有一批“逆行者”穿梭在武漢和湖北省其他地市,緊急采購、調配了大量緊缺物資送到50多家醫院。

他們,來自第一家給火神山醫院配送抗疫物資的企業——華潤湖北醫藥有限公司,胡志仁就是該公司倉儲物流中心副總經理。

全球備貨:這時展現出華潤大家庭的力量

誰也沒有料到,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武漢醫用物資變得異常奇缺。

作為央企華潤集團在武漢的醫藥流通企業,華潤湖北醫藥有限公司承擔着湖北省内各機關醫療物資保障工作,更是武漢市此次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物資采購、品質保證及物流運輸儲備機關。

“截至2月11日,我們在湖北區域内累計發貨55.82萬件(箱),其中武漢17.95萬件(箱),總貨值7億元左右”,2月12日,華潤湖北醫藥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兼總經理王勇在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

央企抗疫一線|“逆行者”除夕隻吃了便當,一輩子忘不了

王勇全面負責華潤湖北醫藥平台抗疫指揮,從公司放假開始一直沒有休假,全心全意撲在疫情防控工作上。

這一切,都來之不易。

“1月21日接到應急任務,巨大的缺口超出了我們的想象”,華潤湖北醫藥有限公司采購中心總經理羅雄告訴南都記者,當時除了口罩、防護服和護目鏡,酒精、84消毒液、抗病毒藥物等紛紛供不應求。

醫院很快消耗完庫存,而醫藥公司、上遊廠家也已進入春節假期。面對猛增的物資需求,怎麼辦?

“尋找貨源,緊急采購!”羅雄說,整個公司迅速行動起來了,很多返鄉的員工主動回崗,“所有合作過的廠家全部都聯系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随着一家家廠商積極響應,一批批物資不斷向公司彙集。

連續奮戰了20多天的羅雄,對此頗為感動。他說,江蘇先聲藥業日産量僅8000盒鹽酸阿比多爾,百分之六七十都支援到湖北。與此同時,以嶺藥業在接到求援後也主動為公司配置産品。

據羅雄介紹,除了自主聯系貨源外,他們還積極尋求華潤集團資源以及兄弟機關的援助。

“這個時候就展現出華潤大家庭的力量了”,王勇告訴南都記者,各類緊缺物資在華潤集團的排程下,優先保障武漢、保障湖北。1月29日,從北京組織的專車,拉着急需的幹擾素、口罩、溫度計等物資,千裡迢迢運到武漢。“2月12日又從國外進口了6萬個N95口罩投放湖北”。

“真是一呼百應,很有力量,也有溫度”,王勇對此體會很深。

央企抗疫一線|“逆行者”除夕隻吃了便當,一輩子忘不了

1月21日以來,羅雄一直戰鬥在一線,積極與廠家談判,保障疫情防控物資供應。

醫院急電:有沒有貨?何時到貨?

衆所周知,醫院是疫情中的高危場所。但别偉卻天天要跟醫院打交道。

身為華潤湖北醫藥公司銷售總監,别偉負責武漢市區各大醫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各大方艙醫院、社群醫院等藥品及醫療器械、抗疫情防護物資的銷售。

“知道(疫情)有危險,但沒想到發展到封城這麼嚴重”,别偉告訴南都記者,他也經曆過2003年的SARS疫情,“那時自己面對的是集團終端客戶,但這次不同,面對的是主流醫療機構”。

非常時期頻繁進出醫院,害怕嗎?

“最開始是平常心”,别偉說,武漢封城之後,在定點醫院看到、聽到了一些事後有些害怕,但自己采取了防護措施,“後來跑醫院次數多了也就放心了”。

1月21日至今,别偉還沒休息過一天。由于物資緊張,一些醫院很着急,相關人員一遍一遍地給他打電話:有沒有貨?何時到貨?

不僅如此,部分醫院人手緊張,接受物資捐贈這樣的事也會找到别偉:讓公司安排人和車去接貨,“有次一下提了500多桶酒精”。

但别偉不是什麼忙都幫。他告訴南都記者,晚上回家休息後,曾經收到部分醫院相熟的藥劑科、裝置科人員發來的微信,“他們想買防護服”。别偉說,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能私自賣給他們,“必須保證臨床科的需求”。

央企抗疫一線|“逆行者”除夕隻吃了便當,一輩子忘不了

過去20多天裡,别偉不停地接聽各醫療機構的各種需求,協調采購及倉儲物流部保障疫情防控物資供應。

進站加油:從業人員拔腿就跑、門縫遞卡

武漢封城之後,如何讓保障物資及時送達醫院?

胡志仁為此煞費苦心,“因為城外進不來、城裡出不去”。他負責公司所有采購物資收貨、進倉、銷售及捐贈物資的發貨出倉、物流配送到各醫療機構客戶。

胡志仁說,在武漢市内還好辦。省、市藥械指定配送,憑防疫指揮部的通行證和相關材料,可以安排物資送到醫院。

“但有些供應商怕到武漢來,不願意把貨送到公司”,胡志仁告訴南都記者,有些湖北省外的貨隻好自己去提。

2月10日早上,他帶着3輛車跑了一趟河南商丘。“到了廠家提貨,他們不讓我們下車”,胡志仁說,因為“知道我們是武漢來的”。後來經過溝通,對方做了相關安排。有意思的是,返程進入一個加油站時,從業人員一看到我們是鄂A車牌,扔下油槍拔腿就跑。“他們從值班室的門縫裡遞出加油卡讓我們自己加油,我們還卡之後看到他們馬上用酒精消毒”。

“我從沒經曆過這樣的事情”,胡志仁告訴南都記者,但他能夠了解也不覺得委屈,“特殊時期嘛,能夠在倉儲、配送一線承擔社會責任,感到自豪和驕傲”。

央企抗疫一線|“逆行者”除夕隻吃了便當,一輩子忘不了

胡志仁被稱為“鋼鐵俠”,他把自己當幾個人用,卸貨、拉拖車、發貨、裝車、開貨車,哪裡忙不過來哪裡就有他。

談及公司員工在抗疫一線的所作所為,王勇感到十分欣慰,“什麼樣的組織滋養什麼樣的人,這與紅色央企華潤的價值觀是一緻的”。

“過去20多天,我最擔心的是一線員工,雖然他們也采取了防護措施”,王勇告訴南都記者,全公司2100人目前尚無一例确診病例。 “這是上天的眷顧”,王勇這樣感慨。

采寫:南都記者 謝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