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精品提案回放

作者:駐馬店網

1.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67号提案

《加快宿鴨湖環湖旅遊經濟帶建設,打造駐馬店市綠色發展新引擎》

提 案 人:張戰遠

辦理機關:市文廣旅局

委員意見:籌集資金,為項目建設提供充足資金保障;大力支援宿鴨湖東岸環湖公路項目、G328城區段擴寬項目、G230提升工程、安羅高速項目、新陽高速汝南互通工程、S223工程、S241工程和重陽大道東延工程、開源大道東延工程等項目建設;尋求區域合作,深入剖析及挖掘天中文化、南海禅寺文化、梁祝文化等特色文化,借助新型文化創意、市場化發展機制,創立産業品牌;成立市級層面綜合營運管理機構,統籌宿鴨湖環湖旅遊經濟帶發展。

落實情況:協調推進《宿鴨湖生态休閑經濟帶總體規劃》的編制實施,加大宿鴨湖文旅項目包裝和招商引資力度;協調交通部門加快宿鴨湖區域高速公路、幹線公路、城市組團聯通道路和環湖路建設;圍繞用好資源、生态優先的原則,圍繞突出文旅、做特做精,按照“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思路,将宿鴨湖打造成為城市内湖,突出宿鴨湖生态休閑經濟區的引領帶動作用。

2.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146号提案

《關于提升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力度,加快我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建議》

提 案 人:市工商聯

辦理機關:市農業農村局、農産園公司

委員意見:科學規劃,統籌布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以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産品加工産業園為龍頭,統籌各縣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做好全市總體規劃與各縣區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城市建設等專項規劃的銜接比對;整合資源,加快建立産業融合發展園區;提升品質,培育一批現代農業龍頭企業;優化服務,提高農業園區科學管理水準。

落實情況:“十四五”期間在全市範圍内,繼續開展以正陽生豬、泌陽食用菌、宿鴨湖漁業等特色優勢農産品為主導的現代農業産業園建立工作,争取建立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産業園20個;發揮正陽花生、泌陽夏南牛2個國家産業園示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一縣一業,推進“生産+加工+科技+品牌”一體化。依托全市16個現代農業産業園,推動我市由種糧大市向農産品加工大市跨越;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培育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積極建立示範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讓農民分享二三産業增值收益;将農業産業園建立納入政府目标考核,強化督導推進。對龍頭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提供建設用地保障。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做優園區産業發展環境。

3.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332号提案

《推動專用車輛高品質發展的建議》提 案 人:市政協經濟委員會辦理機關:市工信局委員意見:以推進汽貿市場、汽配市場、二手車市場、專用車生産企業集中集聚為抓手,形成産業叢集發展優勢;以壯大“專用汽車”為根本,打造河南特色裝備制造業的重要闆塊;以承接“新能源汽車”為關鍵,建構新能源專用車發展新格局;以培育“農用機車”為支撐,推動農用車輛制造産業發展;以培育“平台經濟”為重點,不斷助推車輛制造産業高品質發展。

落實情況:出台了《關于促進中小工業企業發展壯大25條措施》《駐馬店市高成長性工業企業培育實施方案》《駐馬店打造高端專用車及零部件産業叢集工作方案》《關于加快推動裝備制造業轉型更新的實施方案》等檔案,為專用車輛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邀請著名經濟學家、北京視野資訊咨詢中心鐘朋榮團隊對我市專用車産業發展進行咨詢診斷;建設駐馬店市專用車零部件産業園,園區的可研編制已完成,土地正在報批,明确了具體招商、入駐政策;起草了我市專用車及零部件産業叢集的培育調研報告,并上報省工信廳,拟納入全省“十四五”規劃;圍繞專用車及零部件、農機産業、新能源專用車精準對接招商;分類施策,培育壯大專用車産業、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推動農用車輛發展;通過推進“5G+智能制造”、建立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推動企業内外網改造等途徑,加快專用車産業數字化轉型。

4.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288号提案

《關于高校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人才培育的建議》

提 案 人:安運銀 張 勝 羅新芳

辦理機關:市委組織部

委員意見:培養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地方政府和高校聯合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的培養計劃。高校、市委組織部兩者建立架構協定;培養優秀的基層兩委幹部、新型農業經濟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育和造就新型農民。

落實情況:2020年,我市已選調670名村(社群)黨組織書記參加了省級教育訓練,市、縣組織部門會同有關部門聯合舉辦各類示範教育訓練班31期,共教育訓練2300餘人次;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積極建構“政府主導+專門機構+多方資源+市場主體”的農民教育教育訓練體系。全市現有培育機構13家、農業田間學校216所、實訓基地64個,已累計教育訓練農民23.59萬人;實施“科技特派員”和“千名專家幫千村”項目,逐漸形成城市人才服務鄉村振興、開展科技扶貧的長效機制。至目前,全市專家人才下基層開展服務活動已5萬餘人次,建立農業科技服務組織、農業産業化組織、農業科技示範園等700餘個,教育訓練新型農村實用人才8萬餘人次,推廣新品種、傳授新技術260多項;下發《2020年駐馬店市全民技能振興工程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項方案》,确定承擔補貼性職業教育訓練機構134家,計劃全年完成職業技能提升教育訓練6萬人次。2020年已教育訓練9.45萬人次,其中對農村勞動力教育訓練5.03萬人。

5.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113号提案

《讓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成為我市新的經濟增長點》

提 案 人:許衛平

辦理機關:市農業農村局

委員意見: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建立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上司協調機制,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各縣區年度發展目标考核體系;盤活農村資源資産;科學選擇主導産業,鼓勵集體經濟組織依托當地主導産業和特色産業,建設生産、加工、經營、服務設施,帶動農民發展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産業,推進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加強經營監管。

落實情況:全市178個鄉鎮、2486個村居、31639個村民小組共34303個機關全部完成農村集體資産核資,《全國農村集體資産清産核資管理系統》錄入率達100%。2486個村居完成了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确認、股權量化、成立股份合作社等工作;全市建檔立卡928個貧困村,全部實作了村集體經濟年收入5萬元以上。共争取上級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項目187個,扶持資金1.49億元;完成《駐馬店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意見(初稿)》的起草;與河南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一同赴泌陽縣、遂平縣有關鄉村調研,積極開展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擔保服務方式的探索。

6.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147号提案

《加快推進民營企業上市融資》提 案 人:市工商聯辦理機關:市金融工作局委員意見:加強宣傳引導;加大民營企業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優惠政策;政府相關部門要強化協調服務;加強教育訓練指導,由政府牽頭,組織各種形式的研讨會,實行“一企一議”制度,通過“企業服務日”等形式,與各大高校合作舉辦進階研修班,建立民營企業股權融資預警機制,解決企業改制上市過程當中遇到的難題;引進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和中介機構。

落實情況:借助新聞媒體、金融網等網絡平台、微信工作群、釘釘等途徑,釋出了多項資本市場新政策、新精神;邀請有關專家,舉辦了多期教育訓練、座談和調研;出台《駐馬店市企業上市挂牌獎勵辦法》,增大獎勵比例,由事後獎勵變為根據進展進度獎勵,對境外上市獎勵政策和借殼上市獎勵政策予以修改完善;對在會在審重點上市後備企業,所在縣區均已成立企業上市專項工作組,并對重點企業做到跟蹤服務。建立金融專家人才聯系機制方面,選聘了中原證券、廣發證券、方正證券、銀河證券等業務專家任我市證券糾紛調解員,精選了國泰君安、申萬宏源等公司部分專家列入我市金融專家人才庫,夯實企業上市基礎。

7.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218号提案

《關于加快推進中心城區文化場館建設的建議》

提 案 人:王慧玲

委員意見:成立“以文化城”文化館所建設工作上司小組,負責文化館所建設工作的指導、協調、監督檢查;把規劃提出的目标任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整體布局,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文明城市建設的考核體系,作為評價區域發展水準、衡量發展品質和考核上司幹部工作業績的重要内容,建立督查督辦制度和問責制度;加大财政投入,擴大招商引資,多管道籌措資金支援文化藝術館所建設。完善公共财政文化投入機制,探索建立分門類的公益性文化基金;抓好項目實施,加快建設進度。

落實情況: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上司挂帥的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工作上司小組,市委、市政府主要上司聽取彙報、專門批示,推進公共文化場館建設。2019年在中心城區建成了30座城市書房,滿足了市民群衆文化閱讀需求;謀劃了建立駐馬店市文化館、駐馬店市圖書館、駐馬店市博物館項目,已完成了初步選址和項目可研,積極争取中央新增投資項目和國債資金,推動我市公共文化場館建設;市政府已準許同意将原駐馬店市行政服務中心(位于市文明大道中段)改建為駐馬店市圖書館臨時館,并且已與中原出版傳媒集團洽談對接,拿出了改建工作方案,待市政府準許後實施,争取2021年上半年完成投用。

8.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114号提案

《關于加強我市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提 案 人:農工黨駐馬店市委

辦理機關:市衛健體委委員意見:完善公共衛生服務聯防聯控機制。加大應急物資保障儲備力度和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投入保障力度。加大财政投入;加強全市公共衛生服務機建構設。加快平戰結合的市傳染病醫院建設進度,盡早投入使用;全面加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充實鞏固公共衛生服務人才隊伍;提高市民公共衛生服務意識。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努力增強全民健康意識。

落實情況:加大應急物資保障儲備力度和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會同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牽頭建設我市應急物資儲備庫;強化傳染病監測預警,網絡直報系統正常運作率達100%;及時撥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基本公共衛生補助、基本藥物補助,開展143個鄉鎮衛生院發熱門診建設;加快推進市公共臨床救治中心建設,投資7億元的第七人民醫院已開工建設;全市10個縣級疾控中心PCR實驗室項目已全部建成并具備核酸檢測能力;基層醫療機構全部完成标準化建設;積極推進全民健康資訊平台建設,加強公共場所疫情防控和遠端診療服務能力建設;持續做好醫療廢棄物管理;繼續實施基層衛生“369人才工程”;加強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不斷提升全民健康知識知曉率。

9.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68号提案

《加強生态文明建設,加快天方藥業二分廠搬遷》

提 案 人:李秀娟 徐 軍 郏寶紅

辦理機關:驿城區人民政府

委員意見:驿城區政府要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市攻堅辦《關于印發駐馬店市2019年大氣污染防治百日攻堅會戰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市工信局和相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督促企業盡快遷往指定地點;天方藥業要嚴格落實企業管理的主體責任,認真執行市委、市政府的相關檔案和市政府市長辦公會議紀要精神盡快搬離居民區。

落實情況:向天方藥業二分廠送達了《關于對天方藥業有限公司二分廠關停工作提醒函》《關于做好天方藥業有限公司二分廠搬遷過程中環境監管的函》《關于天方藥業二分廠按期停産的提醒函》,提醒企業加快停産搬遷進度。驿城區環境攻堅辦印發《關于做好天方藥業有限公司二分廠搬遷過程中環境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相關機關查找天方藥業有限公司二分廠拆遷過程中環境隐患,及時督促整改;天方藥業二分廠分為ABC三個地塊,共13個工廠中的房間,所有工廠中的房間均已停産,現已進入清場階段。工廠中的房間勞工已分到拆遷隊對工廠中的房間進行分散拆除作業。目前,區政府正在積極與天方藥業對接搬遷事宜,督促企業盡快完成搬遷,實作“淨地”,達到出讓條件。

10.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86号提案

《關于推進駐馬店市北泉寺周邊廢棄礦山綜合整治的建議》

提 案 人: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

辦理機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委員意見:建議由縣區政府、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對該區域的土地利用現狀及礦山開發現狀進行摸底調查,為治理提供資料支撐;編制該區域生态修複和恢複治理土地利用方案;引進央企聯合省級投融資平台和地方平台公司,按照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的模式進行綜合開發整治;通過生态恢複治理、景觀營造等技術措施,将礦山遺迹與地質景觀、地質旅遊融為一體,為駐馬店市人民打造一個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的後花園。

落實情況:招商引資成立廢棄礦山治理項目公司,啟動對該礦區生态修複建設、水系景觀建設、基礎設施等相關項目謀劃工作;編制生态修複治理方案申請項目立項,該礦區項目成功入選中央财政生态保護修複項目儲備庫;建立了“北泉寺周邊廢棄礦山綜合整治開發建設項目服務保障聯席會議制度”,驿城區政府和确山縣政府也相繼成立了項目實施上司小組,統籌協調推進該項目的實施。

11.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196号提案

《加強駿馬路單行道管理的建議》提 案 人:陳海珍 高其良 羅新芳

辦理機關:市警察局

委員意見:加強“單行道”的管控;加強中心醫院等重點路段的管理;合理完善設定交通辨別。

落實情況:駿馬路沿線交通安全設施經市住建部門科學設計和建設,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釋出了《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關于對駿馬路部分路段實行單行道管理的通告》;市警察局交通管理支隊加強了對駿馬路單行道日常交通管理工作,駿馬路路段交通違法率同比下降68%。

12.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254号提案

《發展普惠性幼稚園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提 案 人:民進駐馬店市委辦理機關:市教育局委員意見:加大公辦幼稚園建設力度;為幼稚園撥付适量的辦公和運轉經費;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稚園的扶持力度。推進現有小區幼稚園轉成普惠性幼稚園的進度。形成學前教育集團化發展。

落實情況:擴充資源,推進行動計劃。加快學前教育項目建設,確定如期完成規劃任務;加大力度,抓好兩項治理。省專班台賬核定我市需治理的49所幼稚園中,規劃、建設完成率達100%;移交、使用方面,在完成治理14所的基礎上,新增完成治理任務35所,目前全市已完成治理49所,完成率100%。優化結構穩定師資隊伍。采取“集中招聘、人事代理”方式,多管道補充幼教師資。加強教育訓練,提高保教品質;發揮省、市級示範幼稚園輻射帶動作用,開展結對幫扶工作,縮小園際差距。

13.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154号提案

《關于發揮基層中醫館作用的建議》提 案 人:臧海聲辦理機關:市衛健體委委員意見:建立基層中醫藥服務發展政策制度體系;建立健全基層中醫人才培養機制;積極配備中醫館醫療裝置設施;探索創新中醫藥服務新模式;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

落實情況:目前,全市182個鄉鎮衛生院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設定了中醫科,建成了中醫館;結合駐馬店工作實際制定下發了《示範中醫館建設和驗收标準》;積極拓展“中醫館”建設和服務領域。啟動了綜合醫院、婦幼保健院的“國醫館”建設工程;制定出台了《中醫館項目建設标準和驗收标準《駐馬店市中醫館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印發了《中共駐馬店市委 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14.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373号提案

《關于助推我市食品加工産業轉型更新的建議》

提 案 人:趙永俊

辦理機關:市工信局

委員意見:培育駐馬店市食品工業園區,提升全市食品工業水準;以建設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産品加工産業園為契機,建立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食品工業園,在本土培育出企業實力強、産品品質高、品牌叫得響、有輻射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建議實施品牌戰略,培育本土食品知名品牌;加大食品業研發力度;經常性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助力食品加工業發展。

落實情況:近年來相繼制定出台了《駐馬店市食品産業轉型更新行動計劃(2018-2020年)》《駐馬店市2019年食品加工業更新發展工作方案》《駐馬店市食品産業發展暨産業延鍊補鍊行動方案(2020-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檔案,推動我市食品産業延鍊、補鍊、強鍊、提鍊,提升傳統優勢産業競争力,促進食品産業轉型發展,加快推動食品産業叢集做大做強;作為全國唯一以農産品加工業為主題的5A級展會,駐馬店市已連續成功舉辦了23屆中國農産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有力促進了我市食品工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市政府從全市工業企業中篩選50強50優企業予以重點培育,并實行動态管理,每年一确定,每年一公布;鼓勵食品加工業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大力引進知名企業和知名品牌;加強品牌宣傳工作,增強企業和全社會保護自主知名品牌的意識和責任。培育出了王守義十三香、恒都夏南牛、正道小磨油等一批國内外知名品牌,食品産業市場競争力日益增強。

15.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179号提案

《關于加強和完善城市公交系統的建設、管理有效緩解交通擁堵問題的建議》

提 案 人:權利華 吳 萍

辦理機關:市交通運輸局

委員意見:倡導綠色安全出行理念;完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公共自行車系統;建立智能公共交通系統,開展響應需求服務;加強停車規劃,加大管理力度。

落實情況:積極開展我市綠色出行宣傳月,其中每年9月16日至22日為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推進公交優先、綠色出行;組織志願者在高鐵站、火(汽)車站、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設立市民乘車咨詢台及活動展闆,積極引導社會公衆優先選擇城市公交方式出行;推出的“持卡1小時内免費換乘”,極大減少市民出行成本和提高公交吸引力;每年對線網工作進行優化調整,包括線路走向調整、站點位置優化等;實施國小生和接送家長免費乘車方案,至目前共辦理免費乘車卡5.13萬張。自2010年市公交公司開始投入使用智能排程系統,同時也陸續開展學生定制公交、商務定制等業務,多元化服務固定人群的出行;市政府出台了《駐馬店市城市公交專用車道通行管理辦法》,加強對公交專用道的監管。

16.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136号提案

《關于在老中心城區加快公共停車場建設的建議》

提 案 人:李 濤

委員意見:在《駐馬店市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專項規劃》的基礎上深入調研,根據人口密度、道路狀況、功能分區、車輛保有量等因素,系統科學細化老中心城區公共停車場建設規劃,推進老中心城區停車設施增量增效;加快停車設施建設,整合土地資源;加大管理宣傳力度。

落實情況:編制了《駐馬店市中心城區停車專項規劃》;吸引社會資本方參與停車場建設,市政府出台的《駐馬店市中心城區停車管理方案》中進一步明确了“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停車場建設和營運”有關政策;即将出台《駐馬店市中心城區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管理辦法》;充分挖掘現有停車資源潛力,推進智慧停車管理平台建設。

17.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52号提案

《關于加強社群養老服務工作的建議》提 案 人:馬 飛辦理機關:市民政局委員意見:拓寬資金管道,加大資金投入,一方面政府抓住國家老舊小區改造政策,争取上級專項資金,将社群養老投入納入年初預算;另一方面積極吸引民間資本,社群與社會聯合建點,補充經費投入缺口;針對每個社群的實際情況,實行差異化管理;提高社群養老從業人員待遇,積極開展專業人員教育訓練工作;增加社會宣傳,鼓勵志願者參與社群養老服務行動;依托醫療衛生資源來保障社群養老的原則,建議現有社群醫療衛生服務站與社群養老服務站實作深度融合,并與周邊養老機構及大型醫院建立定點雙向轉診機制。

落實情況:财政支援社群養老力度逐年加大,下達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專項用于支援養老服務設施3307萬元。2020年,下達城鎮社群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5755萬元;社群、居家、機構融合發展,全市各個縣區都建設了一個“網際網路+智慧養老”服務平台,通過線上線下為老年人提供快捷、友善的養老服務;醫養結合深入推進,出台了結合本縣實際的醫養結合實施意見,逐漸形成以醫為主、拓展養老,以養為主、醫療介入,居家社群養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相結合三種模式。全市162所鄉鎮敬老院、78所社會辦養老機構都與附近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定,能提供基礎醫療服務。

18.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326号提案

《關于我市環保部門新冠疫情複工複産期間如何做好服務指導企業的建議》

提 案 人:鄭定輝 趙 珍 陳 思 李作成 莊慶恩

辦理機關:市生态環境局

委員意見:建立民營企業與環保部門之間“零距離”交流溝通機制;環保部門應堅持服務為先、依法辦事,将河南省生态環境廳印發的《關于支援服務企業複工複産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真正落到實處;建立健全“雙随機、一公開”監管為主、重點監管為輔、信用監管為本的管理機制,點對點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環保問題;環保部門公開紀檢監察舉報電話,主動接受企業監督,在企業設立廉潔監督聯絡員,共同查處破壞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的違紀違法行為,為建構“親清”政商關系保駕護航。

落實情況:突出疫情防控,加強環境監管服務;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環保審批流程;主動靠前服務,助推企業複工複産;推行線上服務,環保審批事項“零跑腿”辦理;對達到環境管理規範标準的企業,實施“無打擾”監管;印發《關于從輕減輕和不予行政處罰的實施意見(試行)》,對出現輕微環境違法行為并及時整改到位的,可依法從輕、減輕或免于處罰;完善《行政相對人違法風險點防控制度》,創新服務方法,提升幫扶解困效能;科學精準施策,加強服務保障支撐;加強作風建設,嚴格内部監督和外部監督,打造忠誠、擔當、幹淨幹部隊伍。

19.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186号提案

《關于提振餐飲行業消費信心的建議》提 案 人:肖月玲辦理機關:市商務局委員意見:制定扶持政策,減低餐飲企業資金壓力;轉變管理方式,營造安全衛生消費環境。要求各餐飲企業改變以往的“粗放管理”,進一步規範疫情防控措施,用精細化服務營造安全、衛生的消費環境,比如增大餐桌間隔、使用公筷公勺、保障包廂和大廳通風、線上預約排隊等,讓廣大市民放心來吃飯。

落實情況:駐馬店市政府、市直有關部門聯合商家,通過“咱的駐馬店”APP或各自公衆号平台,為市民發放總金額1億元的電子消費紅包;鼓勵餐飲行業開展促消費活動,營造濃厚消費氛圍;擴大餐飲服務消費;培育一批品牌化、特色化餐飲連鎖企業,推動餐飲消費更新;積極推動“天中名吃”品牌化連鎖化發展。鼓勵線上餐飲平台加大促銷力度;大力推行分餐制,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倡導文明用餐新風尚。

20.市政協四屆五次會議38号提案

《關于加強鄉鎮小榨油坊管理的建議》提 案 人:趙萬裡 張志林 栗淑文辦理機關:市市場監管局委員意見:要求生産經營者要依據國家要求取得經營資質,生産環境、衛生、硬體裝置需達到生産要求标準;要求對生産加工記錄建檔;市場監管對小作坊建立檔案;開展教育教育訓練,增強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在消費端增強辨識意識,加大宣傳教育訓練力度。

落實情況:全面推行6S管理,嚴格落實《駐馬店市食品生産企業、食品小作坊全面推行6S管理模式實施方案》;抓好《食用植物油食品小作坊操作規範》貫徹實施工作;對産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生産環境衛生條件差、提供不出産品合格證明的小油坊一律停産整頓。對不符合登記要求的,一律要求整改。對整改後不能達到要求的,一律予以關停。出台負面清單,規範标簽辨別;強化專項抽檢和快檢,建立完善台賬記錄、普查建檔;每一家小作坊、小經營點明确具體責任人,每半年監督檢查不得少于1次,建立責任清單;建立工作督查、通報、問責機制,及時釋出消費及監管警示,開展識假辨假知識宣傳。

(焦明建 馮建昆 馮德恩 整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