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文聲和王鳳山本是好朋友,多虧了馬三立,兄弟變成了師徒

作者:我就是個碼字的

現在說起王鳳山,大家都知道他是王派快闆創始人,相聲門裡是侯寶林和馬志明的師兄,馬三立的搭檔,馬六甲的師父。

金文聲和王鳳山本是好朋友,多虧了馬三立,兄弟變成了師徒

說起金文聲來,大家津津樂道的是他是郭德綱和梁宏達西河門的師父,高峰的引路人之一,去世後遺像被供奉在德雲社背景等等。

金文聲和王鳳山本是好朋友,多虧了馬三立,兄弟變成了師徒

其實王鳳山和金文聲在相聲門裡是一對師徒,除了這個關系之外,他們還曾經是合作的搭檔、患難的朋友和知心的兄弟。

本篇文章主要内容來自金文聲的回憶錄,筆者權當“翻譯”一下。

金文聲和王鳳山本是好朋友,多虧了馬三立,兄弟變成了師徒

一、 生意關系變朋友

王鳳山生于1916年的北京,金文聲生于1930年的山東。兩人剛認識時其實是生意上的關系,金文聲當時還叫金剛,他在濟南有一個小園子,王鳳山1949年到濟南就在金文聲家的園子裡賣藝,兩人就算認識了。

王鳳山出身苦是文盲,金文聲則有文化,金文聲又特别喜歡王鳳山的快闆,是以很多時候他就幫不認字的王鳳山寫活上活,兩人逐漸成為朋友。

二、“偷”來的代表作

王鳳山有個王派快闆代表作《雙鎖山》,這個節目最早是樂亭大鼓靳文然唱的。他到濟南演出時吸引了王鳳山和金文聲的注意。王鳳山非常喜歡這塊活,但是人家靳文然演出完了就回唐山去了。

金文聲當時二十出頭正是膽子大的時候,他立馬動身追着靳文然到了唐山,在唐山他一邊撂地一邊找機會去聽《雙鎖山》。聽了三回他就全記住了,回來後說給王鳳山,兩人把這個節目改編成了快闆,《雙鎖山》也就成了王派快闆壓箱底的節目。

三、 朋友變兄弟

王鳳山在濟南時有兩位妻子,為了響應《婚姻法》他離了婚但是得賠給兩位妻子一人二百元。(筆者也不知道為何全離,不應該離一個留一個嗎?)

四百元在當時是筆巨款,金文聲看王鳳山靠賣藝不可能掙出來這些,于是在他的建議下兩人開始一邊賣藝一邊自己制藥糖賣,每天起早貪黑的幹。到底後來掙出四百塊錢沒有,金文聲也沒說,估計夠嗆。不過通過這一回相差十幾歲的兩人更是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金文聲和王鳳山本是好朋友,多虧了馬三立,兄弟變成了師徒

四、 陰差陽錯提攜兩位明星父親

1955年時王鳳山在濟南實在賺不到錢就跟着王樹田去了武漢,他到武漢後寫信邀請金文聲也過去。但是金文聲擔心口音問題不敢去。于是他推薦黃廷棟去了,這個黃廷棟還有個名字叫黃楓,他有個兒子叫黃宏。

後來王鳳山在武漢生意也不好于是又去了天津進了天津電台曲藝團,曲藝團裡缺少一場快書,于是他又邀請金文聲,但金文聲還是因為口音問題不敢去。于是他又推薦了自己的師妹崔金霞去,崔金霞和丈夫帶着全家都去了天津,她丈夫叫郭昌儀,郭的快書是金文聲教的,郭昌儀後來在相聲門拜師侯寶林。

郭和崔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叫郭秋林,另一個叫郭冬臨。其中郭秋林的相聲門師父是侯耀文。

金文聲和王鳳山本是好朋友,多虧了馬三立,兄弟變成了師徒

五、 柳暗花明遇熟人

1956年金文聲有一個師兄安和順在東北病倒了,他邀請金文聲到東北佳木斯幫他上台演出。金文聲上了火車順路還在滄州趕了個會賺了錢,沒想到再上車時錢包被偷了。金文聲一時落入尴尬境地。

好在金文聲在天津下了車,拿着退了半張票的錢去鳥市撂地賣藝賺路費。剛走到百鳴茶社就看見水牌上赫然寫着“王鳳山”,不過當時藝人叫鳳山的可不少,他進一步打聽才敢确認這就是熟人王鳳山。

等于王鳳山幾次邀請金文聲沒成,一個小偷把金文聲送到了王鳳山的跟前。

金文聲和王鳳山本是好朋友,多虧了馬三立,兄弟變成了師徒

六、 馬三立一句話奠定師徒

此時的天津電台曲藝團大牌雲集,張壽臣、馬三立、常寶霆、李潤傑、蘇文茂都在這裡,但這裡正好缺一場快書,之前的快書藝人傅永昌剛走。于是王鳳山推薦了金文聲。

曲藝團邀請全團大部分演員集體驗活,金文聲此時26歲,年紀不大但演出經驗很好,他說了一段《武松趕會》作為驗活的節目。

等到金文聲表演結束輪到大家提意見時,馬三立第一個站了出來:“我覺得他比傅永昌強”。他這一帶頭其他人也紛紛說好,張壽臣則誇金文聲是二十歲的年紀五十歲的藝術。最終金文聲成功進入天津曲藝團,一直到退休和去世他都是天津曲藝團的演員。

說來金文聲和天津的緣分還是得感謝第一個站出來肯定他的馬三立,這一句話也讓金文聲以後的名字和身份也産生了變化。

金文聲和王鳳山本是好朋友,多虧了馬三立,兄弟變成了師徒

七、 兄弟朋友最終成師徒

金文聲入團之後一開始還是繼續叫金剛,直到有一天他去演出看到水牌子上沒有他的名字,倒是有個叫金文聲的說快書。他立刻懵了:“誰是金文聲啊?一場演出我說快書他也說,這怎麼演啊。”

管事兒的直接告訴他:“你就是金文聲,王鳳山說你是他徒弟,他兒子叫王文元,你這個大徒弟叫金文聲。”

原來天津曲藝團要給金剛上戶口,由于他一開始就是以王鳳山徒弟名義進來的,于是上戶口時幹脆正式報了新名字,金文聲。

考慮到自己确實曾經跟王鳳山學過快闆,在孫少林撮合下還差點拜師,金文聲就接受了這個新名字和身份,從此他正式成了王鳳山相聲門的大徒弟。

金文聲和王鳳山本是好朋友,多虧了馬三立,兄弟變成了師徒

王鳳山去世前幾年,金文聲打報告申請經費給他錄了十段代表作,其中就有他們倆“偷”來的《雙鎖山》。王鳳山去世後,金文聲通過黃宏的父親将王鳳山的快闆賣給了博物館,得來的一千元錢全都交給了王鳳山家人。

王鳳山一輩子比較老實忠厚,金文聲則相對來說年輕氣盛一些,兩人的師徒兼兄弟組合倒也般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