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厲害了!他為富士康賺了一千萬

作者:一撮茶麼
厲害了!他為富士康賺了一千萬

記者 蒙春梅 通訊員 陳雪

中等身材,目光如炬,看上去随和、幹練、帥氣,這是郎瑞翔留給初見者的第一印象。這樣的外表,讓你很難把他和經常穿梭在機台裝置之間的程式開發工程師聯系到一起。

入職集團僅5年,郎瑞翔便先後摘得“富士康之星·工匠之星”“鄭州市技術标兵”“鄭州市勞動模範”“河南省勞動模範”等榮譽,成為富士康鄭州園區名噪一時的“榮譽收割機”。為集團節約成本高達上千萬元的他,還被大家譽為“千萬先生”。

農民出身的郎瑞翔,憑什麼能在人才濟濟的富士康脫穎而出?近日,記者近距離采訪了他。

出身寒門的理科男

1987年,郎瑞翔出生在河南省輝縣市孟莊鎮的一個小村莊。自打他記事起,父親就常年在城裡的建築工地上打零工,隻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回家,母親帶着他和年幼的妹妹在家種地。在郎瑞翔的眼裡,靠打工貼補家用的父親并沒有特殊的技術和能力,也沒有用感人肺腑的話語來教育子女,他隻是用行動告訴郎瑞翔:出再大力氣也隻能掙點微薄的辛苦錢,農民的孩子隻有好好讀書考上大學,才可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不然,長大了就會像他一樣吃沒文化的虧。從那時起,似懂非懂的郎瑞翔就在心裡種下了一個大學夢。

郎瑞翔讀高三那年,父親在工地上不慎摔斷右腳,很長時間不能下床,在家休養了足足半年多,家裡的擔子全部落在母親一個人身上。看着母親家裡家外操勞的疲憊身影,郎瑞翔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暗暗發誓:一定要用知識改變命運,絕不能走父親的老路。

或許天生就是個“理科男”,郎瑞翔在數理化方面一點就通,偏偏文科“油鹽不進”。那年聯考,郎瑞翔因嚴重偏科,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于是決定複讀一年。誰料,第二年聯考成績揭曉,150分的國文試卷,郎瑞翔隻得了80多分。受此影響,他的總成績隻夠大專分數線。填志願時,郎瑞翔報考了離家較近的洛陽理工學院,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機械制造專業。

厲害了!他為富士康賺了一千萬

愛學肯鑽的“問不倒”

2010年,郎瑞翔大專畢業後,應聘到河南省一家專業生産印刷機的公司,任職機械制造工程師。入職不久,公司老總就找郎瑞翔和同期入職的幾位同僚談話,說公司的機械制造工程師比較多,但自動化控制工程師人手不夠,問他們是否願意做自動化控制的工作。

幾位新人都不願意從事與所學專業有偏差的工作,唯有郎瑞翔覺得無所謂。因為他對這兩個子產品都很感興趣——内行的人都知道,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控制其實是不分家的。郎瑞翔毫不猶豫地填寫申請,調到了新的工作崗位。此後,郎瑞翔一直在自動化控制領域深耕細作,可謂“幹一行,愛一行”。

從學生到工程師、從理論到實際操作,郎瑞翔一時還适應不了這樣的轉變,工作中感到有些吃力。但不服輸的他從零開始,白天跟着師傅在工廠中的房間學習生産流程和機台操作,晚上回到住處對照作業指導書鞏固、強化白天的學習成果,每天如此。隻用了9個月,腦子靈活又肯鑽研的郎瑞翔就成為同僚們眼中的“問不倒”和“幹得好”。在這家公司,郎瑞翔一幹就是3年多,積累了豐富的自動化控制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為了擁有更廣闊的舞台,2014年8月,郎瑞翔放棄所在公司開出的優厚待遇,果斷加盟世界500強企業富士康,成為iPEBG事業群鄭州出口加工區制造二處技術支援部自動化應用課的一名工程師。那一年,恰逢集團訂單大量增加,基礎人力面臨巨大缺口,集團創始人郭台銘提出要大力發展自動化、無人化生産。郎瑞翔積極響應公司号召,抱着“空杯”心态,從基層技術員做起,潛心于自動化方面的研究與創新。

厲害了!他為富士康賺了一千萬

部門的“千萬先生”

入職富士康後,郎瑞翔如魚得水。2015年,制造二處一款新産品即将投産,一批尚未達到報廢标準、單台價值動辄數萬甚至十幾萬元的舊貼膜機因産品更新疊代被迫閑置,而随着生産規模擴大,新購裝置又供不應求。郎瑞翔看在眼裡,主動向主管提議:将閑置裝置翻新保養重新投入生産,以盤活資産、節省成本。

“非常好!你想在了我前頭,接下來我們就要這麼幹。”郎瑞翔的建議正好與組長王方濤的想法不謀而合,主管沈海濤課長也表示支援。說幹就幹,郎瑞翔和兄弟們将閑置貼膜機一一從倉庫拉出來,逐台檢測參數、排查故障、分析原因。那段時間,郎瑞翔每天頂着星星出門,披着月亮回家,天天圍着舊機台轉。密密麻麻的數字代碼、周而複始的程式指令,讓他忙得都有點“魔怔”,就連睡覺做夢都在給舊機台設計程式、設定參數,操心這台機是不是要換零件,那台機是不是該更新系統。

機台活化專案計劃兩個月完成。但不到一個月,郎瑞翔所在團隊就把25台舊貼膜機全部翻新保養,并且攻克了新代CNC伺服閉環控制、老舊元器件再改造等多個技術難題。看着親手侍弄的貼膜機“起死回生”,産出也不比新機台少,郎瑞翔的心裡如同灌了蜜一樣甜。此次機台活化不僅為公司節省新裝置請購費用700餘萬元、受到高階主管的嘉獎,還助力制二處圓滿完成量産爬坡任務,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2016年,制二處CNC3夾自動投收料機出現問題,需要進行改造。以往,這項業務都是外包給專業廠商。為給公司節省成本,郎瑞翔主動攬下改造大型裝置這項任務。“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是郎瑞翔的座右銘。他下載下傳了這台裝置的程式,一步步分析,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查閱廠商資料和相關專業資料。經過耐心細緻的評估驗證,他帶領團隊先後攻克了三菱L型PLC的組态、多軸運動控制、人機網絡組态等多個技術難關,共計改造9台拆夾機、11台裝夾機,一次性為公司節約370萬元的改造成本。被譽為“千萬先生”的郎瑞翔不僅順利完成了任務,還為以後的創新開發積累了寶貴經驗。

經過多次實戰,郎瑞翔的技術造詣越來越深厚。2016年9月,他在鄭州園區技能競賽中小試牛刀,榮獲二等獎;同年12月,他在鄭州市第十三屆職工技術運動會中嶄露頭角,榮獲“鄭州市技術标兵”稱号。

厲害了!他為富士康賺了一千萬

主管的“心腹大将”

工作中,郎瑞翔認真負責、積極進取,他的創新精神和工作能力得到主管的一緻認可。

2016年之前,加工區噴砂工廠中的房間條件較差、工藝流程複雜,員工要在粉塵環境中作業,勞動強度也比較大,人力流失嚴重。郎瑞翔開始思考:能不能開發一個既節省人力又減輕勞動強度的自動化項目,來減少人工操作?很快,他把這項任務排上日程,組建了開發團隊。他多次組織召開項目檢讨會議,讨論相關細節,比如優先利用舊的元器件,争取把開發成本降到最低。團隊成員集思廣益、協同作戰,最終成功開發出3條噴砂治具回流及自動上下蓋闆線。郎瑞翔還采用雙程式不間斷切換程式,最大程度減少裝置的故障停滞時間,使機器故障率由11%降至3%,單班增加産能0.4K。這兩項改善有效減少了作業人力和勞動強度,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效益。

還有一次,在DD馬達的程式開發過程中,出現了不規律的鈍化打标轉動異常,給團隊造成重大困擾。一向敢于挑戰技術難題的郎瑞翔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反複研究推敲參數,仔細查找問題根源。經過多個日夜奮戰,他終于找到原因,多次修改完善,最終保證了自主打标聯機PLC程式的順利開發,并将這一改善方案成功推廣到集團五地六廠區。在技術研發交流會上,同行紛紛感歎:你們的自動化團隊這麼牛,制二處不簡單。

2018年量産爬坡期間,制二處急需架設兩條生産線供新産品試産,需要對8台CG卡鈎自動鎖螺絲機進行改造。如果把這項任務全部交給廠商,不僅費用不菲,還會影響新産品交期。怎麼辦呢?主管會議讨論決定将其中4台發包給廠商,另外4台由郎瑞翔團隊負責自主改造。臨危受命的郎瑞翔立刻想到運用産品鈍化打标聯機程式開發中積累的經驗。經過兩個星期的艱苦努力,郎瑞翔帶領團隊順利完成了兩條新産品線的設計、架設、調試工作,節約成本近百萬元。

一次一次的技術磨砺,一點一滴的經驗積累,鍛煉了郎瑞翔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他認識到:學無止境,唯有不斷學習、反複實踐,才能應對複雜多樣的技術難題。“他的技術能力和執行力都很強!”“他有一股子鑽勁。”“他能沉下心專注做事,這很難得。”“把任務交給他,我放心。”談起郎瑞翔,無論是主管還是身邊的夥伴,都對他贊譽、佩服有加。

厲害了!他為富士康賺了一千萬

員工的“知心哥哥”

作為一名技術組長,郎瑞翔深谙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工作中,他從不藏着掖着,而是做好“傳幫帶”,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傳授給每一位團隊成員。他常常利用班前會、班後會、周末總結會,積極與班組成員交流,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幾年間,郎瑞翔陸續為公司培養電控專業技術人員30餘名,有效提升了工廠中的房間技術員專業知識技能,縮短了自動化裝置異常的維修時間。

在生活上,郎瑞翔對同僚也很關心。他始終認為,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果團隊中有人生病或遇到困難,他總是及時組織人員前去探望慰問。有一次,組裡一個小夥子沒來上班,也沒有請假,電話也打不通。郎瑞翔有些擔心,趕到了小夥子的住處,看到他因為家人患重病正在傷心哭泣,本打算訓他一通的郎瑞翔心軟了,瞬間變身“知心哥哥”,對小夥子予以開導、安撫。事後,郎瑞翔耐心細緻地給小夥子介紹集團的幫扶政策,指導他申請工會救助,很快幫助他走出了情緒的低谷。郎瑞翔雖然不是團隊中年齡最大的,但他的熱心舉動經常讓身邊的人感到溫暖。

入職以來,郎瑞翔共計參與了20餘個自動化項目的開發改造,成功申報團隊專利1項,個人商業秘密1次。他還利用業餘時間報讀了鄭州大學成人大學學曆,先後獲得國家認可的中級維修電工、助理工程師等技能證書。

“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但在我身後有一支強大的團隊。”從農家小子到技術精英、從職場菜鳥到河南省勞動模範,郎瑞翔隻用了9年時間。面對衆多榮譽加身,他沒有沾沾自喜,而将這一切都歸功于團隊。郎瑞翔表示,他能取得這些成績,離不開團隊的支援。未來他将繼續踐行工匠精神,帶領團隊創造更大價值。“我們都是勞動者,在我看來,勞動者就是用雙手和智慧為公司、為社會、為國家創造價值的人。”

厲害了!他為富士康賺了一千萬

感謝 記者 蒙春梅 通訊員 陳雪

來源:公衆号《富士康人》

厲害了!他為富士康賺了一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