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名家課堂丨張偉民講解中國畫工筆花鳥篇①

作者:美好手記
名家課堂丨張偉民講解中國畫工筆花鳥篇①

我們有幸約請到浙江畫院中國工筆畫研究所所長、杭州師範大學特聘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張偉民,為我們講解中國畫工筆花鳥,本課程将以工筆花鳥畫總論、花卉寫生方法、臨摹《雪樹寒禽圖》、沒骨法、兼工帶寫工筆花鳥畫設色等六個章節呈現。

一幅工筆花鳥畫,是怎樣煉成的

導師/撰文:張偉民

(浙江畫院專職畫師、一級美術師)

中國花鳥畫自誕生之日起,就是和中華文化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它的表現也是以中國文化觀念為基礎的中國繪畫藝術的一種專門形式。

中國曆來把畫花鳥畫稱為“寫生”,“生”在中國文化中是生生不息,是生長、生命力以及生成一切生命的狀态。中國花鳥畫的表現,是原始文化和生命意識的發展,是各個時代的人文氣質和藝術表現形式的疊加,它與西方的花鳥題材的繪畫有着完全不同的審美追求。藝術家對生命的認識,展現在筆墨所呈現的生命狀态上——這是從生命本質向社會文化的轉換,是由畫家用心性主動引導,将物質轉化為精神,并擴充為藝術的再現,展現了他對生命華彩的張揚。是以中國花鳥畫是帶有人類文明深刻烙印的文化載體,是展現了東方文明的藝術奇葩,可謂是以人文化天工的筆墨表現。是以那些“花”“鳥”是浸透了人文思想之後,又上升為具有詩意和心理暗示的審美圖式。

名家課堂丨張偉民講解中國畫工筆花鳥篇①

宋 豆莢蜻蜓圖頁

從社會學角度看,中國花鳥畫為中國最廣大的觀衆所接受,是最通俗、最具備中國人欣賞的心理特征的畫種。創作者以平常心、樸素的感情進行表述;欣賞者則以平常心來欣賞、接受。是以,花鳥畫也是與“人”最相近、相親的繪畫藝術。

人們隻要在畫中看到他對生活的真切感悟,對自然妙趣的絕妙把握,都能讀懂他對于樸實生命發自肺腑的真情,并為之感動。是以我認為最淳樸的生命狀态都能産生畫意、情境,對蓬勃不息的生命的追求也是中國花鳥畫經曆千年傳承不息的價值所在。無論曆史如何變遷,無論風格是繁飾還是散淡,也無論其功用是明理記事還是見心會意,繁簡之間,各代自領風騷,但五千年的往史可由此而一以貫之。

名家課堂丨張偉民講解中國畫工筆花鳥篇①

宋 花卉雙禽圖頁

中國花鳥畫是中國畫傳統畫科之一。北宋《宣和畫譜·花鳥叙論》雲:“詩人六義,多識于鳥獸草本之名,而律曆四時,亦記其榮枯語默之候,是以繪事之妙,多寓興于此,與詩人相表裡焉。”

精于形象而意味橫生,這是一幅優秀的中國工筆花鳥畫最基本的要點。是以,這就要求中國工筆花鳥畫畫家,能有“度物象而取其真”,有“物之華,取其華,物之實,取其實”的塑造能力。無論是鼎盛時期的兩宋工筆花鳥畫,還是後來的工筆花鳥畫曆史,都是把真切具體的形态描寫與意境表現放在重要的地位。不論纨扇還是宏幅巨制,都是用了很大的力氣苦心經營。這既是工筆花鳥畫差別于其他體裁的形式特色,也是中國工筆花鳥畫審美的一個重要标準。

名家課堂丨張偉民講解中國畫工筆花鳥篇①

宋 花鳥圖頁

一幅優秀工筆花鳥畫的創作,都是經曆了由外至内,因物動情,進而由内向外、寄情于物的思考醞釀過程。所呈現的是天趣與人的精神,是奇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臨覽物之有得,是在不知不覺中把自然納入自我,而自己又消融在景物之中,創造的是無我之境。在宋人花鳥畫中,總是以親切可愛的姿态向欣賞者呈現大千世界那生生不息的生命。那是畫家感情的流露、精神的物化,在山川與花卉禽鳥中,潛流着無窮的意趣與情思。那一筆一墨和色彩的節奏正是畫家飽滿的情緒理想的追求, 既是大自然生命的律動,也是詩情的蕩漾。從所能見到的工筆花鳥畫來看,無論是格法嚴謹的黃家體,還是徐熙的野逸曠達,以及崔白的蕭散風骨,雖風格各異,但我們都能在這些畫中感受到理想欲望和對生命的愛戀之情。“聲音顔色,飲啄态度,遠而巢居野處,眠沙泳浦,戲廣浮深,近而穿屋賀廈,如歲司晨,啼春噪晚者……”這一切均在宋人筆下被表現得出神入化,把人們帶往美好的遐想之中。

名家課堂丨張偉民講解中國畫工筆花鳥篇①

宋 鹡鸰荷葉圖頁

工筆花鳥畫表現人的意志精神總是以自然的面貌,以畫面的生趣、天趣來呈現。常常把畫家的審美追求與自然形象融為一體。如同不露人工雕琢之感的“自然之物”,讓人似乎感到畫面上所呈現的物象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本來面貌。俨然像一個“五行之精,粹于天地之間,陰陽一噓而敷榮,一吸而揪,則葩華秀茂,見于百卉 衆木”的“純”自然的景象,是“自行自色”的“無我之境”。以至簡單誤論這工緻細膩的花鳥是自然物形的再現與追求。其實這正是工筆花鳥畫把人的主觀精神與自然的客觀形态悄然結合的境界,是作者内心思維與外部世界之融合,寄情感于自然,是觀自然生趣(窺自然之天機,凝自然之意)與作者精神(主觀情趣)的結合。正是這種有機結合,才創作出工筆花鳥畫活色生香的繪畫境界。可以說,曆代工筆花鳥畫的優秀作者無不是在追尋這種境界。這正是中國工筆花鳥畫魅力之所在,也是差別于西方繪畫中表現同一題材所呈現的不同的文化背景與藝術審美境界。可以這麼說:中國工筆花鳥畫所造之境必合于自然,所寫之境亦鄰于理想,是 “天人合一”的美的理想。

名家課堂丨張偉民講解中國畫工筆花鳥篇①

張偉民 朝朝暮暮 113×121cm 絹本

名家課堂丨張偉民講解中國畫工筆花鳥篇①

作品局部草圖

讀畫:在形式處理上突出和諧二字。那顧盼呼應、動靜、隐逸、大小、疏密、向背、轉側均融合在一個橢圓形的圈子中,似有相和氣的畫境。整個畫面是内容上的動态神情與形式上抽象構成的有機結合。内容的個性既是具體生動的生命個體,同時又作為整體形式中的組成部分,是整體節奏中的一個“節拍”。隻有各個部分有機地融會在整幅作品的合奏中,才能産生超之象外的韻律與節奏。

名家課堂丨張偉民講解中國畫工筆花鳥篇①

張偉民 長空落天風 140×110cm 紙本

讀畫:“蘸容傷心紅雨下,勾心懸夢彩雲邊”,此系《牡丹亭·驚夢》中湯顯祖寫佳人才子的濃情蜜意突然被紛紛落花所驚動的景象。俗雲“憐香惜玉”,正是表現這種心态。一夜秋雨,落紅無數,目睹堕紅随波,此時的你将會顯示出不同往常的你,人的真性情自會突然泛起。

《長空落天風》的畫境,正是在這種構思下形成,它屬拟大自然常見之景,卻有生命的另一番體悟。 畫所描繪的是秋天湖面突然襲來一陣疾風,使水鳥的驚吓神情,柳枝與秋水芙蓉在疾風中搖曳。畫境生動都是建立在對形象精确描繪的基礎上,晚紅和蒼綠的色調,以及搖動的姿态烘托出涼秋氣氛烘托出涼秋将至的季節特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