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作者:書畫素材

查升(1650-1707),字仲韋,号聲山,浙江海甯袁花人。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時康熙帝選儒臣侍值以備顧問,他經薦入直 南書房 多年,累遷至少詹事 。書法秀逸,得 董其昌 神韻,小楷尤為精妙。

康熙帝稱贊說:"他人書皆有俗氣,惟查升乃脫俗耳。用工日久,自爾不同。"查升辦事又謹慎勤敏,備受器重,康熙帝賜書、畫、禦筆、硯台,賜第西華門,并禦書"淡遠"堂名。品行高潔,待人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四方求書法者甚衆,他經常在晚上燃燭揮毫。著有《淡遠堂集》。時人稱查升書法、查慎行詩、朱自恒畫為"海甯三絕"。

查升《臨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偶然的機會看到一篇書法作品,臨寫的是《懷仁集王王羲之聖教序》很是精美,就去查了查關于這篇作品的資料,是一位清朝的書法家所臨寫,名字叫做查升。而查升所臨寫的《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被海外華裔收藏。

知道了這位叫做查升,就去查了他生平,查升的活動範圍是順治,康熙年間。查升字仲韋,号聲山,浙江海甯人,是康熙年間的進士,擅詩詞,書法主要學習王羲之,董其昌。當時有一定的名氣,和文人查慎詩詞,朱自恒的畫作共稱為“海甯三絕”。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大家應該知道《大唐三藏聖教序》是有唐太宗所寫的文章,有褚遂良書寫。後來有和尚懷仁用王羲之的字迹進行了集字所成,後來被刻成了碑文。被稱為《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也就是查升所臨寫的版本。

查升學習王羲之的書法真是已經入神,不得不讓人佩服,欣賞查升所臨寫的這篇書法用筆靈動飄逸,結構遵守原帖的法則。大家知道《懷仁集王羲之書聖教序》是集字而成,是以氣韻不是很通順,但是有查升所臨寫的還原了王羲之書法的風神,顯得是那麼的自然。臨寫出來的氣韻一氣呵成,在氣韻上沒有受原作集字的影響,渾然一體,好不自在!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在觀察查升的用筆,筆法很是精美,幾乎沒有什麼敗筆,氣韻貫通,上下呼應,讓觀賞着賞心悅目。

臨寫王羲之書法有一個難度就是在靈動的筆法裡帶有一份端莊,因為寫字漂浮是王羲之書法的大忌。而查升的臨寫的真是讓人無不贊服,寫的真好。

好的書法作品總有一種特殊的氣韻,這種氣韻不隻是書寫技巧的熟練就能達到的,他是一個人的内在修養所能展現的。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元朝的大書法家趙孟,他的書法更多的表現的是一種娴熟的功力,熟能生巧的表現。還有一位明朝的書法家董其昌,而董其昌的書法更多的是一種氣韻的展現,善于在臨帖中提煉吸收氣韻,書法作品一氣呵成,好不做作。而查升的書法和董其昌的書法很相似,都是善于表達氣韻,是以可以在查升臨寫的《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中發現董其昌的東西。可以說查升臨寫的版本真是上佳之作。

通過查升的書法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書法沒有跳出王羲之,董其昌這一路而自成風格,是以影響力不是很大,但是他對王羲之,董其昌書法的學習和領悟是讓人由衷的佩服的。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雖然查升的名氣在書法史上名氣不大,甚至好多書法愛好者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的書法是好的,書法是值得我們學習欣賞的。是以有時學習書法隻看他寫的好不好就可以了,和他們的名氣也不是絕對關系,我想曆史上一定還有這樣書法功力深厚而又名不見經傳的書家,對于他們,我們記住他們的書法作品就可以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查升所臨寫的《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乘佛法教義之總綱,其内容簡潔概要,簡稱《心經》。全經隻有260字,屬六百部般若之一卷。此幅《心經》,筆法皆從蘭亭出,無一筆不苟。深得逸少之旨,以酷俏勝。然乏自我、學契貼者略參之。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般若經》共有九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勝天般若》、《勝天王般若》、《文殊問般若》、《金剛般若》、《大品般若》、《獨幕喜劇般若》。按學者黃家樹(2000)的說法,《般若心經》及諸部般若,為佛陀在二轉無相法輪時所宣說,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藏傳的經論中經常提到:「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般若法門最為殊勝。」《般若經》的内涵以空性為主,透過對空性的了解能斷除煩惱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聲聞及獨覺的菩提果位;也能夠透過對空性的認識,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涅槃,即無上的菩提果位。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即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故名為《心經》。此經由淺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義理精要。可謂言簡而義豐, 詞寡而旨深。古來認為讀此經可以了解般若經類的基本精神。該經曾有過七種漢譯本。較為有名的是後秦鸠摩羅什所譯的《摩诃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和唐朝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這部經文宣揚空性和般若,也被認為是大乘佛教第一經典和核心,是世界上最被人廣知最流行的佛教經典(美國漢梵佛經譯者PINE 2004)。英國佛經譯者Edward Conze (2000)認為這篇經書屬于般若波羅蜜教派發展四階段的第三階段時期著作。另一方面,同為該教派精要的短篇《般若波羅蜜心經》與《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對大乘佛教的發展影響深遠。同時《心經》與禅宗的經典有異曲同工之處,而《金剛經》則被禅宗奉為至高無上的經典。

《心經》通常被認為是寫于西元前1世紀的貴霜帝國境内。Pine (2004 )認為作者是佛教上座部二十部派之一的說一切有部的僧侶,因為《心經》最早被翻譯成漢語的記載是在公元200~250年由月氏和尚支謙所譯。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清代書法家代表人物之——查升,書法秀逸,小楷尤為精妙

廣告曆代名家心經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