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作者:秦嶺一白

西晉皇城,庶族和士族混居的地方。

郭瑗攥着上崗通知書,從山西農村走向洛陽國都。他常年苦讀換來層層推薦,成為全鄉第一個吃商品糧的人。

離開束縛八輩祖宗的農田,郭瑗的内心感到無比舒暢。書本中所描繪的魏晉風流,好像正在熱情地朝他招手。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升階之路才剛剛開始。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看似近在咫尺,卻又遠若天涯。

一棟棟闊氣宏偉的辦公大樓,彰顯着司馬家的權勢威嚴。數百米之外的小攤販們,擠在馬路牙子上指點江山。

兩者之間僅隔着一條街道,報廢幾代人也很難跨越過去,郭瑗站在街邊深情感歎:我特麼該去哪個樓裡報道。

你好,請問尚書台怎麼走?

小販們聽說他要進去上班,呼啦啦圍過來詢問令尊是誰。得知全家在地裡刨食吃,便懷疑郭瑗故意隐瞞身份。

尚書台是朝廷實權部門之一,連門房大爺都有深厚背景。一個隻有背影的貧寒子弟,哪有資格靠近朱紅大門。

郭瑗覺得城裡人真會玩,問個路還要往上查三代。他花錢買塊最小的烤蕃薯,立馬讓免費指路變成搭贈業務。

看着他大搖大擺走進尚書台,有位小販突然喊道:哎呀呀,杜尚書二姑的七大爺有個孫子,估計就是這小子。

一入王門深似海,從此福利有保障。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門外人眼裡的終點,是門内人拼搏的起點。

郭瑗掏出一厚摞介紹信,心底油然升起驕傲和自豪。接待員連腦袋都沒擡一下,随手甩出表單讓他自行粘貼。

一張張上司簽字的憑證,是寒門草根的改命靈符。郭瑗貼完後認真核對好幾遍,生怕不符合規定而被拒收。

出身決定命運的年代,有位母親為讓兒子拿到介紹信,割掉頭發換錢也要留上司吃飯(見秦嶺一白.陶侃篇)。

帶上東西,跟我走吧!

穿過端莊典雅的亭台樓榭,郭瑗的眼中閃動着流光溢彩。能在如此高檔的地方工作,九九六都是修來的福分。

部門上司驗完各項手續,領着郭瑗走到大廳角落,指着不滿三尺的工位說道:以後,你就坐在這裡負責抄書。

郭瑗略微感到有些失望,屁大點地方轉身都費勁。幸好在老家吃飯少、幹活多,瘦削體型容易适應逼仄空間。

瑗,尚書都令史官(秩亦公二百石,不入流品)。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每天見面打招呼,并不代表是一路人。

下班去我家磕五石散,相當帶勁喲。

老丈人開清談茶話會,誰要去扯淡。

三姑介紹個對象,是大将軍的本家。

你那些犀象翡翠,是從哪搞得貨源。

郭璞一邊聽着同僚侃大山,一邊抄寫各類章程檔案。沒人邀請他參加高端聚會,也沒人嘲笑他家戶口本太薄。

看重門第和閥閱的世家子弟,自内而外散發着高貴俾睨。郭瑗有底氣做到不卑不亢,他們也有資格不聞不問。

如今的差距,或許是源于爺爺輩的選擇。

郭瑗沒有恨爺不成鋼,人際關系匮乏也自有好處。至少每次開會發言,他不用考慮幹爹二姨家的雞會怎麼想。

天底下所有事物,都逃不掉陰陽相成定律。沉迷于打造人脈圈子的同僚,哪有精力客觀公正地堅守崗位職責?

郭璞熬夜苦讀十八年,才換來農轉非的名額名額。他能夠得到各級上司推薦,完全憑靠着自己的學識和人品。

尚書杜預有所增損,瑗多駁正之,以公方著稱(見秦嶺一白.杜甫篇)。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276年,萬千嬰兒投胎西晉轄區。

他們被随機配置設定到長江南北,家庭面貌狀況不盡相同。小家夥還沒睜開眼睛看世界,先扯起嗓子嚎啕大哭。

一根根凝結先天精血的臍帶,呱呱落地後變成起跑線。後天能夠平等對話的資格,和膚色方言沒有多大關系。

雞雞健在的孩兒們,被踢進家族接力賽現場。

司馬觐:睿兒,你曾祖是司馬懿。

王裁:導導,你爺爺發明卧冰求鯉。

郭瑗:璞子,你爹寒門逆襲不丢人。

魏晉風流是少數人的遊戲,進場門票是權勢或者才華。吃瓜觀衆被堵死上升通道,隻配在茶餘飯後仰慕風采。

石崇和國舅王恺鬥富,成捆的蠟燭珊瑚當柴燒。竹林七賢扛着大功率音響,喝酒吟完詩還脫光衣服玩裸奔。

往返長江天塹隻需半個時辰,突破階層固化卻要靠數代人之功,跻身金字塔上層又會讓意外身亡時刻相伴。

司馬睿、王導、郭璞,将是生死大戲的階層代表。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吹牛論家世,幹活還得看态度。

郭瑗在三尺工位上精耕細作,紙筆消耗量穩居部門第一。常年抄書熟背典章制度,讓杜預忍不住寫起介紹信。

老杜的騎馬射箭水準超爛,卻是西晉滅吳的統帥之一。他博學多通而且擅長謀略,是同時配享文武廟的大牛。

杜預推薦郭瑗為建平太守,并叮囑道:你的出身隻能走到這一步,想再往上發展難如登天,原因你懂的...

此時的陶侃,正冒着寒風暴雪給上司夫人請大夫。

郭瑗帶着妻兒去上任,内心不再像當年那般輕松舒暢。隻有看見聰穎調皮的兒子,才覺得半生辛勞沒有白費。

郭璞坐在馬車裡捧着書本,堂兄弟們還在地裡玩泥巴。家族血脈好似大樹上的枝葉,朝着不同方向各自蔓延。

若幹年以後,他們會在布滿灰塵的族譜裡相遇。生前散發出耀眼光芒的人物,死後連名字的字型也要大一号。

孝子賢孫會以此自勉,不肖兒孫卻拿出來拼爹。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郭璞是太守的兒子,自動開通拼爹權限。

李公子酒後騎馬撞死民女,還當衆叫嚣老爹是剛字輩。朝廷為平息民憤公開處理,二代圈子才有所收斂低調。

這件事情對郭璞的影響巨大,不敢再随便搶小朋友的棒棒糖。他被老爹關進自家書房,還惦記着孩子王稱号。

老郭語重心長地說道:咱家沒有祖蔭,我這太守隻是個打勞工。

一個孩子長成什麼樣子,多半責任在父母身上。老郭拿出當年苦讀的小書桌,正式贈予滿臉不開心的兒子。

嬉戲玩鬧是身體享受,死磕書本是精神通透。兩者之間并無高下優劣之分,關鍵是要與年齡和處境互相配套。

郭瑗眼見兒子步入正軌,着手複制自己的成功經驗。隻要等到學業和品行過關,就能想辦法開出一堆介紹信。

他打拼半生從農田爬進廟堂,回家過年享受全村人的敬意,進京彙報遇到的刁難,有時是源于骨子裡的蔑視。

隻要前三代人熬過去,後輩兒孫也會位列門閥。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郭瑗千算萬算,沒有算到自己提前下線(終于建平太守)。

朝廷送來喪葬津貼,讓家屬盡快搬離太守府苑。新任上司已經在趕來的路上,公務運轉系統不能有片刻停滞。

以前沒有關系網的束縛,郭瑗公方駁正而得以提拔。如今沒有關系網的庇護,門閥制度讓人走茶涼更加赤裸。

郭璞,回到生養父親的河東故地。

這片黃土地上的人們,常年勞作供養着世族貴胄。生産的糧食布匹運往京城,自己去鄉裡看戲就算出趟遠門。

父親多年苦讀不辍,憑借學識和人品換來公幹身份。他從這裡一步步走到洛陽,過勞猝死之後卻又煙消雲散。

所謂的成功經驗,究竟算不算是成功?

郭璞登臨巍峨高聳的中條山脈,淌進怒旋咆哮的九曲黃河,來到遠古遺留的浩瀚鹽池,感受天地之間的永恒。

這裡是傳說中堯舜的故鄉,也是蜀漢大将關羽的老家。他們雙腳踩過的田間小道,每天依然有無明衆生行走。

人與人的差别,難道真有命運定數嗎?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一念生,則果相随。

郭璞很想來場頭腦風暴,卻找不到可以交流的同志。老校長聽完他的長篇大論,差點派人扭送至精神病院。

這位喪父少年索性閉門不出,整日宅家裡研讀各種典籍。母親好像看見他爹的影子,偶爾進來送點蔬果飯菜。

最頂級的認知,隻能靠自己一點一滴去感悟。

天下有博而不精者,未有不博而能精者也。傳統文化猶如一鍋大燴菜,百家學術早已在煎煮烹炸中互相串味。

郭璞面對紛亂無序的典籍,時常陷入對立統一的沖突。直到摸索出線頭使勁一扯,腦海裡的懸浮物自動歸位。

人們都像是坐井觀天的青蛙,隻是方向和範圍有些差別。技術工具可以憑空創造,思想學說更多是排列組合。

郭璞踩着書籍爬上井沿,看見萬事萬物皆在自行運轉。等到重組出自己的專屬理論,反而逐漸變得沉默寡言。

璞好經術,博學有高才,而讷于言論,詞賦為中興之冠。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好古文奇字,妙于陰陽算曆。

寒門子弟相對缺乏興趣愛好,并不是智力發育跟不上,而是自幼所接觸的事物較少,打開後備箱空空如也。

郭璞通過讀書擴大認知,像是被丢進小商品集散地。他蹲在琳琅滿目的攤位前挑揀,最終選擇主攻玄學領域。

山醫命相蔔,道家五術是也。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人類置身其中顯得脆弱渺茫。天人合一的獨特文化觀念,在這片土地上擁有廣闊市場。

從周穆王約西王母吃飯,到東漢官方帶頭玩圖谶。張道陵挂牌五鬥米發家緻富,張角煽動黃巾軍逐鹿中原。

魏晉時期出神仙,好像符合曆史發展的需要。

郭璞搗鼓着蓍草銅錢龜殼,但是業餘愛好的天花闆太低。屢次感覺快要抓住核心點,卻始終捅不破那層薄紙。

聽說郭大師雲遊至河東,郭璞拿着自己的算命論文去拜師(有郭公者,客居河東,精于蔔筮,璞從之受業)。

郭公:不問蒼生問鬼神,對嗎?

郭璞:您相信鬼神之說嗎?

郭公:哈哈,不能說,不可說。

郭璞:玄學,應該是科學的探路者。

郭公:噢,此話怎講。

郭璞:玄學屬于揣測,科學講求論證。

郭公:嗯,你接着說。

郭璞: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郭公:哦,有點意思。

郭璞:人心活,道心死,人道隐藏在細微末節之中。

扔掉手裡那些玩具吧,跟我進内堂!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平等對話的資格,是物質财富或者思想認知。

老郭拿小郭當作親傳弟子,小郭拿老郭當作指路名師。倆人不光研究科學算卦理論,還攜手提升實戰水準。

老郭每天隻放出十個号,權貴販夫們都得抽簽排隊。誰也不敢得罪鬼神代言人,對小郭的故弄玄虛連連稱奇。

有人用金銀珠寶換來貓屎朱砂,眉目之間還盡是歡喜雀躍。有人兩手空空蔚然而坐,起身離開時卻雙眸清亮。

神棍:這是神的旨意,你得加錢。

神人: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真正的大師,在神棍和神人之間切換自如。

郭璞悉數繼承郭公的學說,師徒緣分也算走到盡頭(公以《青囊中書》九卷與之,由是遂洞五行、天文、蔔筮之術)。

口傳心授的傳播方式,将絕大數俗衆擋在門外。依據品行才華的同氣相求,甩出後世的感恩文化好幾條街。

博學高才、詞賦冠絕、郭公傳人...,一個個标簽讓郭璞名聲大噪。

學究天人的大德先賢,用智慧探視細微末節的力量。黑暗孤曠中亮起的昏暗熒光,招來無數好吃懶做的痞子。

很多人搞錯因果關系,以為郭璞會改命才取得成功。他們沒有看到老師的小書桌,已經被衣袖磨的锃光瓦亮。

偶爾撈偏門,證明心思靈活。

總想撈偏門,說明心術不正。

璞門人趙載嘗竊《青襄書》,未及讀,而為火所焚。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郭璞跳出世俗的五行三界,在玄學道法領域越走越遠。回歸人性根源的暢然灑脫,讓他成為不受限制的至人。

自從朝廷爆發八王之亂,門閥貴胄的腦袋變成大西瓜。五胡鄰居的哈喇子流了一地,沖着中原百姓露出獠牙。

值此動蕩不安之際,晉惠帝扛着鍵盤說道:逗逼們,何不食肉糜?

郭璞每天看着頭條新聞,感覺河東故地瀕臨淪陷,暗自感慨道:嗟乎,黔黎将湮于異類,桑梓其翦為龍荒乎!

他的視線跨過長江天塹,想帶着親朋好友提前逃難。村裡人嘲諷他算卦走火入魔,連人離鄉賤的祖訓都忘了。

眼看匈奴在呂梁修築都城,再不走就趕不上末班車。郭璞當衆為朋友們起卦解卦,借用鬼神的名義吓唬衆人。

潛結姻昵及交遊數十家,欲避地東南。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幾百号人組團出行,活動經費是個大問題。

郭璞去找趙固冠名贊助,正趕上他的坐騎暴斃,傷心悲痛而閉門謝客(固所乘良馬死,固惜之,不接賓客)。

拿人錢财要替人消災,等式反過來同樣成立。郭璞放言有辦法讓死馬複活,精力四射再生幾個馬仔都沒問題。

固趨出,曰:君能活吾馬乎?

璞曰:得健夫二三十人,皆持長竿,東行三十裡,有丘林社廟者,便以竿打拍,當得一物,宜急持歸。

壯漢們聽不懂郭璞說什麼,小心翼翼地遵照吩咐幹活,果然抓到一隻怪異的猴子,吱哇亂叫的聲音卻很像狗。

這玩意看見死馬兩眼放光,沖過去抱着馬嘴使勁吹氣。自己的軀體逐漸縮小透明,直至消失在光天化日之下。

衆人還沒有反應過來,死馬便抖擻着站起身來。一陣陣激昂嘶鳴聲過後,紮進老趙的草料房怎麼都拽不出來。

固奇之,厚加資給。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走到廬江,郭璞又沒錢花了。

他直接上門找當地太守,讓他準備好工資卡一起跑路。老胡的事業正值平步青雲,反對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郭璞看見跟這人沒法講理,便從兜裡摸出銅闆抛在地上。他蹲着講解卦象顯示系統,老胡端着茶杯呵呵傻笑。

孟康安之,無心南渡。璞為占曰“敗”,康不之信。

郭璞沒能搞定太守,卻看中人家裡的小婢女。他躺在床上輾轉難眠,琢磨着将撒豆成兵技術應用于拐賣婦女。

趁着大半夜雞眠狗卧,郭璞悄悄扛起一麻袋黃豆。他沿着太守府苑的牆根繞圈圈,邊走邊念念有詞的撒豆子。

第二天清晨,胡太守起床刷牙吃早餐。

他感覺背後老有人跟着,猛然轉身隻看得頭皮發麻。數千個紅衣小人沖他呵呵傻笑,一眨眼卻又什麼都沒有。

老胡還以為視網膜病變,但是各項檢查名額正常。他懷疑家裡有些不幹淨的東西,連忙去請郭大師設壇做法。

郭璞端着羅盤走走停停,最後指着小婢女說道:君家不宜畜此婢,可于東南二十裡賣之,慎勿争價,則此妖可除也。

郭璞早已派人過去蹲點,低價收購惶恐不安的婢女。然後畫張靈符丢到井裡,紅衣小人們手拉着手排隊跳井。

先故意制造問題,再出面解決問題,提升收益之外還能收獲良好口碑,這好像是人神鬼三界通吃的套路。

璞攜婢去,後數旬而廬江陷。

郭璞:魏晉寒門的風水學創始人,活到49歲卻死于一場意外

311年,匈奴攻破洛陽皇城,史稱永嘉之亂。

中原百姓和鐵騎屠刀賽跑,形成華夏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南遷,有些人倒在血火之中才想起郭璞的高瞻遠矚。

天才和瘋子隻有一步之遙,相信和懷疑隻在一念之間。腦海裡的思緒失之毫厘,投射進命運中往往差之千裡。

宣城太守殷祐,第一時間聘請郭璞當參軍。

山中有未知生物,按卦名之,是為驢鼠。

城裡的鼯鼠遊行,妖人稱制,尋亦自死矣。

縣區冒出四棵怪樹,此木不曲直而成災也。

看着郭璞了然于胸的欠揍表情,有些人隻敢在心裡犯嘀咕:這貨究竟是無所不知,還是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神鬼傳聞不會有标準答案,在傳播過程中變得愈加離譜。迷惑信衆亦或蓄謀造勢,根源在于内心裂縫的大小。

啥!郭大師騎着驢鼠驅趕鼯鼠,啃掉無錫縣的四棵怪樹?

王導聽聞郭璞的才華名聲,便邀請他出任首席參軍,郭璞上班第一天就奉勸上司:做人莫裝比,當心遭雷劈。

你駕着馬車向西走十裡,左手邊有棵千年老柏樹。截取一段和身長相等的枝幹,抱回家放在經常睡覺的炕上。

數日果震,柏樹粉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