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配方20:一款有名的熏肉配方,比例精确到小數點,香料10種

這幾天由于一直出門,總是在奔波的路上,是以更新文章就慢了些,基本上是見縫插針,拿出電腦,趕緊寫一篇。

老配方20:一款有名的熏肉配方,比例精确到小數點,香料10種

即使這樣,不知不覺我這老配方的專題也做到了第二十期,比我原計劃整整多做了十期,一個是朋友們的需要,再一個那些傳統的技法裡有價值的東西實在太多。

但總不能用一種模式一直這麼做下去,是以今天這一期就是這個專題的收尾了,下來我再從其他的一些角度,去繼續和大家探讨美食。

最後一期按規律說往往要有些重量,這才叫個善始善終,我找了半天,決定把這個東北的傳統熏肉的做法給大家說說。

這也是在一本90年代的資料上記載的,這種熏肉的做法,香料用了10種,精确到小數點以後。

對熏肉這方面我也算是略有研究,因為無論是從個人口味上還是市場潮流上,熏肉都是一個容易創造市場神話的品種。

因為比起鹵肉,它技術門檻稍高,另外又在鹵肉的風格上格外增加了一些新的元素,使味道更有層次。更具立體感。

而熏制的方法也有多種多樣,我在以前的文章裡也給大家說過幾次,甚至把古代食譜上的熏料方子都給找了出來,給大家分享過。

我自己對熏肉也是制作過多次,在配方和技法上,算是小有所得,記得在春節前的時候,當時由于豬肉的價格上漲,外面的熏肉是都是五六十元一斤。

老配方20:一款有名的熏肉配方,比例精确到小數點,香料10種

我的朋友們想到了我這個資源,都大誇特誇說我做的熏肉很好吃,比市場上的好,于是每人買了幾十斤五花、排骨等,讓我給加工了好幾次,大家滿載而歸,據說都給家裡省了不少錢。

我雖然累了些,但在這個反複的制作過程中,也對熏肉的工藝又有了進一步的體會,其實原本計劃春節後要找一個檔口,把這個作為一個品種來做一做,可後來因為那些特殊情況,咱這門手藝也是一直深藏“待字閣中”。

也許是機緣沒到吧,随着現在的一切漸漸趨于正軌,我相信那個上市的時候也不遠了,今天這款傳統熏肉的做法,我先給大家說一下,還是老方法,原樣分享,不做任何修改。

傳統熏肉做法:

原料:

不肥不瘦帶皮去骨豬肉2.5公斤,

香料:

紫蔻7.5克,砂仁6.5克,大料5克,花椒3.5克,小茴香2.5克,肉蔻1.5克,桂子1克,桂皮1克,白芷0.15克,山奈0.15克;

配料:鮮姜25克,鹽100克,糖25克(熏肉用)。

制法:

1.将肉用水刷洗幹淨,刮淨皮上的毛,改切成500克左右方塊,用水泡7~10小時。

2.将泡好的肉方撈出來,控淨血水,将湯鍋燒開,把肉方和各種調料一起下到鍋裡,先用旺火煮30分鐘後,用蒸簾或篦子壓在肉上,使肉不露出湯面,再用文火煮1.5小時,等肉十分熟爛時,撈出控淨肉上的湯和油。

3.将控好的肉方皮面朝下擺在篦子或蒸簾上。将鐵鍋燒熱,放上糖,将擺好肉的篦子放到鍋上,蓋上熏肉帽子(或盆),等糖煙起熏10分鐘左右即可出鍋。

老配方20:一款有名的熏肉配方,比例精确到小數點,香料10種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樣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

巷裡香味 調味香料桂皮 散裝250g 包郵 ¥19.9 購買

特點: 肥而不膩,瘦而不柴,色澤紅潤,熏味濃香,用同樣方法,還可以熏雞、鴨、魚等。

我們注意到這裡面的熏料用的是糖,這是屬于糖熏的方法,我們附近著名的的張家口柴溝堡熏肉,主要用的是柏木和糖,很顯然就是另外一種風格。

但總之無論哪種風格吧,都以各種方式給我們的美食生活增添了很多色彩,而這配方裡的一個細節,熏肉時用的熏肉帽子或盆,其原理實際上是在熏肉的時候頂上不能用平鍋蓋,一定要用有一定高度和弧度的熏肉帽或者盆之類,讓煙形成一種回旋的效果,這樣才不苦而出香。

另外裡面提到的上煙後熏10分鐘,感覺似乎有些長了,我們制作時一般都是熏3-4分鐘,上黃煙後關火,再靜置3分鐘等。

老配方20:一款有名的熏肉配方,比例精确到小數點,香料10種

總之熏肉的技法确實有很多細節,一些環節也要根據當時條件來做适當調整,是以說它比鹵肉的技術門檻要稍高,相對來說市場上的競争對手就要少一些,也容易創立起自己的品牌。

自然門美食e道哥 愛美食的江湖派,講真實的故事,說樸素的思想,交有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