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輕的我與海做戀人

#海的故事我來說#從小山村冷不丁來到大連,并成為名正言順的大連人,是夢寐以求卻實作了的狂喜。

大連是風景秀麗的海濱城市,自然對我最有吸引力的,就是大海了。

年輕的我與海做戀人

那時候的我上的是技校,十八九歲的年紀,有的是精力和時間,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幸福的渴望。

什麼是幸福?一家人和睦相處,與溫馨熱鬧相伴,做喜歡做的事情,應該是人人期待的吧。

父母親戚姊妹,都熱愛大海,于是就選擇趕海作為周末最有樂趣的活動。

一大家口人,帶着趕海的工具,是自己做的鐵叉子,還有幾隻塑膠袋,其實也沒抱着趕多少海物,主要是想欣賞大海的美麗,順便也鍛煉了身體。

但結果卻比預料中的要好。因為适逢退潮,黑色的灘塗與大小不等的礁石展露無遺,既不擔心被海浪親吻,又沒有多少人,真是趕海的大好時機。

這片海域是富家莊海域,在大連南端,那時候還不象現在到處高樓林立,私家車遍地,是以比較原始隐蔽。

那天刮着寒風,應該是春三月,海上烏雲密布,但趕海的熱情熏烤着欲望,有家人談笑風聲,是以隻剩下歡樂的回憶了。

平平的泥沙裡竟然有蚬子,這真是令人意想不到。母親說不能随便挖,要看痕迹。隻要有一道長長的線,從線上一點點挖,肯定能挖到蚬子。

年輕的我與海做戀人

看着母親塑膠袋已經裝了半袋蚬子,我與父親弟弟還有表弟表妹都紅了眼,大家夥便彎着身子四處找尋蚬子的足迹。

母親說得有道理,仔細看,到處都能找到長長的線,然後用鐵叉子一扒拉,蚬子就露出來,有時一下子挖一窩,有四五個呢,但畢竟不是養殖的,個頭都不大。母親說,野生的更鮮美。想想也對,反正閑着也是閑着,挖吧。

人多,熱情高漲,挖了個不亦樂乎。除掉蚬子,我們還在高高矗立的礁石上揀了很多香波螺,這香波螺密密麻麻地滿布在長滿海藻的礁石上,簡直就是唾手可得。我們就專挑大個的揀,揀到最後胳膊都酸了。

最幸運的,在礁石上還砸了幾個又大又肥的海砺子,把殼子砸掉,把軟軟的蛎子肉直接塞到嘴裡,這個鮮嫩味美啊!不直接嘗一嘗永遠形容不出它的味道。

年輕的我與海做戀人

最後滿載而歸,全家在勝利的歌聲中結束了趕海。

那時候父母還年輕,回家後立馬洗手入廚房把蚬子做成面條,還把一部分蚬子肉括出來裹上面拿油炸,現在想來,那鮮美噴香的滋味恐怕再也品嘗不到了。

香波螺怎麼吃?非常簡單,在水裡放上鹽煮一下,再用針挑肉吃,肉雖然不大,但架不住又鮮又香,讓你越吃越上瘾。

香波螺最好在看電視時吃,又不耽誤眼睛又不耽誤嘴,一舉兩得的享樂呢!

趕海,使年輕的時光增添了無窮的探索神奇的樂趣,也讓我們一家人越來越親密無間。如今年歲漸長,但回憶越來越清晰,大海,愛您!

年輕的我與海做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