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家姓》之曹姓

曹姓,曹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二十六,2016年排名第三十二。

曹姓在川甘地區和中原比較興盛,主要集中在河南,河北,四川三省,占全國人口0.59%,總人口約730餘萬。

《百家姓》之曹姓

姓氏來源

起于黃帝姬姓的後代

公元前1122年,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叔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為始封之君,也就成為曹氏的始祖,曹參、曹操即其後人。

源于官位

颛顼曾孫吳回之孫安被封在曹國(在今山東菏澤一帶),屬于以國名為氏。相傳颛顼帝有曾孫叫吳回,在帝喾時為火正祝融。吳回的兒子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女嬇為妻,生下六個兒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夏禹賜封安為曹官,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

在大禹治水時,安正逢其時,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賜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為牢,看押奴隸的官,這在當時以鎮壓奴隸為主要職能的奴隸主政權中并非小官。安後來以官為氏。這是曹姓得姓之始。

周時,武王改封曹安的後裔曹挾于邾國(今山東省鄒城境内,滅于楚)。戰國時,邾國被楚宣王所滅。之後,邾人有的以國為氏,改為朱氏;有的仍以曹為氏,是為曹氏。

源于其他少數民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今彜族、哈尼族、納西族、回族、錫伯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曹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曹氏,世代相傳。

《百家姓》之曹姓

遷涉分布

早期的曹氏誕生于山東,長期在山東居住和繁衍。至于遷徙山西、陝西、河北、安徽等地,則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先秦時,曹姓主要活動在甘肅、山東和江蘇北部。秦漢時,曹姓已分布于長江以北各省和華東地區。唐初和唐末,中原有兩次南下大移民,曹姓是其中進入福建的中原姓氏之一。

唐末宋初,曹姓進入了兩廣。清初曹姓進入了台灣地區。

漢時,曹姓已經廣布于北方及安徽等地。這是曹姓一個非常重要的繁衍時期。漢時曹姓已廣布于北方及安徽等地,其中出自姬姓的邾國曹氏,後人多居于谯郡,漢相曹參即屬此支。這時,曹姓是以現山東、安徽、河南、江蘇北部等地分布最為集中,以至後來曹姓家族的主要郡望均分布于這些地區。

東漢時,已有曹姓移居浙江,安徽等地。魏晉南北朝時,三國以後,原本單純的曹姓混亂了,不但被曹操冒姓,還有被康國之後冒姓的記錄。又因北方連年戰亂,曹姓開始大舉南遷,于唐初遷漳州(今屬福建省),後漸至福建的同安、南安、安溪、芹山等地。

唐代末年,曹氏大規模南遷江南。久居北方的曹氏先人為躲避黃巢朱溫亂,舉家南徙,有的一直展轉入湘入閩,遷居衡山、漳州一帶。後在福建南部也出現曹氏蹤迹,都是這次南遷的曹之後代長期繁衍、播遷的結果。

福建南部的這些曹氏族人,後來又遷居台灣。現台灣的南投、彰化和台北三縣是曹姓最多的地區。

宋朝時期,曹姓大約有63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81%,排在第二十四位。

宋代以後,曹姓已經廣布于中國的大部分地區了。明朝時期,曹姓大約有61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65%,列為第三十位。

明朝以前,曹姓的主體一直在中原和山東,宋元明時期北方連續不斷的戰争,曹姓人群自然受到了嚴重的沖擊,人口減少十分明顯。

明朝時期,江蘇為曹姓第一大省,約占全國曹姓總人口的19.3%。在全國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蘇、山東、浙江三省,大約占全國曹姓總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安徽等省。全國重新形成了魯、蘇、浙、贛、皖曹姓人口聚集的大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