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賣員拎着貓尾巴摔打4次,怕貓沒死又沖着頭補了3腳,不過40秒,這隻流浪貓在巨大的恐懼和痛苦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令我愈發憤怒的是,這隻貓,它死于自己對人類的信任。
從視訊中看,外賣員蹲下沖它招了招手它就翹起尾巴跑了過來,去蹭他的手心,這是非常信任的表現。大多數流浪貓别說翹着尾巴了,看到人在它面前蹲下就掉頭準備跑了。
這是隻很親人的流浪貓,附近幾家商戶經常喂它,喂了兩年,附近的經常有小孩跟它玩,它會把肚皮露出來跟人們玩。
能讓一隻貓露出肚皮,這需要這隻貓心裡對人有多大的信任。
視訊中,外賣員拎起貓尾巴,掄起來摔打三圈後,貓咪脫手砸到地上抽搐。外賣員嫌不夠,上前依舊是拎着貓尾巴,又摔打一圈掄到地上。
看到貓還喘氣,繼續上前沖着貓咪的頭補了三腳。
如果你看過視訊,會明白為什麼我說的是摔打三“圈”。
就像摔一個物件一樣。
也正因如此,更讓人不寒而栗。
摔打4次,踩踏3次,前後不過40秒,貓咪失去了生命,外賣員騎着車子去送下一份外賣。
就好像剛才那40秒,他隻是做了件無關緊要的小事,就像踢了一塊小石子那樣不值一提。
事情被曝出來後,外賣員的回複是這樣的:
“我沒想到事情會鬧得這樣大,我很後悔,搞得我現在工作也丢了”
“是那隻貓先抓了我一下,我當時大腦一片空白”
是以他後悔的隻是工作丢了?
貓有沒有抓他,我們不得而知,最起碼從視訊和他的動作上看不出來。想知道是不是也簡單,看他手上有沒有傷口就好了。
但是從這句話以及他對貓如同對一個物件一樣的動作,讓我覺得,他根本沒有一隻貓的命也是生命這樣的概念。
小的時候走路被玩具絆倒了哇哇大哭,家裡大人很多會拍打玩具幾下,再遠遠扔開,以此來哄啼哭不止的孩子。
對于這個外賣員來說,也許這隻貓就跟那個被遷怒的玩具一樣。
關于“為什麼有的人會虐貓”這個話題,大多是這四個回答:施暴的快感、遷怒弱小的懦弱、心理創傷報複貓狗、利益相關。
但我一直覺得還有一類人,就是他們從來沒有把貓當作一條有感情的生命,殺死一隻貓對他們來說跟碾死一隻螞蟻沒什麼不同。
這個外賣員也許就是這樣的人。
我很小的時候親眼見過幾個七八歲的男孩子拿着彈弓打一隻小狗,狗肚子上被打穿了幾個血洞,很快就不行了,其中一個男孩子還經常來我家玩。
我記得大人問他為什麼打那隻狗的時候,他的回答是“好玩”、“看到電視上崩人,也想試試”
現在長大了,我有一次回老家見到他,問他還記得他小時候打狗的事嗎?他滿臉驚訝,根本不相信那是自己做的事,覺得我在騙他。
有時候童年缺少對生命的敬畏,但人之是以為人,不同于其它野獸,不就是随着成長懂得了生命的珍惜與不易,有了共情痛苦的能力嗎?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是一位流浪貓救助人寫的,她寫道在她的老家,對她每個月花費金錢精力去救助流浪貓這件事非常不了解,有很多人向她開玩笑要剝貓皮。
可怕的是,後來這些人付諸行動,把活生生的貓剝皮煮了,還拍視訊給她看。
而問及這些人的為人如何,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陰狠懦弱之類,反而評價頗高,都是平時很和善、樂于助人、很有能力之類的評價。
我沒有專門研究過心理學,但偏偏很容易和痛苦、悲傷共情,而每當我嘗試從心理上分析這種虐貓行為時,又覺得無比艱難。
這種艱難在于,不論你是否推測到他虐貓的緣由,不論你對虐貓者的譴責多麼強烈,不論你用什麼樣的道理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你永遠無法改變他的行為或思想,在他的認知裡永遠不會認為自己錯了。
他隻會覺得,這次不小心被發現了,下次我隐秘點就是。
他隻會覺得,隻是一隻貓而已,我才是人,才是你們的同類,難道你們不更應該關心我好不好嗎?
他隻會覺得,那些譴責他的人,都是在小題大做,都是在為難他。
就像外賣員說的那樣:我很後悔,我沒想到因為這件事工作都搞丢了,我是個農村人,又沒學曆。
言下之意:我找個工作不容易,卻因為這個事情工作沒了,你們在看那隻貓的時候,怎麼不看看我呢?
但大家更想告訴他的是:你的不如意,為什麼要發洩到一隻無辜的貓身上?貓的命也是生命,不應該以極度痛苦的方式随意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