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世紀初的一段時間裡,公安紀實風格的影視劇風靡全國!尤其是《征服》,堪稱此類影視劇中的翹楚。被廣大老百姓奉為經典之作,之是以能成為經典,主要原因就是太寫實、太貼近生活了。如今這種題材的影視劇受到了種種限制,是以,以後很難再看到如此優秀的作品了!

這部劇的導演,名叫高群書,生于1966年,是土生土長的河北人。畢業于河北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從事導演、監制、制片人等工作!從1994年到2006年是他事業的巅峰期,先後拍攝了《命案十三宗》和《征服》等優質影視劇!後來又拍攝了犯罪類電影《西風烈》,吳鎮宇來加盟的那部,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吧!
真正讓他聲名鵲起的就是《征服》這部劇,之是以能把《征服》拍成經典,是因為高群書導演對當時的社會情況是非常了解的。劉華強的原型是張寶林,此人是真實存在的,他跟高導是同齡人,高導當時也是社會人,石家莊道上的事他一清二楚!他曾經對記者說過這樣一段話:“我本身就是一個江湖混混”。
高群書導演的風格,追求的是真實,比如《命案十三宗》,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發生過的,每一個案件他都花了大把的時間去了解,有些案件細節甚至比公安摸的都透徹!細節不掌握清楚,你就不能對人物的心理進行準确的描寫!
然後要在盡量不改編的情況下呈獻給觀衆!比如丁棍,他連名字都沒換。為了不影響石家莊的城市形象,才迫不得已将案發地改為不存在的衡州!他曾經說過這樣的話:“文藝片就是說說話,像我這樣的國小生是看不懂的”。确實,如今很多電影都是抱着撈一筆的态度在做,不能給觀衆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他沒事在家的時候,一天能看50部電影,每個電影最多看開頭5分鐘。如果吸引他看下去,他就看,不然就直接換碟子。他的解釋是:“一部電影的叙事風格和内容格調,5分鐘足夠了,如果不能做到吸引人,不能讓别人記住鏡頭,那就是爛片。電影一定要這樣要求,中國電影才有可能趕上好萊塢”。
比如劇中劉華強砍賣西瓜那段,那個賣瓜的隻有幾個鏡頭,加一起不到2分鐘!一個跑龍套的就能對付過去,但是他請了一個自己的老朋友來演,就是戲曲和評書演員李廣奇先生,正是因為導演有精益求精的态度,這才有了這麼經典的片段!
如今的明星,替身遍地走,不光有武替還有文替。你這麼做,确實提高了效率,但是降低了品質!是以,想拍出經典作品,必須先把錢放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