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天才導演周星馳的一部《唐伯虎點秋香》為唐伯虎圈了不少粉,其中不乏愛慕其浪漫情懷的女粉,可現實中的唐伯虎卻并非如此浪漫。不過他的确是一個天才式的人物,憑借着卓越的文采在鄉試中一躍而出,進入了會試。
同他一起考試的還有好友徐經。一次一群人在一起喝酒時,唐伯虎表示自己在這次會試中必是會元(會試中第一名),而此次會試的第三題十分冷僻,唐伯虎向衆人複述了自己的答案後,人們紛紛稱贊,甚至認為殿試狀元也都非他莫屬了。
然而發榜日到了,人們卻發現唐伯虎以及徐經都沒能上榜。而四天後的三月初六,幾名錦衣衛還将二人押進了大牢,理由是考場舞弊!

如此有天分的唐伯虎怎麼會作弊呢?又是誰舉報了唐伯虎?
此人叫華昶,是一名言官。根據他的舉報,是禮部侍郎程敏政将三場考試的考題賣給了考生,又指出花錢買題的考生是唐伯虎和徐經,是以建議應當将程敏政決定錄取的考卷重新批閱。
可華昶的指控疑點重重。首先他的證詞全部是道聽途說,實在是太不負責。其次,像是會試這種考生試的出題人絕不隻有一人,可為何華昶獨獨指控程敏政一人?第三,舉報時閱卷工作還未結束,華昶如何知道考題洩露這件事?最後一點,此次考生共有3500名考生以及十幾名考官,如何保證唐伯虎的卷子一定經由程敏政之手?
綜合以上種種分析,隻可能是華昶受人指使,而此人想要頂替程敏政的職位。根據學者的猜測,這人名叫傅瀚,不久後他也确實做了禮部侍郎。
如果說程敏政被告是傅瀚想要取而代之,那麼華昶又是聽誰舉報的唐伯虎?唐伯虎才氣逼人,又自我感覺良好,平日的言行中自然會流露着一種自信,這難免會引得其他人的嫉妒,都穆就是其中一員。
據說徐經從仆人處拿到了程敏政的考題,可他不會做,便請唐伯虎來幫忙,是以唐伯虎才能在會試中得到第一名,這一切被唐伯虎的好朋友都穆知道了,一次與華昶喝酒時,他便将一切都告訴了華昶,才引發了後面一系列案件。當唐伯虎知道告發者後便表示再也不與都穆來往,可當唐伯虎成為畫家後的至少三幅畫中都有都穆的題詞,可見此說法并不成立,很可能是最終唐伯虎原諒了都穆。
那麼唐伯虎真的作弊了嗎?皇帝接到上疏後請禮部和錦衣衛分别處理,可因三方每次審問的供詞都不一緻,導緻案件遲遲無法偵破,最終皇帝要求到午門對質,他要親自審理。
最終徐經說了實話,去年他與唐伯虎來到北京準備考試,因仰慕程敏政的學術名聲,他們前去交錢求學。然而那時候程敏政并不是考官,他也隻是對未來的考題做出了估計,唐伯虎二人也沒多思考,做完題後便在舉子間傳閱。可後來程敏政做了考官,并且出了一樣的題,才讓其他舉子懷疑他們是買題作弊。
真相水落石出,皇帝做出了判決:判華昶贖杖(花錢買杖刑),罪名是言事不察;判徐經和唐伯虎贖徒(花錢買徒刑),并革去舉人身份,派到衙門當差,唐伯虎的仕途路從此中斷;而程敏政最慘,他本是為了宣揚自己的學術精神,可卻出了這樣一檔子事,被釋放後的第三天,他便含恨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