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出生僅35天,反複噴射狀嘔吐,看長治市婦幼保健院如何診治

小寶(化名)是一個年僅35天的小患兒,生後2周開始出現嘔吐,剛開始并不嚴重,近半個月嘔吐逐漸加重,每次吃完奶都要嘔吐,而且呈噴射性,嘔吐量多,看着小寶逐漸消瘦,大小便次數也少了,小寶的爸爸媽媽看着心疼極了……他們帶着小寶輾轉多家醫院,經口服藥物保守治療,無明顯改善。近2天出現頻繁嘔吐,精神反應差,于10月7日晚上20時35分,小寶的爸爸媽媽抱着僅僅35天的孩子緊急就診于長治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該院值班醫生通過仔細查體,細心詢問病史及腹部彩超檢查後考慮為: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可能。可憐的小寶因長期嘔吐,目前已有脫水及電解質紊亂,值班醫師立即給予辦理入院。積極給予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并完善術前檢查,第2日行上消化道造影後,小寶被明确診斷為: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術前,該院小兒外科主任宋晉帶領大家進行了充分的術前讨論,評估小寶術中、術後可能出現的風險及并發症,并制定了詳細的診療計劃。最後考慮患兒年齡小、抵抗力差,決定給予行小兒腹腔鏡微創手術,此手術僅在臍部行5㎜切口,在臍周行兩個3mm切口即可完成,具有手術時間短,手術創傷很小,術後恢複快等優點,術後6小時即可進食糖水,第2日即可進食母乳或配方乳。

手術非常順利!10月11日上午,在全身麻醉下給小寶進行了腹腔鏡微創手術,術中見幽門呈橄榄狀肥厚、蒼白,長約2.0cm,質硬。術中給予幽門環肌切開,手術非常順利!術後小寶恢複得很好,目前已能正常進食,沒有再出現嘔吐。小寶的爸爸媽媽這下終于放心了,笑容重新回到了他們的臉上……

了解“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是由于幽門環肌肥厚、增生,使幽門管腔狹窄而引起的機械性梗阻。

主要症狀

1. 嘔吐:嘔吐大多出現于生後2~3周,最初僅是回奶,接着為噴射性嘔吐。開始時偶有嘔吐,随着梗阻加重,幾乎每次喂奶後都要嘔吐,嘔吐物為黏液或乳汁,在胃内潴留時間較長則吐出凝乳,不含膽汁。少數病例由于刺激性胃炎,嘔吐物含有新鮮或變性的血液。

2. 體重下降、大小便減少:由于奶和水攝入不足,體重起初不增,繼之迅速下降,尿量明顯減少,數日排便1次,量少且質硬。發病初期嘔吐喪失大量胃酸,可引起堿中毒,呼吸變淺而慢,并可有喉痙攣及手足搐搦等症狀等。

3. 伴發黃疸:間接膽紅素升高為主。可能是由于反複嘔吐、熱量攝入不足導緻肝髒的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低下所緻。也有認為可能是幽門腫塊或擴張的胃壓迫膽管引起的肝外梗阻性黃疸。一旦幽門梗阻解除後3~5天内黃疸即消退。

如何診斷

依據典型的臨床表現,見到胃蠕動波、扪及幽門腫塊和噴射性嘔吐三項主要征象,診斷即可确定。其中最可靠的診斷依據是進行實時超聲檢查或鋇餐檢查以幫助明确診斷。幽門肥厚的B超診斷标準:幽門管長徑>16mm,幽門肌厚度≥4mm,幽門管直徑>14mm。鋇餐檢查見到幽門管線樣征即可診斷。

如何治療

此病一旦确診,均需外科手術治療。采用幽門肌切開術是最好的治療方法,療程短,效果好。術前必須經過24~48小時的準備,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補充鉀鹽。營養不良者給靜脈營養,改善全身情況。長治市婦幼保健院兒外科采用新生兒腹腔鏡微創手術,目前已治愈數十例患兒,預後好,随訪3月,體重明顯增長。

兒外科專家溫馨提示

每一個小寶寶都是父母的天使,提醒廣大家長: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呵護。

認識一下

小兒外科團隊吧!

長治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建立于1999年,年門診量5000餘人次,年手術量近1000台次。經過10餘年的發展,已形成一個基礎紮實、人才梯隊健全、技術力量雄厚、儀器裝置先進、醫教研協同發展的學科。在長治地區率先開展小兒腹腔鏡手術,填補了我市小兒外科腹腔鏡的空白。小兒外科是全市唯一的小兒手術科室,率先開展小兒全麻下腹腔鏡手術。分為小兒普通外科、小兒泌尿外科以及新生兒外科三組,針對部分小兒外科疾病開展了日間手術治療。作為長治地區唯一定點診療小兒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項目的科室,承擔着長治地區0-6歲殘疾兒童肢體殘疾的診斷。

出生僅35天,反複噴射狀嘔吐,看長治市婦幼保健院如何診治

全科醫護人員将以優質先進的技術、熱情周到的服務,為前來就診的患兒和家長提供幫助。

(來源:長治市婦幼保健院)

(責任編輯:張文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