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蘇大學:赓續學脈 創新育人

作者:光明日報

近日,江蘇大學相繼舉行《印·像:江蘇大學發展曆程中的記憶》《興農重器:中國農機文化傳承與創新》新書首發式,大量的圖檔和文字,向衆人無聲地講述着這所學校薪火相傳、砥砺前行的故事。走過119年悠久辦學曆史的江蘇大學,已成為一是以工科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江蘇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首批江蘇省高水準大學建設高校,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成績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從百年時光中走來,江蘇大學正是赓續了三江師範學堂的學脈,發揚着“作育人才,以圖自強”的家國情懷和“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奮鬥精神,深深紮根中國大地,培育愛國奉獻、自強奮進的光榮傳統,形成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的育人特色,不斷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貢獻力量。

把“為國育才”作為學校核心使命

在江蘇大學校園東北角的一處試驗空地,研究所學生孫志偉和隊員們正抓緊調試他們自主設計的直線型植保無人機,為即将奔赴的中國研究所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路演做準備;2000公裡外的青海門源第二寄宿制中學,一張張稚嫩的笑臉讓研究所學生支教團成員許悅更加堅定自己的選擇……校園内外,每一名江大學子都有專屬于自己的成長軌迹,他們不斷傳承發展“自強厚德、實幹求真”這一與生俱來的基因品格,欲在新時代的廣闊舞台上再顯身手。

江蘇大學曾幾度更名,但為國育才,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始終是其堅守的教育初心。

建校之初,學校師資中有一批20世紀四十年代美國留學歸來的農機、力學專家,他們于新中國成立後毅然放棄國外優厚生活條件回國,勵精圖治、艱苦創業,僅用10多年時間,便在1978年将鎮江農業機械學院建設成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堪稱民族中堅的棟梁之材,出色地完成了那一代人的曆史使命。

大學之道,首在為國育才。為了“讓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樣奔湧而出”,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設創新創業學院、菁英學院以及金山英才班、吳仲華班、高良潤班等一批創新人才培養平台,創新實施微專業、現代産業學院、雲上研修資源等旨在拓展專業面的教育教學改革舉措。學校連續7屆捧得挑戰杯“優勝杯”,斬獲“網際網路+”各類大賽獎項15項;近5年共有8454名學子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等國内外知名高校繼續深造,超過250名學子奔赴基層,在選調生、村官和服務西部計劃、蘇北計劃中發光發熱。

為國育才,優秀教師是基礎。對照“雙一流”建設标準,學校以高水準研究型大學為目标,一方面積極從海内外引進高端人才,一方面持續加強自身人才隊伍建設,師資力量不斷增強。2021年,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王謙獲評國家教學名師,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松軍當選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烏克蘭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3名博士後入選“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

以科技創新鑄造學校靈魂

江大人在科研領域銳意創新,在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中自強奮進,百年來同樣未變。翻開江蘇大學校史,一個個名字如夜空中的繁星:著名農業機械專家、内燃機專家、排灌機械事業創始人戴桂蕊,中國高等院校農業機械學科創始人高良潤,著名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專家、中國檢驗醫學高等教育的創始者之一劉恭植……

江蘇大學曾經為新中國創造過多個第一:第一個水田犁國家标準、第一個搖臂式噴頭系列、第一代植保機具、第一台半喂入自動脫粒機、第一台内燃機水泵……

把學科建設與社會需要緊密結合,這是時代賦予江蘇大學的曆史使命;将自身的成長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這是百年來一代代江大人的自覺擔當。時至今天,創新始終是江大人科技進步的“密鑰”。

合并組建20年以來,學校科研經費總量超99億元,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27項,科技部國家科技項目、課題、任務共計212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9項,取得了一系列創新突破成果。學校水泵相關研究成果廣泛運用于南水北調、太湖流域治理等大型工程;研發的“一種軸向喂入式稻麥脫粒分離一體化裝置”斬獲我國農機收獲領域首項國家專利獎金獎;經過近十年的持續技術攻關實作高速列車專用高性能安全玻璃的研發及産業化,讓中國制造的高鐵前窗玻璃逐漸占據國内九成市場……打通關卡、實作關鍵技術創新,這是江大人勇立潮頭,赢得高光時刻的縮影。

“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江蘇‘兩個率先’發展要求,大力實施‘國字頭’品牌建設工程,就是江蘇大學發展的方向。”江蘇大學黨委書記袁壽其說。

以大學氣質和文化激發學校活力

10月20日,在江蘇大學2021年“信仰公開課”示範課上,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嶽志強向全體學生發出“什麼是青春”的靈魂叩問。軟體工程專業大一新生黎佳感慨道:“在這場思想碰撞中,我懂得了新時代中國青年肩負着怎樣的責任,我也看到了江大人對祖國無聲的告白……”

江大的師生一直是富有家國情懷的,那是一股深沉的意志、熾熱的情感。這種氣質不以走出去的學生工資的高低,不以他成名、成家或成官作為一個标志,它是一方水土的沉澱,滲透着大學的思想與精神。

多年來學校實施文化引領戰略,打造校園文化品牌,深入開展“思政第一課”“畢業前最後一課”“校園熱點面對面”“五棵松講壇”“輝煌一課”“人文大講堂”“高雅藝術進校園”等系列活動,推廣篆刻藝術,推進校史館、中國農機文化展示館、校名文化産品中心建設……江蘇大學以其多元化、開放性的特質,為萬千師生提供了文化滋養。

從2011年至今,學校兩名年屆耄耋的老黨員匿名捐款50萬元設立“兩個共産黨員獎學基金”;創業學子、2019屆校友馮志達畢業一年後捐贈100萬元反哺母校建設科研實驗室;主動請戰、投身抗疫,800名師生志願者快速集合連夜出發支援抗疫一線;留學生娅娜因傳播中國文化而獲得俄羅斯聯邦國家少年教育中心盛贊……這些都是學校以向上向善的校園文化涵養學子家國情懷的生動寫照。

“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全校上下将心懷‘國之大者’,從責任擔當上下功夫、從鍛煉本領上下功夫、從崇德修身上下功夫、從矢志奮鬥上下功夫,始終秉持自強精神,謀大局、應變局、開新局。”江蘇大學校長顔曉紅說。

(本報記者 蘇雁 本報通訊員 高雅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