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今生是第一次》中韓版謝爾頓式的角色頗為不同,《所有人的謊言》中李民基飾演一名頗為幹練的警察,整個人的表現都“入世”了好幾度。
前者中随時外冷内熱、整個人仿佛自帶結界,後者則頗有混迹人群中的谙熟沉穩。
舒心醬第一眼差點沒認出,很有幾分“靠演技換劇如換頭”的意思。

然而除了整體角色質感不同之外,目前已經播出的兩集中李民基似乎并沒有特别出彩的發揮空間,而劇作給人最直覺的感覺也是“差了一口氣”。
當肥皂劇看不夠輕松、走神一會就可能錯過重要線索,人物又多又雜。
當正劇看又不夠嚴絲合縫,要麼是橋段讓人覺得索然無味,要麼是細節讓人覺得經不起推敲。
這屆韓劇似乎都在拼命拓展設定上的新奇有趣,但品相卻頗有原地踏步甚至是倒退的嫌疑。
《浪客行》是“黑幕”+驚天大案模式,第一集就一架飛機弄死了兩百多人。
《山茶花開時》一上來的鏡頭似乎就在說:不好意思,沒想到吧?女主好像第一集就死了哎。
《偶然發現的一天》裡女主角的人生打開模式簡直奇幻:一睜眼幾小時幾天的時間突然就“不見了”。
而這部《所有人的謊言》,則是“黑幕”+懸疑模式。
有亮點,但整體表現相對平庸。
《所有人的謊言》開局就設定了泡菜影視劇最吸引人的元素:南韓政客和大财閥聯姻勾結,寒門無辜人員枉死、豪門内鬥刀光劍影。
然而和《輔佐官》那一類深深切入體系吃人本質的劇作不同,《所有人的謊言》裡的“黑幕設定”很淺層,既無深刻的洞見、又無有建設性的批判。
甚至有些類似于言情劇裡的商戰背景,隻是拉一張皮、僅僅當幌子用;當然李民基這部劇比那些三流言情要好很多,但顯然還不夠。
一,故事“反轉”平庸。
從政的老嶽父深夜死亡,意外車禍表象是假,人為謀殺是真。
葬禮上女婿不見蹤影,出差德國是假,不知所蹤是真。
女兒(李裕英飾)和警察說不知情是假,有所隐瞞是真。
這一串事件聽起來,最大的感覺是什麼?
也太老套了吧。
很正常,不需要花什麼筆墨觀衆都能猜到,刑偵劇裡演過無數次。
但劇作偏偏用了很多篇幅來拍這并無多大意外感和驚奇感的“反轉”。
如何驗證車禍并非意外而是人為,從尋找行車記錄儀到試驗車轍痕迹,再到勘驗現場發現清洗液體的氣味,溫溫吞吞拖拖拉拉拍了很多場戲。
這就是所謂平庸吧?
其中唯一的亮點,大概是在勘驗車禍現場時,不慎引起公路上火花四起的一個鏡頭。
因為看不見的易燃液體殘留被意外點燃,這是觀衆預設之外的事情,能瞬間集中起注意力。
但前兩集中這樣的畫面太少了,很多時候都讓人覺得“怎麼又來這一套”?
找到了砍手的刀,血迹經檢驗吻合是以鎖定嫌疑犯,緊接着“反轉”:行兇之後為什麼要把刀放回自己家惹事上門?
找到了騎摩托送“肢體”的車手,“反轉”他隻是個不明真相送快遞的。
這都是刑偵懸疑的正常操作、低階推理、老派模式,可以用一句台詞解決的事情,偏偏要煞有介事拍出好多個鏡頭,無趣。
二,節奏平庸。
劇中頗有一些“重口味”鏡頭,比如嶽父葬禮上有人扔來一個箱子,打開以後是女婿被砍下來的手。
這其實可以拍得很吓人很震撼很“變态”,但劇作的節奏太綿軟拖沓。
從女兒在葬禮時上台講話、警察驅車路過、不明真相的投遞員載着箱子騎機車而來,再到廣場上的小孩子玩耍、發現斷手以後人群尖叫驚恐、四散而逃。
李民基飾演的警察和女主隔空相對,看見她手上的戒指和斷手上那枚一樣,鏡頭再給到斷手特寫。(我看的版本還打了馬賽克)這個特寫還停留了很長時間。
叙述邏輯似乎都是對的,但每一部分似乎都被賽得太長太平太無趣。
導緻本該吓出好歹的終極瞬間(手部特寫)出現之時,效果很寡淡,一方面是閱聽人早已做好了心理建設,二是早被折磨出了疲憊感。
三,台詞平庸。
法醫鑒定手的主人就是女主丈夫。
苦主親爹抓着醫生大哭“不不不,這不是真的,你告訴我這不是真的”。
這樣的台詞真心很扣分哎,任何寫狗血劇的一百八十線編劇,都能寫出親人在看見兒子被傷害時說“不不這不是真的”。
既然此處的老父親是一個頗為雲山霧罩的大财閥,似乎頗有心計城府和枭雄反派之相,那麼他的反應,是不是可以進階一點?
《所有人的謊言》似乎有一種很機械的結構正确。
要有“黑幕”,有,但結果是呈現得很“背景闆”。
要有反轉,有,但實際上反轉太不驚奇。
要有笑點,有,但反而讓節奏更割裂。
貌似每種元素都齊備、但都不盡人意,合在一起更是“一加一小于二”的效果。
目前為止《所有人的謊言》裡最讓舒心醬感興趣的,反而是警察局裡幾位的良好氛圍、一家人一樣的溫暖情感。
李民基飾演的警察要調任,局裡的後輩假小子氣喘籲籲跑來、渴得搶了桌上的酒喝光,然後開始發酒瘋:嗚嗚哇哇你不能走。
很容易煽情無趣的場面,但劇中呈現相當可愛、自然。
此後這位缺心眼的妹子推理案情,“某人出于利益關系謀殺翁婿二人”這樣的正常推理,被她描述出了耽美劇裡苦苦仰慕、深深失望、愛而不得憤而生恨的神經病質感。
是追劇少女我本人沒錯了!加油添醋自行當“嗑”學家的思路就是這樣的沒錯!
看現場資深直男前輩的震驚.jpg
于是所有人都有了可愛光環。
然而這顯然不能遮掩劇作“和優秀之間差了一口氣”的短闆。
家族出事之後,女主被要求繼承父親未完的事業、去參加競選,第一集拍了一次;第二集居然又雙叒叕還來?神秘人發來綁架她老公的視訊、要求她必須去競選否則就殺人。
這個邏輯很不通暢吧?
女主之前是個開咖啡廳的,既不了解父親的政治事業,也不了解夫家的商業版圖。
如果說為了家族利益、必須她來撐場面,第一集強勢的母親已經替她點頭答應了,第二集再威脅一次是幾個意思?
更何況,被威脅時女主花瓶一樣軟弱慌張的表現,讓角色很不吸引人。
如果要鋪設逆境中角色從白到黑的成長變化,前期也不用“花瓶”得這麼徹底,小白鼠一樣毫無靈魂。
類似的角色不讨喜或者細節欠妥帖之處比比皆是,讓原本就顯得平庸的質感更雪上加霜。
劇作似乎野心不小,但完成度有些堪憂、追劇體驗相當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