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07-08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

各位聽衆,早上好!今天是7月8日,星期四,農曆五月二十九。北京多雲轉晴,33℃到22℃。以下是内容提要:

習近平同希臘總理通電話;

習近平同捷克總統通電話;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引發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群衆表示,要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栗戰書同阿聯酋聯邦國民議會議長舉行會談;

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汪洋主持;

韓正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司小組全體會議;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七一勳章”獲得者》今天播出:《大漠赤子石光銀》;

各地舉行活動,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周年;

海地總統遇刺身亡,海地總理宣布國家進入戒嚴狀态;

今天的節目大約需要35分鐘,以下是詳細内容:

習近平同希臘總理通電話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7日晚同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通電話。

米佐塔基斯祝賀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他表示,中國共産黨不僅改變了中國的前途命運,也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軌迹。中國成功使數億人擺脫貧困,這是人類進步史上的奇迹。我相信,在習近平總書記上司下,中國将不斷取得新的偉大成就。

習近平對此表示感謝,強調中國共産黨将同一切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指出,目前世界正面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的挑戰,中國和希臘同為文明古國,都經曆過苦難輝煌的發展曆程,對人類文明進步和國際秩序變革有着相似理念。目前形勢下,傳承好、發展好中希關系,不僅有助于促進疫後經濟複蘇,也将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古老文明應有的智慧。雙方要繼續互相了解和支援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為國際社會樹立友好互信典範;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為國際社會樹立互利合作标杆,為國際社會樹立文明互鑒樣闆,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凝聚新的共識和力量。

習近平強調,今年是中希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建立15周年,明年是中希建交50周年。中方願同希方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深化傳統友誼和務實合作,推動中希關系邁上新台階。中歐本着互相尊重、求同存異、開放共赢精神開展對話,深化合作,符合雙方利益,也順應時代潮流,希望希臘繼續為此發揮積極作用。

米佐塔基斯表示,希方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系,希望以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建立15周年為契機,同中方拓展經貿、旅遊、綠色發展等領域合作,加強文明對話互鑒,共同辦好雙方商定的重點項目,推動兩國關系取得更大發展。歡迎更多中國企業來希臘投資。預祝北京冬奧會取得成功。希方支援歐盟發展同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加強對話和合作。

雙方還就有關地區問題交換了意見。

習近平同捷克總統澤曼通電話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7日晚同捷克總統澤曼通電話。

習近平強調,目前,國際形勢複雜深刻演變,人類社會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等共同挑戰,維護好、發展好中捷關系符合和平發展合作共赢的時代潮流,符合兩國人民共同心願。你多年來堅持從大局和長遠出發看待中捷關系,我對此高度贊賞。希望捷方更多人士正确看待中國和中國發展,緻力于加強兩國溝通和合作,妥善處理有關問題,使中捷關系保持健康和活力。雙方要用好共建“一帶一路”等平台,深化抗疫合作,推進複工複産和經濟複蘇,鼓勵雙向投資和貿易,努力打造更多合作亮點。

習近平強調,中國-中東歐國家上司人峰會成果正逐項得到落實,希望捷方同中方一道努力,為雙方共同發展創造更多機遇。希望捷方為加強中歐對話合作、實作互利共赢發揮積極作用。

澤曼表示,我謹就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表示誠摯祝賀,祝願中國在習近平總書記上司下取得更大成就。我贊同習近平主席對捷中關系的看法。捷方緻力于同中國加強友好合作,願同中方密切溝通,排除幹擾,確定兩國關系健康順利發展。希望雙方共同努力,促進雙方經濟合作。我主張,各國應該團結合作,共同應對恐怖主義等全球性挑戰。捷克願做聯系歐盟同中國的紐帶。祝願北京冬奧會取得成功。

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引發熱烈反響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廣大幹部群衆紛紛表示,要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曆史車輪向着光明的目标前進。

和平、和睦、和諧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一直追求和傳承的理念,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沒有侵略他人、稱王稱霸的基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産黨關注人類前途命運,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長陸慷: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不斷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将按照總書記的要求,繼續積極推進中國同外部世界的交流互鑒,共同發展和進步,也将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赢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

海關總署署長倪嶽峰: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海關職能作用,統籌推進口岸疫情防控和促進外貿穩增長,不斷提升海關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水準。

市場監管總局登記注冊局局長楊紅燦表示,要着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楊紅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我們備受鼓舞,市場監管總局要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斷降低投資創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打造全球營商環境新高地,為世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上合示範區自啟動建設以來,已常态化開行20條國際、國内班列,通達“一帶一路”沿線16個國家、44個城市。

上合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向志強:上合示範區從提出到加速推動建設,也反映了中國在推動全球發展,特别是加強與上合組織國家和“一帶一路”國家間經濟發展所開展的一種生動實踐。我們将推出一系列提升貿易便利化水準的創新舉措,實作高端産業集聚發展。

洋浦經濟開發區承擔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先行區”的重任,為全島自貿港建設積累實踐經驗。

洋浦工委書記周軍平:把自貿港的政策制度體系在洋浦逐一落地實施,全面推進投資貿易的自由化便利化的壓力測試。奮力把洋浦建成海南自貿港的先行區示範區、全省高品質發展的增長極。

參與厄瓜多米拉多銅礦建設的中鐵建銅冠投資公司社群工作部部長朱鈞:在厄瓜多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在“後疫情時代”譜寫中厄友好新篇章,積極為銅陵有色海外礦産品基地——米拉多銅礦發展建設創造和諧穩定的外部環境。

在即将奔赴馬裡的第九批維和部隊中,有我國首個維和部隊女子警衛班,6名戰士平均年齡隻有22歲。

班長劉恒:我們即将奔赴的馬裡被聯合國稱為最危險的任務區,但我們一直牢記習主席說的“不怕犧牲、英勇鬥争”,我們一定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7月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醫保服務高效便民;确定加強新就業形态勞動者權益保障的若幹政策措施;決定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援,推出支援碳減排的措施。

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優化醫保便民服務,有利于更好保障群衆健康、提升獲得感。會議确定,一是重點面向數億流動人口特别是農民工等群體,加快推進住院、門診費用異地就醫結算,確定今年底前各省份60%以上的縣至少有1家普通門診費用跨省聯網機構、明年底前每個縣至少有1家定點醫療機構提供跨省直接結算。二是優化定點醫療機構總額預算管理,引入商業保險機構參與醫保服務,豐富保險品種,提高醫保精算水準。三是統一和優化醫保辦理流程,推行醫保報帳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窗辦成。依托“網際網路+”,實作醫保服務“網上辦”“掌上辦”。四是強化全過程監管,依法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誘導住院、虛開發票等行為,守好群衆“保命錢”。

會議指出,維護新就業形态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有利于促進靈活就業、增加就業崗位和群衆收入。會議确定,一是适應新就業形态,推動建立多種形式、有利于保障勞動者權益的勞動關系。二是企業應按時足額支付報酬,不得制定損害勞動者安全健康的考核名額。督促平台企業完善訂單配置設定、抽成比例等規則。不得違法限制勞動者在多平台就業。三是以出行、外賣等行業為重點,開展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四是建立适合新就業形态的職業技能教育訓練模式,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給予補貼。五是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的戶籍限制。

會議決定,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産經營的影響,要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礎上,保持貨币政策穩定性、增強有效性,适時運用降準等貨币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别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援,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同時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設立支援碳減排貨币政策工具,支援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發展。今年7月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栗戰書同阿聯酋聯邦國民議會議長舉行會談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7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以視訊方式同阿聯酋聯邦國民議會議長薩格爾舉行會談。

栗戰書說,中阿兩國是好朋友、好夥伴。雙方積極落實習近平主席同穆罕默德王儲互訪重要成果,全力推進中阿關系“百年大計”建設,政治互信不斷深化、經貿合作成果豐碩、人文交流更為密切,特别是抗疫合作成為兩國關系新亮點。

栗戰書指出,中阿雙方要按照兩國最高上司人達成的重要共識,不斷增進在戰略層面的溝通,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和“面向未來50年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加強政治上互相支援,堅定支援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共同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原則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持續開展抗疫合作,推動各領域務實合作,密切人文領域交往。

栗戰書介紹了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有關情況,并闡述了中方在涉疆問題、病毒溯源問題上的原則立場。

栗戰書強調,中國全國人大高度重視同阿國民議會加強交流合作。希雙方促進各專門委員會、友好小組和代表之間的交往,及時準許、修訂有利于雙邊關系發展的法律檔案,維護開發中國家的共同利益。

薩格爾表示,阿聯酋是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祝賀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感謝中方在抗擊疫情中給予阿方的重要支援。阿國民議會願深化同中國全國人大的友好交往,為促進兩國關系發展作出貢獻。

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 圍繞“社會救助法的制定”協商議政 汪洋主持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焦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十三屆全國政協第51次雙周協商座談會近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主持會議。他指出,隻有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使社會救助成為人民群衆真正受益的偉大事業。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社會救助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從實際出發,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做好社會救助法制定相關工作,用制度保障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11位委員和特邀代表圍繞會議主題從不同角度建言咨政。40多位委員在全國政協委員移動履職平台上發表意見。

委員們建議,在徹底消除絕對貧困之後,社會救助制度要與新時代新發展階段相适應,思路應從“救窮”向“救弱”、“供血”向“造血”、單一物質救濟向綜合服務救助轉變。要搞好統籌協調,強化部門協同,推進政策銜接、資訊共享和資源整合,提高社會救助綜合效益。要科學設定救助标準,精準确定救助對象,建立“有進有出”動态調整機制,做到應助盡助。要創新救助方式,增加生活照料、心理疏導、社會融入等服務類救助供給,更好滿足困難群衆多樣化需求。要簡化救助程式,確定困難群衆求助便捷、受助及時。要壓實政府主體責任、加強基層服務力量建設,教育引導受助人自立自強,實作救助、互助、自助有機統一。要強化救助資金監管,嚴厲查處騙取社會救助行為。

全國政協副主席汪永清作主題發言。司法部負責人介紹了有關情況,民政部、财政部負責人作了協商交流。

韓正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司小組全體會議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司小組組長韓正6日在濟南主持召開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上司小組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和訓示批示精神,總結前一階段工作情況,審議有關檔案,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

會前,韓正專門要求生态環境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組織力量,曆時近3個月、覆寫52個地市、行程近30萬公裡,深入沿黃9省區開展暗查暗訪暗拍,編輯形成黃河流域生态環境警示片,對黃河流域進行了一次專業化的“體檢”。會上播放了警示片,沿黃9省區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在觀看後作了發言。

韓正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為指導,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深刻領會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重大意義,堅持問題導向,發現問題、直面問題、及時解決問題。要全面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的要求,堅決遏制違規取水用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着力解決生态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持續改善生态環境品質,切實加強黃河流域文化遺産資源的保護。

韓正指出,要狠抓問題整改,確定黨中央決策部署真正落地生根。要創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工作機制,落實整改主體責任,加強督辦和指導,依法嚴肅處理環境違法行為,在推進整改中加快完善規劃和政策體系,鼓勵社會和公衆積極參與,做好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這篇大文章。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七一勳章”獲得者】大漠赤子石光銀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黃立新 李紅剛 溫超)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七一勳章”獲得者》8日推出《大漠赤子石光銀》。

前不久,陝西省定邊縣十裡沙村的蔬菜陸續上市了,因急性膽囊炎住院治療的石光銀剛一出院,就迫不及待地了解出菜情況。

石光銀:現在種經濟作物,辣子、包谷、洋芋,老百姓的收入就上去了。

石光銀一裴子都在和沙子打交道。1952年,他出生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的定邊縣海子梁鄉。童年記憶中,石光銀和鄉親們深受沙害侵擾。

石光銀:我父親搬了九次家,沙到了房梁上了,五六年你就得搬家,沒有人生存條件了。

1984年,國家鼓勵個人承包治沙,32歲的石光銀辭去了農場場長的鐵飯碗,成為全國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農民。1986年春季,他和100多人的治沙隊伍開始首戰長年處于風口的狼窩沙。白天頂着日曬種樹,晚上睡在臨時搭建的小帳篷裡。

石光銀一邊鼓勵大家,一邊外出學技術。1988年,他們在迎風的沙坡上劃格子、搭沙障,再在沙障間栽下楊樹和沙柳,樹苗成活率達到了90%,狼窩沙終于被戰勝。

石光銀:沙子過去是危害人的,現在沙養人了,你把沙山治住,這确實是金山銀山。

幾十年來,石光銀帶領群衆先後植樹5300多萬株,治理了25萬畝荒沙地,在毛烏素沙漠南緣營造出一道長達百裡的綠色長城,改變“沙進人退”的惡劣環境;他還将治沙與緻富相結合,創造“公司+農戶+基地”的新模式,幫助沙區群衆脫貧緻富。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治沙英雄”等稱号。

石光銀:我是共産黨員,我幹得再苦再累,也要幹。入黨宣誓,拳頭舉了這麼高宣誓的時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中宣部舉行“傳承紅色基因 踐行綠色使命”中外記者見面會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李思默)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共中央宣傳部7日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邀請4位來自林草行業的黨員代表,圍繞“傳承紅色基因 踐行綠色使命”這一主題,和中外記者見面交流。

4位代表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從不同角度介紹了他們肩扛保護祖國生态安全、建設美麗中國的曆史使命,常年堅守在人迹罕至的密林深處、戈壁荒漠、生命禁區,用青春和熱血創造一個又一個綠色奇迹。他們表示,将繼續傳承紅色基因、赓續共産黨人的精神血脈,使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相得益彰,共謀綠色生活、共建美麗家園。

2025年我國将基本建成資源循環利用體系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王逸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資源循環型産業體系基本建立,覆寫全社會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基本建成。

《規劃》指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對保障國家資源安全,推動實作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生态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規劃》明确,2025年,主要資源産出率比2020年提高約20%,機關國内生産總值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降低13.5%、16%左右。農作物稭稈綜合使用率保持在86%以上,大宗固廢以及建築垃圾的綜合使用率達到60%,廢紙、廢鋼利用量分别達到6000萬噸和3.2億噸,再生有色金屬産量達到2000萬噸,資源循環利用産業産值達到5萬億元。《規劃》聚焦循環經濟領域迫切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部署了五大重點工程和六大重點行動。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副司長趙鵬高:五大重點工程包括,城市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園區循環化發展、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示範、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示範、循環經濟關鍵技術與裝備創新。六大重點行動包括,再制造産業高品質發展、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利用、汽車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膠污染全鍊條治理、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

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周年儀式在京舉行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周年儀式7日上午在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舉行。

北京盧溝橋畔,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巍然矗立、雄偉莊嚴。上午10時,紀念儀式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首都學生代表深情朗誦抗戰詩文,首都大學生合唱團演唱了《松花江上》《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表達了年輕一代以史為鑒、不負時代、不負韶華,立志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力量的堅定決心。

随後,各界代表緩步登上台階,依次來到抗戰館序廳,手捧花束,敬獻在象征着中華民族團結抗戰的大型浮雕《銅牆鐵壁》前,并向抗戰英烈鞠躬緻敬。

各地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周年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7日,各地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周年。

上午8時30分,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公祭廣場,全體默哀,由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後代、志願者、大中國小生代表等,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為中國人民抗日戰争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敬獻鮮花。随後,活動代表共同撞響和平大鐘13聲。

南京緻遠外國語國小學生葉潇雅:更好地珍惜現在的和平年代,我們也要好好學習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

“樹愛國之心 立報國之志——銘記七七事變爆發84周年”主題系列活動在沈陽“九·一八”曆史博物館殘曆碑廣場莊嚴舉行。一段段慷慨激昂的詩朗誦、一首首經典紅歌,帶領觀衆重溫紅色經典,銘記曆史、勿忘國恥。

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聯合國内60家相關主題紀念(博物)館,共同推出“中流砥柱——中國共産黨抗戰文物專題展”。展覽精選抗戰文物500餘件/套、珍貴曆史圖檔80餘幅。

中國人民抗日戰争紀念館館長羅存康:以此教育人、激勵人、鼓舞人,繼續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而努力奮鬥。

解放軍和武警部隊組織多種形式活動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周年

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李攀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連日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也組織了多種形式的活動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4周年,激勵官兵勿忘國恥,牢記職責使命,為強軍興軍努力奮鬥。

7日,陸軍第83集團軍某旅拉響防空警報,組織官兵來到英烈牆前為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默哀。這個旅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楊靖宇支隊。

指導員劉進奇:作為楊靖宇傳人,我們更應該立足本職崗位,弘揚靖宇精神,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備戰打仗的主責主業上。

駐守在渤海灣北隍城島的北部戰區陸軍某海防連的營區裡,8塊大理石組成的“銘史牆”,記錄了曆史上西方列強曾7次從這裡入侵中國。

指導員宮明曉:組織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就是要讓官兵明白,有海無防的覆轍再不能重蹈。作為一名軍人,我們要銘記曆史,扛起使命,進一步增強練兵備戰的責任感、緊迫感。

連日來,駐守在天山南麓的新疆軍區某團,利用駐地紅色資源和榮譽連隊文化底蘊,開展學抗戰曆史、講抗戰故事、唱抗戰歌曲等活動,他們還把高原駐訓感人事迹編成故事集、情景劇,引導官兵樹立戍邊報國志向,積極投身強軍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