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皇曆包,是傳承在太行腹地山西陽泉民間的一種古老香包。香包在我國的曆史非常久遠,“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出自屈原《離騷》中的名句,表現了古人把裝滿香草(江離、辟芷、秋蘭)的佩帏帶在身上的情景。陽泉皇曆包,是頗具北方特色的香包,狀為鎖形,包面是寓意美好的精美刺繡,包内不僅有中藥與香草,還把中華文明的結晶皇曆(萬年曆)裝入其中,寄托着心靈深處的美好祝願,滲透着祈福避邪的象征意義。皇曆包,展現着生命、活力的古老精神風貌,表達着純樸、健康的民俗文化内涵,蘊含着華夏文明博大、雄奇的民族氣質。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陽泉郊區孫家溝村,離市區僅十多公裡,名字聽上去有濃郁的鄉土味,其實這是一個新型農村,小樓林立,花園秀美,完全可以媲美城市小區。網上聞名的晉繡能手、皇曆包的制作人“山西孫姐”就家住孫家溝新村,一進到她的家,立刻被滿屋的花紅柳綠、各色五樣的刺繡精品驚豔了,客廳一角的窗前沙發上,擺滿了五彩絲線、繡件半成品,旁邊的茶幾上,是已經完成的各類繡品,有憨态可掬的兒童虎頭鞋虎頭帽和虎頭圍嘴、有精巧可愛的車飾挂件、有寓意吉祥的手帕鞋墊,還有時尚流行的刺繡手包錢夾,每個物件都是一钍一線純手工繡成,色彩鮮豔,針腳細密,濃濃的鄉土氣息撲面而來,從穿到用,件件繡品無言地傳達着充滿古意的美好祝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山西孫姐”真名叫孫玉英,一說話滿臉笑意,眉宇間充滿英氣,一看就是一位樂觀開朗、熱情大方的巧姐,在她繡制的一衆作品中,最讓她得意的,就是皇曆包,皇曆包手掌大小,輪廓呈古代長命鎖形狀,上系紅繩銅錢,下墜流蘇,非常漂亮。包的兩面按照傳統習俗,繡上各種象征吉祥的圖案,内部填充荊棘、薰衣草、薄荷、白芷、艾葉、霍香六種中藥材以及一小包朱砂。特别之處在于,祖先認為皇曆(萬年曆)是記錄天文曆法的傳奇古書,能看前世今生,能知禍福吉祥,代表天人合一,因而把皇曆裝入包中,這也是“皇曆包”名稱的由來,雖然随着時代發展,人們早已對自然界有了科學的認識,但傳統所承載的象征意義一直延續至今。皇曆包結合了草藥驅蟲消毒、提神醒腦、散濁化瘀的實物功效和皇曆傳達的庇佑平安、祈福吉祥的精神寄托,同時又通過繡面上圖案營造的優美意境,把實用的功能、心靈的祝福與視覺的美好全方位地表達了出來。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皇曆包雖然曆史悠久,然而近些年卻明珠蒙塵,傳承斷代,少有人知道。孫玉英和老藝人們經過挖掘搶救,才把傳統技藝恢複。看她做好的皇曆包,個個造型立體飽滿,圖案鮮豔大方,手感溫潤細膩,從内到外散發着中國傳統文化的古典氣息。玉英說,近年皇曆包在民間很受歡迎,結婚、生子、祝壽、喬遷之喜處處得見它的身影,而且不同的用處,要配不同的圖案,“孩子們佩戴 ‘滿月包’‘周歲包’,繡上魚躍龍門,長蛇壁虎,寓意富貴吉祥、趨吉辟邪;年輕人喜歡‘婚禮包’‘情人包’,繡上龍鳳呈祥、金魚戲蓮,寓意百年好合、多子多福;老人們收藏的‘靜心包’ ‘保健包’,繡梅蘭竹菊、松鶴延年,寓意四季平安、生活幸福。”是啊,一個皇曆包就是一個美麗的故事,一個皇曆包就是一種深深的情懷,一個皇曆包就是一份濃濃的祝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别看這皇曆包不過手心大小,但制作卻很是講究。”孫玉英說,最重要也最費時間的是兩個包面的制作,使用的是傳統晉繡的制作方法。前期要經過打禙(制作襯底)、裁剪、貼面、畫圖、貼圖等幾個環節的準備,才能開始刺繡。玉英拿出來皇曆包鎖形圖樣放在一張硬質的襯底上,比上圖樣均勻地剪下一對兒,這個襯底用玉英的話說叫“禙禙”,要制作皇曆包,做好“禙禙”很關鍵,制作方法也是純手工,先把第一層純棉布鋪在平整的木闆上,用打好的面漿在布上抹勻,再将同樣大小的面料鋪上去,用擀面杖擀平壓實,重複四至五層,在充足的太陽光下晾曬兩天,就制成了硬質底。我國聞名的四大名繡,均是在一層布上進行刺繡,為“軟繡”,而流傳于太行山區的繡法“晉繡”與其它繡種相比,特點就在于它是在粘合在一起的五層布上進行刺繡,相對來說,硬度較強,難度較大,是以稱為“硬繡”,而從繡品成形的觀感來看,圖案硬實敦厚,立體感強,更顯樸拙粗犷,獨樹一幟。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晉繡皇曆包 七彩絲線蕙生福

皇曆包是文化産品,有美好的寓意,如何賦予它新的内涵?孫玉英動起了腦筋,她針對不同的使用者,創作不同的圖案,除了傳統的“對鎖包”“單鎖包”,還設計了合适懸挂、起裝飾作用的“組合皇曆包”“福䘵包”,并拓展思路,增加品種,延伸設計了“車飾包”“挂件包”,形狀上也突破傳統的“鎖”形,根據不同的用途研制出了“葫蘆形”、“動物形”等各種形狀。 在民間,蜈蚣、毒蛇、蠍子、壁虎和蟾蜍五種動物稱為“五毒”,民謠曰“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生!” “五毒”圖案在民間刺繡中很常見,在皇曆包上繡制五毒,包内裝入中草藥,随身佩戴,可避邪、祈禱、保平安! 玉英根據這個思路,結合現代人的佩戴習慣,創新地設計了“五毒”小挂件,保留傳統的圖案和寓意,做成了四公分見方的牌狀。在造型方法上采用了難度較大的“挑繡”,這個繡法繡塑結合,增加了圖案的立體感和趣味性。刺繡時,要先把圖案輪廓用滾針繡出來,再從邊上開始上挑,“挑的時候要掌握好松緊适中度,太緊了第二層找不到針眼,太松了針眼松懈,會露出裡面的填充物,而且每一層都要按針眼去挑,挑出來才會有花紋。”她做好的“五毒”挂件,小動物仿佛都從包上跳了出來,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古拙質樸,生動傳神,鮮明地展現了原始文化遺存,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