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文/傅華軒</h1>
在日本留學的蔣介石又回國了,他一如既往,一下船,就去拜見兄長陳其美。
此次的會面地點,安排在一個特殊的地方——法租界五馬路"群玉坊"的一家堂子。堂子是什麼地方?怎麼說呢,堂子大概就是比較講究的妓院吧。
陳其美,字英士,号無為,浙江湖州吳興人,中國同盟會元老。他與黃興同為孫中山的左右股肱。
1906年陳其美赴日本留學,這期間與蔣介石、黃郛結為金蘭兄弟,陳其美為長兄,黃郛行二,蔣介石為老三。算起來到如今有五年了。
這次蔣介石與陳其美見面的這爿堂子,隻有一個叫筱翠雲的"先生",有兩個娘姨服侍她,其中一個負責管理"先生"的衣物首飾,為"先生"梳頭,并做招待客人等輕巧活,稱"細作娘姨",另一個幹粗活,洗衣服做飯,打掃屋子等,稱"粗作娘姨"。
陳其美非常忙碌,迎來送往,等到送走了最後一批客人,才與蔣介石會面。
他們兩個人躺在"先生"屋裡的床上,舒展身子,蔣介石感到很是惬意。

"先生"眼神很活,知道他們談論一些同盟會的事,就暫時避開了,一位娘姨在忙着倒茶、拿瓜子。
說是娘姨,俗稱老媽子,其實未必"老",給他們兩個人倒茶送瓜子的,就是一個和蔣介石年紀相仿,二十多歲的娘姨。
這位娘姨第一次見到蔣介石,兩眼不住地在他臉上掃來掃去,似在傳遞着某種情意。
遞茶的動作也格外輕柔協調周到,舉手投足,款動身姿,渾身透着一種讓男人心動的女人味。
蔣介石仔細打量了一下這個女人,皮膚白皙,眉目俊俏,體型修長,體态豐腴。蔣介石不禁怦然心動。
"你叫什麼名字?"蔣介石忍不住問了一句。
"姓姚,名阿巧。"娘姨有幾分羞澀地細聲回答,嘴角露出甜甜的笑意,聲音很柔,笑容很美。
蔣介石記在了心裡,他還要繼續問什麼,兄長陳其美說話了:"怡琴,你先出去,有事會叫你們,不叫,你們誰也不許進來。"
"其美兄叫她怡琴,可他對自己說她的名字叫阿巧;或許,阿巧是她的真名,怡琴是她的花名吧?在風月場上,對客人說出自己的真名,何意呢?"望着阿巧關門而去,蔣介石思忖着阿巧對他的言談舉止中包含的意味,有些怅然若失。
這一天,蔣介石又随其美兄來到群玉坊。
堂子的房間裡,已經擺好了豐盛的酒席。
大哥陳其美、三弟蔣介石,依次落座,"先生"筱翠雲陪着大哥陳其美,細作娘姨姚阿巧主動跑到蔣介石身邊,也就順勢陪着蔣介石。
蔣介石不勝酒力,三杯下肚,已是滿臉通紅。
姚阿巧接過蔣介石手中的酒杯,說:"阿哥不能再飲了,要不,我替阿哥敬兄長吧。"
陳其美看看姚阿巧,又看看蔣介石,"喲,小大姐是心疼我三弟了吧?"說着,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又指着姚阿巧,問蔣介石,"三弟,怎麼樣?"
蔣介石紅着臉,不知說什麼好。
"阿巧,說說你的身世來聽聽。"陳其美說。
姚阿巧口齒伶俐,輕聲細語,把自己的身世,說了一遍。
蔣介石非常認真地聽着。
姚阿巧生于光緒十三年,(哦,與自己同歲,蔣介石心裡說)。其父姚阿寶隻有這麼一個獨養女兒,從小視若掌上明珠。不幸的是,剛初谙世事,父母便雙雙故去,阿巧為叔叔姚小寶收養。待到阿巧及笄之年,姚小寶膝下并無所出,遂将侄女認作女兒,并托人撮合,将漕湖畔上方港村,以種租田為業的沈家次子沈天生招入姚家,與阿巧成婚,沈天生也随即易姓叫姚天生。
婚後,新婚夫婦雙雙到上海謀生。姚天生在八仙橋一帶跟随叔父從事殡葬、腳力等體力勞動。
這時的姚天生生活較為寬綽,常到"朝陽樓"吃茶,吸食鴉片煙并漸漸地染上諸多惡習,結果,花盡了血汗錢,又耗身損志。喝醉了酒,稍不如意就對阿巧拳打腳踢,由此夫妻感情日益惡化。随着煙瘾越來越大,姚天生入不敷出,終至窮困潦倒。
阿巧無依無靠,隻得到這裡做了娘姨,取花名怡琴。
"我給你改個名字吧,"蔣介石說,"怡琴改為冶誠如何?"他解釋說,"'冶'取自阿巧出生地吳縣冶長泾河,'誠',則取自誠懇真摯之意。"
陳其美明白了蔣介石的意思連稱"好!"姚阿巧也明白了他的心思,忙施禮拜謝。
"其實,據我所知,孫先生,也是納了好幾位妾呢。"借着一股酒勁兒,陳其美也就不再為尊者諱,把他所知道的關于孫中山的情事,說給蔣介石聽。
蔣介石後來當了國民革命軍的團長。又一次在上海與陳其美在一起喝酒,當然還是"先生"和姚阿巧作陪。
喝了幾杯酒以後,陳其美在"先生"耳邊,耳語了幾句,揮揮手說:"好了,三弟,你帶你的冶誠回家吧!"
蔣介石興奮不已,拜别大哥,帶上姚冶誠,火急火燎地回到了他在法租界蒲石路新民裡13号秘密住所。
這些天,一向習慣于早起的蔣介石,有了姚冶誠的陪伴,比往常起床要晚些。這天,用過早飯,到了第五團團部,突然有一老者求見。
一見面,蔣介石才知道,來人竟是姚冶誠的養父姚小寶。
原來,姚小寶多日不見阿巧,便到群玉坊尋找,得悉了阿巧被蔣介石帶走的消息。
"我養阿巧,是招贅續嗣的,"姚小寶對蔣介石說,"阿巧是有夫之婦,請蔣團長把阿巧送還給我。"
"我不認識你所說的什麼阿巧。"蔣介石隻得搪塞說,"你還是找到她本人再說吧。"
蔣介石回來後對姚冶誠說,"一定莫要你義父發現你的行蹤,免生事端。"
姚冶誠隻好四處避着姚小寶。
這天,姚冶誠來到戲院包廂裡看戲。
"巧妹!"突然,一個女子喚她。
姚冶誠一看,是她的堂姐姚月英。
姚冶誠想躲避,已經來不及了,隻好上前搭讪。
"阿叔找你,找得好苦啊!"姚月英感歎說,"你總這麼躲着,到底有什麼事呢?"
"唉!怎麼辦呢?"姚冶誠歎了一口氣,索性和堂姐姚月英說明了情況,請她幫忙,從中調解。
姚月英答應了。
姚冶誠忙把這個情況,告訴了蔣介石。
蔣介石沉默無語。
"我跟了你,那個姚天生,該怎麼辦?"姚冶誠問。
到了這個時候,蔣介石也隻能想對策了。擺脫麻煩,不能像軍閥土匪那樣以勢壓人,就隻能用錢說話。于是,蔣介石說:"還恢複他的原姓,再付給他一筆款子,叫他重讨一個老婆就是了。"
姚冶誠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姚月英。
姚月英說,"倘若阿叔應了這個辦法,也不能不明不白的就跟了這個姓蔣的,得由蔣家出面辦喜酒,正式納你為側室。"姚月英又說,"不然阿叔不會答應的。這也是為你着想,不然那邊沒有一個名分,這邊又斷了關系,将來姓蔣的甩了你,你怎麼辦?"
姚月英回去後,把情況都和姚小寶說了,并說,阿巧跟着姚天生整天挨打受罵的太受罪。一家人商量來商量去,姚小寶迫于無奈,隻得答應了蔣介石提出的辦法。
蔣介石給了姚天生一筆錢,姚天生樂颠颠地走了。
蔣介石按着納妾的程式,先将此消息,寫信報告了母親。
在得到母親的應允後,蔣介石出面,辦了酒席,算是正式納姚冶誠為側室。
從此,蔣介石有了第二個媳婦姚冶誠。蔣介石和姚冶誠沒有生孩子,收養了一個孩子(據說是戴季陶的私生子),就是蔣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