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1>霹靂布袋戲,因每出劇名皆有“霹靂”二字得名</h1>
由“十車書”黃強華職司編劇、由“八音才子”黃文擇統籌口白,以1984年《霹靂城》為創始,不過大家所熟悉的霹靂布袋戲,是指1988年開始播出的《霹靂金光》,劇情以霹靂三大主角清香白蓮素還真、百世經綸一頁書、刀狂劍癡葉小钗作為主線而衍生發展的天下武林故事,劇情以魔幻為主,劇集之間既環環相扣又可獨立成章。霹靂系列從《霹靂金光》、《霹靂眼》、《霹靂至尊》三部作品開始,到2018年上檔的《霹靂魔封》已播出超過兩千四百餘集,為霹靂國際多媒體的主幹布袋戲。
霹靂布袋戲以劇集系列的區隔作為劇情聯貫的基礎,劇中僅有名有姓的主要人物不下數千,播出迄今劇集集數最少的,是隻有六集的《霹靂外傳之葉小钗傳奇》劇集系列,而集數最多是六十集的《霹靂狂刀》劇集系列。
其中劇集《霹靂九皇座》的導演王嘉祥榮獲2005年台灣金鐘獎“戲劇類導演獎”。
2016
霹靂布袋戲大陸首度漫畫化《天都興亡錄》
大陸粉絲見面會:“九州會知音”霹靂戲迷見面會
北京衛視:傳承者201601016期
央視:傀儡人生 第4集
2015
大展:2015CHINA JOY
大展:霹靂群俠會世博
手遊《霹靂江湖》大型改版,禦天五龍出關再造傳說。
2014
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10/7正式挂牌上櫃!
霹靂學園各分校即将結束營業公告。
看霹靂大展,送愛到高雄。
台灣霹靂攜手優酷,進軍大陸推廣布袋戲劇集。
2013
霹靂俠影之轟動武林首創雙通路同步販售,於全台7-ELEVEN與全家便利商店震撼上市。
霹靂官方APP【霹靂布袋戲】IOS/Android正式上架。
大展:霹靂奇幻武俠世界
2012
中國國際動漫節——霹靂再現!
霹靂網大陸館正式上線,啟動對岸大陸的電子商務經營。
“傳藝夏之祭”霹靂奇幻‧武俠世界。
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推出首款霹靂可動人形公仔素還真。
霹靂國際多媒體榮獲“文創精品獎”服務大獎。
“動機風雲原聲帶貳”榮登光南華語榜第四名。
受邀參與高雄市政府新聞局主辦“WOW高雄!2013不思議港都跨年夜”演出。
2011
與北京網尚聯手合作2011霹靂皇城之“i霹靂北京影展”。
“2011傳藝夏之祭”霹靂3D立體短片正式開播。
霹靂多媒體榮獲“台灣百大品牌”殊榮。
台灣文創博覽會——霹靂英雄來相見。
第一瓶由素還真代言”霹靂薄酒萊村莊新酒“隆重推出。
2010
霹靂震寰宇之龍戰八荒數位劇場版首映會。
衛武營“霹靂英雄交響音樂會”盛大登場。
黃強華董事長受邀出席遠見論壇活動。
中國國際動漫節霹靂布袋戲受邀參展。
9·30大火,衆多木偶付之一炬。
2009
“霹靂藝想世界”信義新天地邀您一同湊熱鬧。
虎尾布袋戲館——多元文化·霹靂再現。
東森電視“哈羅中國”走訪霹靂布袋戲。
非凡新聞周刊獨家報導《霹靂布袋戲》。
文建會“2009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特展”霹靂受邀演出。
受邀出席雲林西螺福興宮太平媽祖遶境大會“刀龍傳說”公演。
2008
NCC-2008通訊傳播嘉年會。
大甲公演-神州風雲錄。
文化創意産業——台灣表演藝術展演。
2007
年代新聞台“藍海年代”專訪董事長黃強華先生。
霹靂國際多媒體黃強華董事長廈門行。
百年榮耀-黃海岱先生紀念展。
“霹靂群英·夢啟時代”演唱會。
高雄曆史博物館“黃海岱追思紀念展”。
霹靂會專屬部落格十月起正式開張。
2006
争王記在美國卡通電視網上映。
尋找台灣意象票數超13W大關。
受邀參與2006大甲媽祖文化節。
受邀台灣影像部落閣成立周年館慶活動。
上海卡通總動員–霹靂奇幻特展。
電視劇集霹靂皇朝之龍城聖影入圍九十五年度電視金鐘獎。
2005
國際玩具嘉年華–霹靂冒險樂園。
台北偶戲館“霹靂九皇座特展”
布袋戲百年風華。
第四屆大溪人偶節。
霹靂九皇座電視劇集入圍九十四年度電視金鐘獎。
霹靂九皇座導演王嘉祥榮獲金鐘獎“戲劇類導演獎”。
2004
PILI Taiwan聖石傳說參與法蘭克福書展。
文建會“布袋戲網路戲劇節”正式登場。
黃強華先生接受“非凡新聞台”專訪。
台北偶戲館-霹靂布袋戲王國1000集紀念特展。
闍城血印專輯榮登台灣風雲榜華語第三名。
強華先生受邀參加“總統青年人文講座”記者會。
2004年大溪人偶節。
2003
霹靂社群情報站隆重推出。
超級霹靂會上線。
中華郵政推出地方戲曲郵票—布袋戲掌中風雲。
中華電信推出霹靂經典人物系列電話卡。
創世霹靂停止收費公告。
從傳統出發的文化創意産業《黃強華、黃文擇與霹靂布袋戲》。
黃董事長與總經理接受中天電視台專訪。
2002
聖石傳說,名耀美國電影排行榜。
雲林國際偶戲節。
霹靂布袋戲校園推廣辦法推出。
創世霹靂二遊戲發表記者會。
戲偶一夏─“外台布袋戲彙演”活動。
2001
聖石傳說在美國發光!
地方戲曲郵票—布袋戲。
文化資産年活動-文建會2001外台布袋戲彙演。
1998
首部霹靂武俠小說《霹靂異數》将面市。
1997
年初霹靂衛視開使籌劃拍攝電影。
布袋戲踏出擴充視野的第一步,與中華職棒合作。
PEOPLE雜志中文版舉辦“當今時人誰像布袋戲人物”的活動,媒體争相報導,政界人士一再引用,造成一陣風潮﹐而中國時報浮世繪版舉辦“我最愛的布袋戲人物”征文活動,共收到超過兩千件投稿﹐連載一個多月﹐并于10月底集結成《霹靂英雄大補帖》一書﹐由時報出版社發行。
首部布袋戲改編的漫畫《霹靂狂刀》開始在東立出版社的“寶島少年漫畫周刊”連載,并預定于隔年2月發行單行本。
“誠品霹靂大展演”在誠品書局展出。
魔岩唱片發行兩張一套的專輯“霹靂英雄大團圓”,霹靂布袋戲正式踏入主流音樂市場。
1993
以黃強華和黃文擇兩兄弟為首的大霹靂公司正式進軍有線電視市場,霹靂衛星電視正式誕生,以新的霹靂系列(不同于以往于中視所播的)以主軸﹐搭配歌仔戲和傳統電影布袋戲,為本土戲劇保留一道命脈。
1991
黃強華、黃文擇兄弟聯手制作霹靂系列布袋戲,以發行錄影帶為主。
1989
黃俊雄的美地塢公司将舊賣斷片提供錄像帶發行,同時,分成三派的黃家(黃俊雄一派、黃強華和黃文擇一派、黃文耀一派)也因逐漸掌握錄像帶通路,再加上受限于電視台作業而無法自行控制特效,于是開使自搭攝影棚,走入影帶市場。
1984
《霹靂金榜》、《霹靂真象》、《霹靂萬象》、《霹靂天網》和《霹靂俠縱》等劇集,收視經常在30%以上,同一時期,黃俊雄在台視以“六藝系列”(也就是六合系列)占有一席,文擇弟文耀則在華視闖天下,父子橫霸三台,當時蔚為佳話。
黃文擇首次以“霹靂”為名演出布袋戲,首部戲碼《七彩霹靂門》﹐其後在1984年11月之前,先後在中視播出《霹靂震淩霄》、《霹靂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