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丁柳元:每個角色,我都豁出命去演

作者:星星飛翔

原标題:丁柳元:每個角色,我都豁出命去演

丁柳元:每個角色,我都豁出命去演

丁柳元 資料圖檔

【走近文藝家】

為了還原“江姐”受刑時的真實場景,她不顧導演的強烈反對,要求上刑時動真格的,結果“被梁上的繩子勒到眼球直凸幾乎窒息”,“被按進水缸裡十幾次,嗆到肺疼”,“感受到了竹簽子敲打在指肚上的疼痛”。她說:“創作沒有捷徑,要想塑造出真實的烈士形象,就要先感受他們的疼痛。對于每個角色,我都豁出命去演,力圖将情感與角色打通。”

近日,在電影《我的父親焦裕祿》首映式現場,觀衆的抽泣聲不時響起。大家不僅被焦裕祿的事迹感動,更被他的妻子徐俊雅的悲痛感染。燈光起,主創亮相,有人驚訝:怎麼是丁柳元?

即便熟悉丁柳元的觀衆都沒認出是她飾演的徐俊雅,銀幕内外完全判若兩人:影片中人,臉色蒼白、皮膚粗糙、兩頰凹陷,面容裡寫滿了生活的艱辛;舞台上人,言笑晏晏、行止從容,一派溫和端莊。

現場觀衆對演員的演繹報以熱烈掌聲,但丁柳元卻說:“都說演員塑造英雄角色,但我認為是紅色精神塑造了我。創作為我的生活提供了給養,我在塑造角色的過程中一點點成長。”

這不是場面話。《中流擊水》中陳獨秀的夫人高君曼、《忠誠與背叛》中的楊開慧、《淬火成鋼》中的賀子珍、《江姐》和《我最好的朋友江竹筠》中的江竹筠、《敵後武工隊》中的抗日女英雄汪霞、《海棠依舊》中周總理的養女孫維世、《百煉成鋼》中鄧稼先的夫人許鹿希、《初心》中的“老阿姨”龔全珍……20多年來,紅色始終是丁柳元演藝生涯的底色,飾演“紅色人物”已經成為她生命的一部分。

盡管對不同紅色題材影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駕輕就熟,但這一次走近徐俊雅,丁柳元卻倍感煎熬。

關于徐俊雅的資料不多,為了摸清這位焦裕祿背後的女人的性格特點,丁柳元一有機會就向焦裕祿的二女兒焦守雲詢問她母親的故事。焦守雲給她講過一個細節:每年除夕,徐俊雅都自己包餃子,然後默默回屋,不看電視也不吃飯。家人以為她睡了,其實她是躲在被子裡無聲地哭泣。哭完了睡,睡醒了又哭,她太想念焦裕祿了。

這些動人的細節和片段,像拼圖一樣,漸漸拼出角色的本真模樣。可丁柳元卻在一步步走近角色的過程中陷入了無邊的痛苦,拍攝中,她感覺自己就是徐俊雅,無時無刻不被思念折磨着,“天天吃安眠藥,三片三片地吃,不然睡不着,一個月瘦了十斤”。

在拍攝焦裕祿彌留之際那場戲時,丁柳元已經跟角色融為一體,深陷在劇情中無法自拔。導演喊關機,她仍望着病床上的焦裕祿,痛苦地低喊着:“我不想活了!”劇本上沒有這句台詞,這是她忘我情感的自然流露。

正是這樣全情的投入,讓觀衆看到了有血有肉的徐俊雅。電影殺青後,焦守雲拉着丁柳元的手激動地說:“謝謝你讓我看到了當年媽媽的影子。”

丁柳元說:“創作沒有捷徑,我屬于比較笨的人,進入得慢,出來得也慢,對于每個角色,我都豁出命去演,力圖将情感與角色打通。”

在電視劇《江姐》和電影《我最好的朋友江竹筠》中,她飾演“江姐”。為了還原“江姐”受刑時的真實場景,她不顧導演的強烈反對,要求上刑時動真格的,結果她“被梁上的繩子勒到眼球直凸幾乎窒息”,“被按進水缸中十幾次,嗆到肺疼”,“感受到了竹簽子敲打在指肚上的疼痛”。“要塑造出真實的烈士形象,就要先感受他們的疼痛。”丁柳元說,“演員隻有在自己最糾結撕裂的過程中,才能創作出好作品。”

擅下“笨功夫”的丁柳元,從藝20餘年,主演了40多部影視作品,至今堅持不依賴“慣性的經驗”表演。《江姐》《我最好的朋友江竹筠》之後,她拒絕了繼續飾演“江姐”角色,她不想靠着“江姐”專業戶的光環沉溺于表演的舒适區。

丁柳元對有關表演的一切都十分較真,給人以“锱铢必較”之感。某次拍戲間隙,幾個年輕的演員在她面前嬉戲打鬧,向來溫文爾雅的丁柳元急了:“要鬧你們出去鬧去!我們演的是烈士的故事,演員如果從情緒和狀态上不能進入角色,怎麼能演好?”丁柳元進一步強調,演員對角色要有敬畏之心。

不過,一旦離開角色,她卻沒有一點明星的樣子,戲外“不化妝,不美容,不做面膜”,把時間都花在了閱讀和行走上。她曾隻身一人徒步到西藏墨脫中國邊境線,給駐紮在那裡的戰士們送書;還曾步入大興安嶺深處,感受伐木勞工的辛勞;更在汶川地震發生後扛着物資,換乘6次過路車又徒步4公裡,趕到震中映秀鎮參加抗震救災。這些經曆都被丁柳元視為生活賜予的寶貴機會,她總是保持着向在祖國各條戰線上奮鬥的人們學習的熱情,為下一次飾演角色時刻準備着。

在丁柳元看來,這些不僅是演員的自我修養,更是社會對一名共産黨員的基本要求。有着20餘年黨齡的丁柳元,始終把做“人民演員”當作自己的職業追求,她一直牢記着八一電影制片廠老上司送給她的寄語:希望你一直“紅”下去——一語雙關,既是祝福也是囑托——希望她傳承紅色基因,為觀衆塑造出更多鮮活的紅色人物形象,也希望她用角色征服觀衆,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喜愛。

(本報記者 李苑 本報通訊員 荊昭延)(李苑 本報通訊員 荊昭延)

來源: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