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前15元一斤的黃栀子,如今價格低迷,農民:跟風種植的結果

導語:以前15元一斤的黃栀子,如今價格低迷,農民:跟風種植的結果。

黃栀子以含有天然色素著稱,屬于藥食兩用植物,用途廣泛。栀子黃是黃栀子中的黃色色素,其成分為類胡蘿蔔色素系列的藏花素,與藏紅花中的藏花素相同。在民間人們很早出利用黃栀子帶有的獨特香味,以及天然染色體,制作鹵水或者用于茶飲使用。

以前15元一斤的黃栀子,如今價格低迷,農民:跟風種植的結果

商業上人們利用栀子黃,用于果汁飲料、配置酒、糕點、冰棍雪糕、膨化食品、果凍、餅幹、糖果,以及一些罐頭等着色,利用栀子黃色素,作為食品加工過程中,抑制80%亞麻油酸氧化,起到抗氧化劑的作用,綠色走環保被廣泛運用。另外再醫藥上,黃栀子果具有護肝、利膽、降壓、鎮定、止血、消腫等諸多用途,在專業醫生的作用下,治療相關疾病患者,為人民服務。

以前15元一斤的黃栀子,如今價格低迷,農民:跟風種植的結果

随着黃栀子的商業價值開發,在黃栀子适宜生長的地區,野生資源日益緊張,使得黃栀子前些年水漲船高,每斤成品收購價可達十幾元一斤。為此,黃栀子這種喜溫、生長适溫範圍大緻在18~28℃、對光照要求不嚴、喜酸、忌鹽堿和積水,耐霜凍,冬季不落葉的植物,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的丘陵、疏林山坡和荒坡上,被第人看準時機開始種植,趕到好行情發家緻富。有黃栀子适宜的種植環境下,鄉鄰們發現這個商機以後,馬上就大量跟風種植。早入行的鄉親們,種植黃栀子經濟收益是那是相當不錯,畢竟黃栀子好種植,便于管理,投資也不大,而且種植成功,可以多年采摘,一斤幾十塊,簡直就是“搖錢樹”。為此,也就直接催生了越來越多的人們,投身于黃栀子種植浪潮中,依靠種植黃栀子發家緻富。

以前15元一斤的黃栀子,如今價格低迷,農民:跟風種植的結果

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人們投入黃栀子的種植,種植規模越來越大,當供過于求的時候,市場行情難免就會出現低迷,價格也會持續的下跌。這種情況在農村每年都在上演,好比近幾年的豬價,當産能過剩的時候,肉價成了“白菜價”,當由于非洲豬瘟的影響,豬肉缺口大的時候,這兩年豬肉是“物以稀為貴,”肉價就在高位徘徊。黃栀子現在面臨的就是供過于求的問題,前幾年種植規模有限,年産量是供不應求,價格是水漲船高,一斤十幾塊很正常。如今黃栀子的價格,在主産區出現驟降,品相優質的黃栀子收購價,每斤跌至5塊錢左右,而品相欠佳的野生黃栀子,價格低至每斤兩三塊錢。這種斷崖式的降價,使得黃栀子的種植效益,除去各種投資開支,管理和人工費用外,幾乎賺不到錢。

以前15元一斤的黃栀子,如今價格低迷,農民:跟風種植的結果

每年進入10~11月,黃栀子成熟一批采摘一批,以果皮有青轉紅呈紅黃色時采摘最佳。值不值錢人們也要及時采摘回來,加工曬幹貯存保管好,待到價格起色,及時售賣出去賺點錢。畢竟,任何東西,當産能過剩的時候,肯定效益低下,這方面老百姓一定要多了解一下行情,減少盲目跟風種植,以免得不償失。好比這幾年,一些地方砂糖橘種植規模不斷擴張,造成近幾年砂糖橘行情整體不景氣,有些人都砍樹種植别的作物了。從中我們老百姓要汲取教訓,以免種植的作物供過于求,達不到種植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