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作者:觸樂

編者按:這是“紙片學”系列的第三篇文章,前兩篇分别是《我永遠喜歡她:紙片人好在哪? 》以及《紙片學:為什麼“病嬌”這種屬性如此受歡迎?》。

<h3>“傲嬌”源起</h3>

首先請出與這兩種标簽都有關的英梨梨小姐來營造一下氣氛。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如圖

很多國人對于“傲嬌”(ツンデレ)一詞的印象始于夏娜與逢坂大河的釘宮時代。在那些ACG内容還未像今天一樣多元化的日子裡,我們接觸的少女形象是相對有限的,在這相對有限的類型裡面,傲嬌屬性因其本身的尖銳性,天然地攫取了更多的注意力。

一般認為,傲嬌一詞在網絡上起源于2002年8月29日。當時,日本即時讨論版“あやしいわーるど@暫定”上有一個投稿,用“ツンツンデレデレが良い”(刺刺的且嬌柔的感覺很好)的描述來形容戀愛冒險遊戲《你所期望的永遠》(《君が望む永遠》)中的大空寺亞由。當然,這并不是說大空寺亞由便是傲嬌概念的起點——我們可以在21世紀前的很多作品中找到類似大空寺的角色。那麼,所謂的“類似元素”又是什麼呢?換句話說,大空寺亞由是個怎樣的人,以至于傲嬌成為她的主标簽?

《你所期望的永遠》這款遊戲有一個标準的韓劇三角戀劇本。在經曆與遙和水月的糾葛後,男主角在打工的餐廳遇到了态度高傲蠻橫的金發雙馬尾同僚大空寺(并互相諷刺,有來有回)。在經曆一系列互動後,大空寺逐漸變得溫柔起來,但還是沒有完全放下高傲的态度。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一般來說,大寺空小姐就是這樣對待你的

包括同時期《秋櫻之空》中的佐久間晴姬與《輝之季節》中的七濑留美在内,這類角色一開始會對主角高傲并存有敵意,随着時間推移,這種敵意往往被消解一部分,取而代之的是嬌羞的言行。這種跨時間的反差萌——一直高傲襯托下的嬌羞正中很多人的胸口。同時,玩家也滿足于那份“曆經辛苦總算攻略成功”的成就感。

<h3>“傲嬌”概念的演變</h3>

在語言學上,随着時間的推移,一個詞彙往往會被附加更為豐富的含義,這是再常見不過的事。網絡時代的新詞,受益于交流的速度,演變更是快速。傲嬌這個詞當然也沒有例外:它在2002年後迅速被群體熟知且應用,一部分“原傲嬌主義者”對于這種泛化并濫用“傲嬌”的現象頗為不滿,卻也無可奈何。

一個典型的例子發生在日本動畫《幸運星》中。在《幸運星》第10集的“Lucky Channel”環節,白石針對“柊鏡是傲嬌”這一點提出了異議:“傲嬌所代表的是一個人随着時間的流逝而心境發生的變化,但時至今日傲嬌變成了一個代表角色兩面性的詞,也就是表面上高傲帶刺,内心腼腆嬌羞。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謬誤。”

也就是說,依之前“前傲後嬌”的定義,柊鏡顯然不符合傲嬌的标準,現實則是,如今的人們已經越來越傾向于接受後來的定義——“前傲後嬌”已經不是重點,“外傲内嬌”才是重點——從這個角度上看,柊鏡卻是部分符合的。

當然這還不是終點,傲嬌的概念依然在發展和泛化中,它在閱聽人群體中的含義越來越模糊,其結果便是不同人會持不同的看法。每個人對于傲嬌定義的差異,使得讨論愈發困難,如一些人認為明日香是經典的傲嬌角色,但另一些人認為明日香外表雖然高傲堅硬,但内心并不是柔軟的嬌羞——她的内心是支離破碎、混亂沖突的。

另一個例子是涼宮春日:一些人認為她絕對符合傲氣的定義,并在部分時候嬌羞;另一些人則認為她在兩者之間轉變得不夠極端,是以不是反差萌,也自然不符合從屬于它的傲嬌。以上幾種觀點還有各自其他論據,在此不詳述。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釘宮四萌

<h3>“傲嬌”的興起與式微</h3>

任何人物屬性标簽都不是瞬間出現的。它需要一段時間來演化積累,之後再根據閱聽人回報來修正提純。以大空寺舉例,這個複雜的角色本身是一系列元素的內建結果,同時也是接下來角色創作的源頭:她可以提取出金發、雙馬尾、大小姐、傲氣、羞怒等等元素,其中一些受歡迎的組合沿用至今,當閱聽人們對反差萌的喜好傳播開來之時,業界迅速對此做出了反應。傲嬌的概念在2002年前後被确立并進入主流視野後,開始了它的黃金時代。

夏娜作為承上啟下的裡程碑,樹立了一個天降、強氣、不坦率與真誠并存的傲嬌蘿莉形象。夏娜的成功自然被無數後來者模仿,模仿的形式則是提純受歡迎要素與再創作。但正如上文所言:傲嬌縱然是夏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卻不是夏娜的全部。這一點在同為“釘宮四萌”的逢坂大河身上更為明顯:她的個人背景與經曆才是打動觀衆的核心。那種帶刺的态度,是個人經曆與心境的外在表現。僅僅抓住表現卻不予以足夠的背景經曆支撐,其人物形象便無可避免地趨于單薄。

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從海帶中提純的味精是好東西,但味精并不能當一道主菜。不僅如此,加得過多也會使菜變得難吃。這正是很多人抱怨如今的傲嬌角色隻是徒有其表的原因所在:作者分不清蠻橫無理與傲嬌的界限,使得傲嬌角色隻會惹人生厭。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傲嬌它不是空中樓閣

另一方面,當傲嬌屬性大量出現時,即便是創作者抓住了精髓的模仿品,結果也不過是誕生大量同質的設定和人物形象,這無可避免地會讓閱聽人産生審美疲勞——自然,這也産生了回報,使得影響主角命運、帶他走出日常的天降系女主角如今大多已不再選擇傲嬌的人設。這既是審美疲勞的結果,也是接下來傲嬌趨向敗犬化的原因:傲嬌慢慢地從主角身上脫離,開始成為配角們喜聞樂見的屬性,退居二線。

在同質化之中,一個有趣的提純的例子是《Blend·S》中的日向夏帆:她在扮演傲嬌角色時,采取了非常模闆化的表現方式,這其中包括金色雙馬尾,與“别誤會了才不是為你……”等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常見台詞。當然,她的客人并不排斥這種演出,他們對她不需要展現出更多的内在,隻是模式化表現的傲嬌心甘情願——這反映了一部分閱聽人的心态。

縱然如此,仍然有小部分依然吸引人的傲嬌,時不時為已經衰落的傲嬌屬性點上兩筆。《異度之刃2》中的光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光“傲”的部分把握得很恰當:她作為天降系,自身強大到足夠影響主角命運,正式場合也從不含糊耍性子,或刻意做出令人尴尬的言行——簡單來說,她讓玩家認可“傲的确是她應有的氣質”,并不會對此感到不适。在這個前提下,在一些日常對話裡羞怒說萊克斯H,在尼娅的名台詞後臉紅打了不會看氣氛的萊克斯耳光,都是可以被視作打情罵俏的無害萌點,理所當然地增加了光的魅力。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傲嬌也是很微妙的,說到底都是人物塑造

另一位近年來大受歡迎的傲嬌标簽角色,是5pb.長盛不衰的“命運石之門”系列中著名的助手——牧濑紅莉栖小姐。助手作為一個天降系,雖然沒有強勢地直接改變主角兇真的命運,卻一直提供着比改變命運更重要的一路支援。盡管兇真一路中二過來,做着常人無法了解的舉動,說着不着邊際的話,助手也沒有展現出嫌惡或不解,更沒有展現傷人自尊的同情。兇真的梗她會理所當然地去接,兇真想做什麼她總能幫到忙,哪怕是技術之外,當兇真最絕望最無助最想要放棄的時候,也是助手一眼看穿了他:“你,是穿越來的吧?”

無論在哪條世界線,牧濑紅莉栖都切切實實地配得上助手這個名号:作為一個真正心有靈犀的輔助搭檔,她總能迅速掌握資訊并幫助兇真達成目的。

在這麼多的世界線中,隻有助手好像從未離開。這種獨一無二的被了解、被支援的安心感才是她受歡迎的根本。在此之上,天才少女的傲氣,不如說是最輕飄飄的一筆,但從來不胡攪蠻纏帶來麻煩的那個傲氣天才少女,加上在吐槽與被吐槽中凸顯出的可愛成分,反倒是要比一般印象中的傲更讓人身心愉悅。

<h3>“敗犬”表情的興起</h3>

國人語境下的“敗犬”(負け犬)一詞所指相當明确,即愛情戰場上的輸家。

戀愛中的敗者形象,在過往的文學作品中浩如煙海,甚至可以追溯到古老神話當中,但很難說如今人們熱愛調侃敗犬的熱潮是從哪裡開始的。在《龍與虎》的時代,勝出者還是傲嬌的逢坂大河,喜多村英梨配音的川島亞美黯然退場。在又配了《魔法少女小圓》中的沙耶香、《迷茫管家與懦弱的我》中的涼月奏等衆多感情受挫的角色後,喜多村“血蹄”的名号逐漸傳開。但即便如此,對愛情戰場中失敗者的調侃也僅限于聲優而非其他。大多數時候,青山七海等衆多刻畫翔實的角色也僅是讓人感覺心疼,觀衆還未一邊心痛、一邊露出缺德的笑容,截取并傳播起敗犬表情。

真正成為表情傳播開端的,大概是《心跳!光之美少女》第47集中菱川六花的那個橋段。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不也挺好嗎”

從内容上來說,這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實在蘊含了太多情感與資訊。觀衆很容易結合六花之前的遭遇與此刻的表情,在對比之下産生虐心的感覺(光美是非常重百合的作品,劇情中直言六花是主角的好老婆,是以不宜僅視為女孩之間的友情):六花作為主角的幼馴染,與主角是燕子與快樂王子般的親密關系,然而在第10集主角便邀請新認識的偶像真琴去自己家過夜;中後期主角則與敵方BOSS的女兒蕾吉娜頻繁互動,直到互相表白。在這段時期,六花長期處于路人化的狀态。此刻的六花,即使知道初戀的心已經不在自己的身上,但也依舊支援着主角,甚至後期還幫忙一起奪回蕾吉娜,貫徹自己燕子的角色到底。

之後便是名台詞——壓抑了自己40多集的六花最終在苦笑中說:“比起獨占喜歡的人,讓自己喜歡上自己喜歡的人所喜歡的人,像這樣人際圈越來越大,不也挺好嗎?”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這樣的遭遇,對比六花“鑽石不會受傷”的個人曲,更凸顯六花的痛苦

從傳播背景來看,在2014年《心跳》完結時,六花的“不也挺好嗎”表情尚未在華語圈内廣泛流傳,真正廣為人知是在2016年。2016年2月,S1論壇動漫闆塊出現了“【病棟】虐心百合神作《ドキドキ!プリキュア 》心跳Q娃”這一安利樓,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裡迅速爬到了2000層樓——這個讨論熱度甚至超過了《為美好的世界獻上祝福!》以外的所有一月番。

值得一提的是,安利樓強調的“令人胃疼的劇情(《白色相簿3》)十分吸引人”,正好承接自當時白熱化的《白色相簿2》中的白學梗與劇本需求,擷取了路人足夠多的關注與好奇心,之後很多路人便因為上文的内容而變得不可自拔(至于白學為何2013年播出,2016年才大範圍傳播梗,則與NGA論壇及艦版版主Q群、S1有關,暫且不表)。

廣為傳播的結果便是,在2016年末,百度的萌戰吧甚至出現了“不也挺好嗎”笑容評選,它也成了日後截圖敗犬笑容的開端。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敗犬球

<h3>幼馴染、傲嬌與敗犬</h3>

回到開篇的金毛敗犬代言人英梨梨。

與前面提到的《心跳》和《白色相簿2》相似,《路人女主》這部2012年開始的輕小說于2015年動畫化時,閱聽人們還僅是在小範圍内讨論并心疼敗犬,其表情還沒有形成風潮,敗犬表情的真正流行與花式P圖的真正開始是在2017年《路人女主》第二季播出後——英梨梨震驚與錯愕的表情成為了經典Meme,與六花的笑容一樣,加入了S1的麻将臉表情大隊。

英梨梨的人設中已經有了“傲嬌”與“幼馴染”這兩個大标簽的組合,可她人氣最高的标簽卻不是這兩者,而是這兩者導緻的結果:敗犬。敗犬屬性在英梨梨這個角色出現之前僅是作為一種結果标簽,還未成為國内主流認可的萌屬性。在它經過了動畫中英梨梨賣力的演出與群衆的截圖、P圖後,卻成為了話題熱度最高的标簽之一——但這并不意味着它最受歡迎。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标簽之一……

幼馴染對敗犬的影響幾乎是無可避免的。我們知道,如果想觀看一場激烈的比賽,幾個選手的水準必定要不分上下,單方面一直領跑是沒有張力的——也就是說,赢在起跑線上的青梅竹馬,在前中期感情賽道上的速度上必定低于天降系。同時,對觀衆來講,我們能直覺完整地欣賞一路疾馳的天降,卻難以完整感受僅撷取幾個片段的長期青梅竹馬情。

這時再轉頭看傲嬌,幼馴染加傲嬌的缺點就會被無限放大:傲意味着不主動。在一些情況下,看似别扭的傲實則是女性矜持的展現,而不是令人不适的高傲本身。一個尴尬的事實是,傲嬌角色在如今百花齊放的屬性中已不再顯眼,她們發的感情糖,相對競争對手又吝啬得很。加上長久審美疲勞,自身又有傲到過分等因素的影響(如随便發脾氣,不好好講話),使得傲嬌的可愛程度日益下降,閱聽人對傲嬌角色的容忍度也越來越低——其中一些甚至會引起閱聽人的嫌惡,以至于到了看傲嬌失敗反而有一種“是她自業自得”的滿足感。這種符合期望值的“是她自業自得”的信念,有效降低了人們對傲嬌的同理心,作為結果,“我就是喜歡看傲嬌吃癟”的想法逐漸多了起來。

喜歡傳播英梨梨敗犬表情的人,一小部分便是出于“這是她應得的”的報複心理。另一大部分,則要結合接下來的兩個笑容。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就這倆……

<h3>“缺德”和“莓良心”</h3>

2018年一開始,“缺德”的氣息就格外濃厚,而且主要圍繞着以上兩者展開。

這裡的“缺德”,特指動漫、遊戲等藝術作品裡角色們“反複被提及的難堪、丢人的場面”。傳播這些圖的人,當然知道反複讓人難堪是不太符合社會公德的,但就是停不下來截取制作傳播的手。這些缺德的截圖或P圖實在過于吸引人,甚至讓沒玩過遊戲沒看過動畫的人,也加入傳播行列。

在深入探尋之前,有必要先科普一下上述兩人的經曆,以友善尚未接觸過相關作品的人能夠了解。

第一段經曆來自《異度之刃2》。尼娅作為遊戲前期加入隊伍、一路輔助萊克斯過來的角色,逐漸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最終在危急時刻說出了自己一直以來壓抑的秘密和情感。然後呢,得到了萊克斯的回複:“我也最喜歡尼娅了!……還有大家!”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還有大家!”

第二段經曆來自新番《DARLING in the FRANXX》。在這部動畫的一開始,天降系的女主02(Zero Two)就奪走了男主角016(廣)的心,另一位女性角色015(莓)雖然和016青梅竹馬,卻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02,隻能壓抑自己的情感,和廣兄妹相稱,卻又壓抑不好——在廣身處危機時精神崩潰。她所有的感情,都通過極為豐富與精緻的表情彰顯了出來。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015作為一名幼馴染角色,在2018年初造就了最速敗犬傳說

轉過頭來,我們終于可以嘗試解答這樣幾個問題:

Q:這些人為什麼喜歡傳播敗犬表情?

A:我們從缺德傳播表情的人那裡得到了這樣的回答:

“書記(指六花)這表情太好用”“鑽石不會受傷”“這麻将臉(指英梨梨)雖然真缺德但我喜歡”“尼娅這V手勢太慘哈哈哈”“我要守護尼娅的笑容”“我不至于特别喜歡看到英梨梨哭泣的樣子,但我也承認敗犬哭的模樣确實惹人憐愛”“哭泣的小草莓才是最美的”“我是02黨,隻是喜歡這個哭容”“雖然我喜歡15的笑容,這不妨礙15哭得美啊”“心疼莓的眼淚,守護莓的眼淚”“莓莓的眼淚那就是自己的眼淚,嘴上笑,心裡哭”“難道不想欺負小草莓嗎?想看她哭”“主要還是小草莓哭起來太可愛了想捏”“我隻關心下集小草莓哭不哭”……

是的。除卻純粹實用派,這些人們喜歡角色的失敗表情或場景。這些場景或表情無論是笑還是哭,在敗犬背景的疊加下,都會顯得比較“慘”。這種“慘”在以紙片人美少女為載體時,在他們看來是可愛的,而且給予了他們别樣的愉悅感。

我們并不需要為這種愉悅感到羞恥,因為它實則是一種自然出現的本能:我們對于可愛的回報機制便是這麼運作的。

如今主流關于可愛的觀點,來自康拉德·洛倫茲。20世紀40年代,洛倫茲提出了“Kindchenschema”(嬰兒圖式)這個術語來描述我們認為“可愛”的一組嬰兒特征。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特征不僅包括視覺(大眼睛、胖臉蛋等),也包括聽覺(如嬰兒哭泣)、嗅覺等。這種可愛的刺激常與幼态、無助聯系起來——甚至可以泛化到非嬰兒身上,從少女到沒有生命的小物件。

這種泛化或過分反應的例子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鵝在面對排球和蛋時,甚至會先把排球拖回去孵化,因為它更大更圓,看起來像一枚更好的蛋。

紙片學:“傲嬌”的衰落與“敗犬”的興起

右邊顯然不太可愛

我們可以看到,莓(尤其是成為素材的包子臉那張)的臉蛋趨近于左側嬰兒,無助的樣子再加上哭泣,這與嬰兒引起他人選擇性注意與照顧意願的行為沒什麼不同,自然會引發我們對于可愛的反應。

接下來是重點:可愛的人不僅會得到他人的照顧,還會引發侵犯性行為。耶魯大學的研究表明,提供給受試者可愛的嬰兒圖檔後,他們的攻擊性水準會增加——至少是捏嬰兒臉蛋的程度。同時,看可愛小動物的人也會比看老年動物的人捏爆更多的塑膠泡沫包裝(來釋放攻擊性)——人們幾乎都會對可愛的東西有一種破壞欲。

研究者推測,以侵犯性行為來回應可愛,是一種強烈的情感扭曲的結果。如果不能滿足對所關注對象的強烈渴望(我們無法切實地照顧呵護小草莓等敗犬),就會導緻一種隐秘的挫折感,這種挫折會促使侵犯反應。另一方面,侵犯性行為和照顧行為都會連接配接到調節社會行為的神經網絡。嬰兒圖式會直接連接配接到獎勵區域,而獎勵區域在人類接近可愛事物的時候會被激活,進而釋放大量的多巴胺來影響大腦——它不僅能激發我們對可愛事物的照顧行為,還會交叉連線(Cross-wiring)到攻擊性行為上。

簡單而言,從演化角度猜測,過于可愛的東西會引起情緒激動,進而消耗大量能量,而大腦為了調節這種反應,會同時激活消極情緒與行為來即時遏制這種情緒,防止消耗過多能量,就像人在非常難過時會用歇斯底裡的笑來遏制痛苦的情緒一樣。

在負回報方面,調侃敗犬的行為是近乎百分百無害的:它隔了一道螢幕,不發生在任何實際存在的人身上,即便是虛拟的人也大多僅僅是受到感情挫敗——這當然大大降低了内疚感。同時,“悲劇重複多了就是喜劇”。即便是現實中血淋淋的災難,也會有人拿它開玩笑,這種笑話往往在一開始被斥為缺德沒品,但事隔幾個月後,相關人員的情緒日漸平緩,對冒犯的敏感程度也随之下降許多,最開始斥責别人沒品的人甚至可能略有不安卻又愉悅地加入到傳播這種缺德笑話的行列。

發生在藝術作品中的悲劇,自然冒犯程度更低——以《你所期望的永遠》的特典動畫《あゆまゆ劇場》為例,創作者甚至将正篇裡遙出車禍變成植物人的悲劇當喜劇梗來使用。也就是說,在傳播敗犬圖的過程中,相關人員僅有背德的快感,而無需受到來自外界與内心的懲罰。

Q:喜歡傳播敗犬表情并不意味着喜歡敗犬,是嗎?

A:是的。我們可以從上面的回答中看到很多喜歡02但依然喜歡欺負小草莓的人。這不沖突。從感受到一個紙片人美少女的可愛到真正傾心于那個紙片人,是有一段距離的。當然,還有另一部分傳播者僅僅是跟風,他們隻是從衆,試圖融入流行的話語群體當中。

Q:喜歡敗犬的人究竟是喜歡敗犬屬性,還是敗犬本身?

A:兩者都存在。

即便沒看過相關作品也傳播敗犬表情的人,往往屬于前者,僅對因為這表情“太慘太令人心疼了嘿嘿嘿”而傳播。

對于喜歡敗犬本身的人而言,則可能敗犬僅是不重要的附加屬性。喜歡A敗犬不代表喜歡B敗犬。同時,過于喜歡某敗犬,可能會激發出極大的同理心,抗拒缺德P圖。

以上兩者也可能相容,即因喜歡A而抗拒A的敗犬圖,但喜歡傳播B的敗犬圖。

還有一種特殊的類型:越喜歡某敗犬,就越喜歡制作傳播她的丢人場面,即所謂的“扭曲廚”。動機大概是為了傳播,讓更多的人體會到特定敗犬的可愛,藉此獲得自身的愉悅感。這種喜歡未必就低于第2條中的喜歡程度,僅是渴望滿足的需求點不同,進而喜歡的方式也不同而已。

Q:群缺德是怎樣産生的?

A:從共鳴到從衆。大家隐晦地表達愉悅感後互相認可,成為一種正回報,産生進一步傳播的動力,并在團體中隐藏身份、分擔責任,進而消弭缺德帶來的内疚壓力。

Q:看來喜歡傳播敗犬表情的原因(即對可愛少女缺德很開心)與喜歡敗犬的原因并不一緻。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敗犬?或者說,敗犬好在哪兒呢?

A: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

我們知道,敗犬必然是争鬥的結果,沒有競争就沒有進步。在不用麻煩不用很累也可以開後宮的劇本中,相對來說黨争不是很激烈,也就難以凸顯出女主角們的特色。激烈的競争劇本中,為了讓戲劇有觀賞性,自然要極力刻畫所有戀愛選手——在這個情況下,敗犬的性格往往更鮮明(所謂敗犬各有各的敗法),這種性格同時也經由細膩的刻畫得以完美表達(莓細膩的表情演出甚至可以逐幀看)。

沉溺懵懂的戀情,縱然知道自身已處劣勢,縱然清楚這很可能沒有結果,卻又沖突地放不下,在這種動态的糾結心情中,又因為對方一點點小事便心動,又想努力一把去争取。這種卑微、無奈與沖突,的的确确會使同樣有過青春感情經曆的閱聽人感觸頗深。

與此同時,這也是一種注定的悲劇美。我們看看英梨梨便知曉,她為了她的目标,抛下了充滿傲氣自信的一面,慌慌張張,又堅毅地、笨蛋一樣地賭上自己在乎的一切,完成自己的傳達。她越是努力,結果卻越是離“待在倫也旁邊”這一目标越遠。“努力的笨蛋”這一組合同樣是誘發可愛機制的關鍵之一,前期越努力、後期哭得越痛的那份泣顔,情感喚起能力是數一數二的——這樣疊加的結果,喜歡上她簡直理所當然。

看敗犬泣顔的心痛,對于一些人而言正是快感的所在,這就是扭曲的愉悅。“留下真實淚水的少女不迷人嗎”?這是同理心與可愛應答的雙重回報,若是加上腦内給予對方幸福的幻想,同時滿足憐憫、同情心、被需求感(還不需要付出實際代價),就是更多回報的集合了。這幾種回報同時多次出現,甚至可能會在一些人心裡形成熟練的經典條件反射。

在本文開篇時提到的夏娜,她的閱聽人是渴望改變自身的國中生,是以,“敗犬”之是以能夠興起,和它的閱聽人群體有很大的關系。不可否認,喜歡ACG這種亞文化的群體始終是少數,多多少少與所謂的現充——世界上絕大多數人——對立。世俗的成功并不認可隻沉迷ACG的人,自然會将他們扣上敗犬的帽子。這一點未必由某個具體的人直接講出來,但這個群體自身也能感受到與世界在某些地方格格不入。

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便是沒有過青春感情經曆的閱聽人,也容易與同樣感情中受挫卻又不甘于命運擺布的敗犬産生共鳴。

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是在劇情中的戀愛争鬥裡敗下陣來,敗犬在其他地方是未必遜色的。像英梨梨和亞美一般的敗犬,若以外界的評價标準來看,實則是高不可攀的雲端公主——她們的個人能力與地位同主角不是一個等級上的。也就是說,從客觀上看來,與其說她們是敗犬,不如說她們更趨向于自身獨立的剛強女性角色——隻有在劇本裡,角色和閱聽人才會将“被男主角青睐”作為唯一勝利判斷标準。跳出劇本來看,從戀愛勝負中解脫又何嘗不是一種自由?

至于喜歡敗犬的更多個人化的原因,比如懷着抖S的心看美少女吃癟,或是現實中喜歡的人得不到,看到敗犬也得不到,因而很開心,等等,現實中精彩的劇本就更多了。歡迎各位讀者進行補充。

歡迎在頭條關注觸樂,閱讀更多有趣的遊戲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