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總有那麼一些美食美味,其形狀、外觀,給人無限遐想,不可描述。
一起來看看你都吃過幾樣?
<h1>象拔蚌——有些地方管它叫“前男友”</h1>
象拔蚌(學名:Panopea abrupta):生物名稱是太平洋潛泥蛤,别稱皇帝蚌、高雅女神蛤。
兩扇殼一樣大,薄且脆,前端有鋸齒、副殼、水管(也稱為觸須)。

象拔蚌噴水畫面
它的兩片殼長約15至20厘米,其虹吸管最長可伸展至一米以上,這根肥大粗壯的“大肉棒”也是最主要可口的食用部位,整隻象拔蚌最大可長至四公斤左右。
象拔蚌
象拔蚌各部位名稱
剛剛捕獲的象拔蚌
象拔蚌的吃法有多種,最簡單的可以片成薄片白灼,也可以煲粥。
但是最最高雅又營養的吃法,是做成刺身。直接生吃。
象拔蚌刺身
象拔蚌刺身這道料理在一些地方也被稱為“前男友”。土筍,富含膠質的小星蟲
<h1>土筍——富含膠質的小星蟲</h1>
土筍,即“土筍凍”,閩南特色小吃,泉州著名小吃,膠凍狀,由海邊灘塗中生長的“土筍”熬煮冷卻制得。
土筍凍,閩南美食
土筍原是野生于沿海江河入海處鹹淡水交彙的灘塗上,學名叫做“星蟲”的一種環節軟體動物。
它含有膠質,身長二、三寸,其外形粗陋,顔色黑褐,粗者如食指,細者似稻莖,約有拇指長短。
弓形革囊星蟲,即土筍
還拖着一條長有一二寸,細如火柴梗、伸縮自如的“尾巴”。“土筍凍”就是用它加工而成的凍品。
據《閩小記》載:“予在閩常食土筍凍,味甚鮮異,但聞生于海濱,形似蚯蚓,即沙巽也。”《閩雜記》也載:“塗筍生于海灘沙穴中,今泉州海崖有産。”
土筍凍
土筍也适合制成土筍幹,裹粉下油炸也是一道很棒的下酒菜。
油炸土筍。圖檔:shutterstock.com
<h1>沙蟲,土筍的親表哥
</h1>
沙蟲又叫海人參,學名方格星蟲,又稱為光裸星蟲,俗稱“沙蟲”。
沙蟲(S. nudus)。圖檔:1688.com
它的形狀很像一根腸子,呈長筒形,體長約10-20厘米,且渾身光裸無毛,體壁縱肌成束,每環肌交錯排列,形成方塊格子狀花紋,這也是方格星蟲名稱的由來。
市場上賣的沙蟲
沙蟲雖然沒有海參、魚翅、鮑魚的名貴,但味道鮮美脆嫩,為海參、魚翅所不及。
因為對生長環境的品質十分敏感,一旦污染則不能成活,因而有“環境标志生物”之稱。
沙中的沙蟲。圖檔:dili360.com
沙蟲憑借其絕美的味道和脆嫩的口感被衆多食客所推崇,是不折不扣的美味實力派。
冰鎮沙蟲。圖檔:123rf.com.cn
沙蟲的鮮美滋味源自于體内富含的多種呈味氨基酸,其中又以谷氨酸的含量為最高,大約占沙蟲幹體品質的15%-20%。烹饪時遊離的谷氨酸分子與氯化鈉發生反應生成了谷氨酸鈉,也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如此鮮美也就不足為奇了。
清蒸沙蟲
白灼沙蟲
沙蟲肉質脆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富含蛋白質、脂肪和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分,它性寒,味甘、鹹,有滋陰降火、清肺補虛之功效。是老少皆宜的營養滋補及食療佳品。
沙蟲粥
看完這些不可描述又富有營養的美食,你是什麼感覺?
不得不感歎造物主的奇妙之手。
篇幅所限,還有神奇的海腸、讓人面紅耳赤的越南乳瓜沒寫,留着下次吧。
你還知道哪些不可描述讓人遐想的美食呢?留言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