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博鳌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由國務院準許設立為國家唯一國際醫療旅遊産業園區,規劃範圍20.14平方公裡,是以醫療旅遊為主導、高端醫療技術聚集的第三産業園區,并賦予在全國獨一無二的九條含金量極高的優惠政策,包括在先行區使用特許藥品、醫療器械、前沿技術研究等。
今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先行區的優惠政策再次提速——進口醫療器械的審批權首次從國家下放到了地方,海南可自主決定醫療器械的進口準許。加之頂級院士專家團隊正式入駐、國内未上市新藥開始采購……近日,這一系列重磅措施的上馬,使位于海南博鳌的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再度引發關注。
今年4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海南考察時,就首先參觀了這個中國醫療健康開放新領域的先行者,強調要大力發展健康事業,為廣大老百姓健康服務。

▲先行區規劃圖。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确提出,要加強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關。在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宣布要對抗癌藥品進口稅率力争降到零稅率。如今,5月1日起取消抗癌藥等28項藥品進口關稅,HPV9疫苗也有條件準許上市了。
這些利好舉措在博鳌醫療先行區展現得尤為明顯。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在先行區HPV9早已經可以預約,這裡不但能同步使用國外上市的先進藥品和醫療器械,國内首創的轉陰率高達85%的HPV療法,也有望在兩三年内上市。目前先行區已有101個項目達成投資意向,39個項目通過醫療技術評估,27個項目開工建設,一期引進國外新技術15項。
1
所有科室都一流的超級醫院
不少頂級專家已開放預約
4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第九人民醫院整形外科專家孫寶珊教授來到博鳌先行區。作為國内力量最強的專科團隊之一、李青峰教授領銜的整形美容外科團隊成員,孫寶珊入駐博鳌超級醫院進行為期一周的坐診。
位于先行區的博鳌超級醫院于3月31日開業,是博鳌醫療先行區的第一個标志性項目,開業一月,已經成為先行區的形象代言。
像孫寶珊這樣來到超級醫院的國内頂尖專科的專家還有很多,就在超級醫院一樓大廳左側牆上,由各領域院士或學科帶頭人領銜的全國12個臨床學科團隊介紹格外引人注目。
▲超級醫院一樓大廳。圖檔來源紅星新聞
“在其他醫院,有一兩個優勢科室,就已經很厲害了。而我們把全國的頂尖科室都集中在了一個醫院。”超級醫院執行副院長盛國平說,“也就是‘1+X’式,即‘一個共享醫院(平台)+若幹個臨床醫學中心’,采取多元投資,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
比如李蘭娟院士領銜的感染病專科團隊、吳皓院長的聽力團隊、張志願院士的口腔颌面部團隊……目前已确定入駐超級醫院的12個臨床學科,都是國内在各自領域排名前三的學科——由臨床醫學領域中國工程院院士及頂尖醫學學科帶頭人領銜,通過整合國内優質醫療資源,組建團隊,以各專科臨床中心的形式進駐。而入駐團隊成員将按照安排,像孫寶珊一樣輪流過來坐診。
“心很靜。”曾兩次到過海南的孫寶珊,此次來到先行區的感覺非常好,好得甚至有些不習慣。“我們那兒一上午要看50多個病人,有時要到中午一點,平均三四分鐘就要看一個病人,還不算患者進進出出的時間。”而在各路專家雲集的超級醫院,雖不斷有患者前來咨詢,卻也沒有出現人滿為患的場景。
盛國平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醫院實行預約制,所有的患者都事先向醫院預約,醫院将患者資料彙總到專家團隊,由專家團隊對患者情況進行分析,最終為患者預約相關的專家進行診療。在這種情況下,醫生和患者有充分的交流時間,保證服務體驗。
▲患者在超級醫院前台咨詢預約。圖檔來源紅星新聞
除了預約,還有一部分患者是進駐醫院的專家團隊成員接診過的患者,當這些患者有特殊的需求要使用新藥、特殊耗材和裝置時,專家會建議将患者轉診到超級醫院。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超級醫院開業以來,第一個手術對象就是整形美容外科團隊的轉診患者——來自深圳的陳女士在這裡進行了眼部畸形修複手術。
此後,國内耳鼻咽喉專科領軍人物韓德民院士帶領的專家團隊,又在超級醫院實施了首台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目前眼科、心髒等專科也已經開放預約。
2
PD-1買不到?
五六種最新抗癌藥已在采購
超級醫院隻是先行區探路醫療健康領域開放的一個縮影。
瓊海市委常委、先行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何鵬飛表示,根據規劃,先行區将重點發展醫療、醫美抗衰、健康體檢、科研等國際醫療旅遊相關産業,形成“三地、六中心”——即國際醫療旅遊目的地、尖端醫學技術研發和轉化基地、國家級新的醫療機構集聚地;特色明顯技術先進的臨床醫學中心、中醫特色醫療康複中心、國際标準的健康體檢中心、國際著名醫療機構在中國的展示視窗和後續治療中心、國際醫學交流中心、國家罕見病臨床醫學中心。
在這個醫療叢集裡,有着其他地方沒有的待遇——特許醫療:醫療人才、醫療技術、醫療器械和藥品特許準入;特許研究:可以申請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等前沿醫療技術研究項目;特許經營:放寬部分醫療審批權,允許境外資本進入和經營;特許國際交流:允許引入和建立國際組織,承辦國際會議。
癌症,對這已成為我國居民的第一大死亡原因疾病的治療和研究,先行區的優勢尤其明顯。全國癌症中心釋出的資料顯示,2015年我國癌症新發病人數達429萬,死亡人數達281萬,平均每天約7500人死于癌症,中國癌症病人的死亡率占全球的四分之一。
2015年,患有白血病的商人陸勇因幫助病友在印度代購低價的仿制抗癌藥,被抓捕起訴。雖然陸勇最後被無罪釋放,但癌症患者購買抗癌藥的困局日益凸顯。
“主要是用藥難,公立醫院不進,成本高,好多醫保也不報。”海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惡性良性腫瘤内科住院醫師蔡醫生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現在易瑞沙(适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化學治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可以部分報帳,中華慈善總會易瑞沙慈善援助項目也有政策,正版藥吃到約8個月若有效将免費贈藥。”蔡醫生說,“但是癌症患者容易産生耐藥性,易瑞沙平均耐藥期就在10個月左右。”
他向紅星新聞記者解釋,惡性良性腫瘤在不斷變化,抗癌藥日新月異,易瑞沙已上市三代,現在第四代已經在研究。如果不能和國際同步的話,患者就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
盛國平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先行區政策支援下,PD-1這樣的最新抗癌藥已有五六個品種給予批文,最快半個月左右就能采購回來供患者使用。“在國内,進行一次CT掃描隻需要幾百元,而在國外則需要幾千美金。”他認為,若關稅減免、納入醫保,和那些需要出國才能接受這些治療的患者所花費的費用相比,在先行區花費的費用會低很多,也更加便利。
3
九價HPV有條件上市
這裡已可以預約
據新華社報道,先行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16年我國有60萬人去國外求醫問藥,先行區的建設,就是要解決醫療領域的“馬桶蓋”問題,緩解老百姓對健康新需求和目前醫療服務供給不平衡、不充分間的沖突。
昨天(5月1日))九價HPV有條件準許上市了。但實際上,宮頸癌疫苗在國内的上市之路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時間。據中國政府網報道,總理李克強4月11日在上海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考察時,了解社會普遍關注的HPV宮頸癌疫苗供應使用情況:目前HPV疫苗需求量很大,二價疫苗供應基本可以保障,四價疫苗供應需提前預約,而九價疫苗内地尚未上市,需求者必須數次往返境外才能接種。李克強當即要求,有關部門一定要加快審批,保障供應,讓有意願的群衆盡早就近用上最新HPV等防癌疫苗。
入駐先行區的海南博鳌瑞達-麥迪賽爾國際醫療中心總經理石英明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HPV疫苗此前在國内按照正規程式才批到四價,二價都做了6年的臨床,國外九價已經是免費疫苗。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學專家、博鳌超級醫院院長李蘭娟曾介紹:一些在國外已經使用的藥品、裝置和耗材,落戶到國内需要3-5年的時間。
“國家出于安全、倫理等考慮,對新裝置、新藥品和新耗材都有嚴格的管理,但始終需要一些地方先行先試。”石英明說,而在“國九條”的加持下,先行區則免去了長時間注冊審批等門檻,同國外藥品上市實作同步。
▲細胞工程中心。圖檔來源紅星新聞
“國内沒有上市但國外已注冊審批的藥品我們可以先用,這極大地友善和吸引了患者就醫。更重要的是,專家們可憑借這些最先進的技術和藥品,收集資料作為相關藥品、器械上市前的資料,我們在國際上也更加具有話語權,去開展前沿的研究和讨論。”
4
國内首創轉陰率達85%的HPV療法
兩三年内有望上市
“先行區的出現為普通群眾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石英明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石英明所在的瑞達-麥迪賽爾國際醫療中心主攻細胞研究和應用治療,是以免疫細胞為主的抗衰、惡性良性腫瘤治療等。據介紹,免疫細胞療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治療惡性良性腫瘤療法,通過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來殺死癌細胞。通俗地說,免疫細胞一般是攻擊外來入侵者,而惡性良性腫瘤細胞是機體的一部分,是以很難被免疫細胞辨識,進而出現免疫逃逸。免疫治療等于撕開惡性良性腫瘤細胞的面具,揭開蒙住免疫細胞眼睛的面紗。
石英明在醫療系統工作了幾十年,從醫生到院長再到衛生部門做管理,對行業狀況非常了解。據他介紹,過去國家對幹細胞、免疫細胞研究方面控制得很嚴,要求也非常高。比如要三甲醫院、硬體、專家資質等,一般機構是做不了的,而有條件的機構很多又不願做,因為做臨床投入很大,不論從資金和時間來說,都是非常龐大的工程,一般機構承受不住。
“比如現在經常說的NK細胞研究技術,研發已經十幾年了,還在不斷改進,一般的研究五年能出一個成果就已經非常難得。”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NK細胞中文名為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是機體内第三大類淋巴細胞,約占血液中所有免疫細胞的15%,屬于天然免疫系統的核心細胞,是負責殺傷老化、受病毒感染、惡性良性腫瘤等異常細胞的主要“戰士”。其主要對亞健康人群有治療預防作用,可用作機體抗衰,以及惡性良性腫瘤病人的康複治療等。
▲研究人員正在做實驗。圖檔來源紅星新聞
石英明稱,他們正在和中科大田志剛教授團隊合作NK細胞免疫治療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相較目前其他同類技術更能保證細胞活性、純度、數量,在世界也處于領先。而中心目前的幾個項目已經做完基礎研究、動物試驗甚至一期臨床,一旦成功應用,就可以推廣到全國。據他介紹,海南省衛計委已經出台了對于先行區進行臨床研究的監管措施,相關機構必須要向省衛計委進行項目備案,衛計委還将成立專家委員會,派駐專家組對所開展的項目進行稽核,以保證項目安全、倫理和可行性。目前,該試行草案還在進一步修訂中。
石英明所在的機構現在還在進行HPV陽轉陰的細胞治療研究。“高危型HPV,可表現為持續感染狀态,最後發展為癌前病變乃至宮頸癌,很難轉陰。”他向紅星新聞記者介紹,他們正在做的細胞治療是精準治療,通過自體血分離出細胞,再誘導回溯到自體局部。“研究已做了十幾年,實際治療病例上萬,轉陰率高達85%。”石英明稱,該技術是國内首創,正在向國家申報,現在在做最後的療效、安全性等臨床資料收集工作,如果順利,兩三年内有望上市。
“如果使用國外的技術,專利保護期一般是十年,而且價格昂貴。”博鳌準許建立醫療先行區後,石英明覺得這對醫療業是個很好的機會,對普通群眾更是福音。“如果不是在先行區,免疫細胞我們隻能做研發,不能臨床應用,最後也就不能走向市場。而先行區對幹細胞的研發、免疫細胞的應用的準入條件放開了,中國老百姓就有望更快更便宜地用上國際先進的技術和藥品了。”
END
紅星新聞記者丨藍婧 發自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