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友善面呈現“高端潮”

作者:光明網
友善面呈現“高端潮”

11月22日,在石家莊北國超市北國店,居民正在挑選高端價位的桶裝友善面。河北日報記者 趙澤衆攝

友善面呈現“高端潮”

一家友善面生産企業内,員工正在工廠中的房間檢視蒸煮面帶。 河北日報記者 杜柏桦攝

友善面呈現“高端潮”

11月11日,在邢台市隆堯縣今麥郎印象館内,從業人員現場示範了非油炸友善面與油炸友善面的差別。 河北日報記者 趙澤衆攝

□河北日報記者 趙澤衆

■閱讀提示

友善面是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快消食品。

近兩年,随着動辄10元、20元的高價位友善面進入人們視野,尤其在今年的“雙11”中,高端友善面銷量大增的表現,讓業界直呼——友善面的高端化趨勢已成新潮。

傳統品牌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積極尋找增量市場,力推新品。新勢力拉面說、勁面堂憑借各自獨特定位和玩法,也在這股潮流中推波助瀾。

河北是友善面生産大省,行業新趨勢不僅讓消費者,也讓生産企業和經銷商家,感受到了不一樣的變化。

“不便宜”的友善面銷量大增

11月11日,據天貓官方資料,拉面說前1小時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同比2019年“雙11”增長200%,在友善速食類目首小時TOP1。

拉面說,這家拉面細分領域的面食品牌異軍突起,再搭上電商帶貨的快車,其2020年上半年的銷量直線上升。

新興品牌異軍突起,高端及超高端速食賽道上,老牌友善面企業也不甘示弱,價格同樣不低。

打開天貓官方旗艦店,康師傅高端産品Express速達面館,4盒裝香濃大塊牛肉友善面達到62.9元;統一湯達人更新版本“極味館”,6杯整箱價格59.9元;勁面堂的2盒裝川味牛肉刀削面的價格達50.8元。今年新上市的白象鮮面傳價格也在15元左右。

這些新品種的友善面線上上銷量十分可觀。

跟蹤研究友善面市場多年的食品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高端友善面銷售還是以網絡及學校、網吧等管道為主。更多是迎合新生代消費者,該群體的購物思維偏向于便捷、營養,購物方式偏向于場景化。

網紅經濟、網際網路直播電商的興起,為友善面赢得年輕人提供了新的機遇。今年6月份,康師傅将新款速達面館自熱面送到薇娅直播間,拿下5分鐘售出7萬碗的成績。

中高端友善面線上銷售熱火朝天,線下市場也在穩步提升。

11月16日,在石家莊北國超市懷特店内,不少居民在友善面貨架挑選産品。和以往不同的是,進口友善面、高價友善面占據了友善面貨架的四分之一。

無獨有偶,在石家莊永輝超市民心廣場店,8米長的友善面貨架上,進口友善面和高價位袋裝面、桶裝面能占到約一半的位置。

“出前一丁、辛拉面、火雞面,這些進口友善面特别受年輕人的喜愛。”超市的臨時促銷員說,“平均半天就要上一次貨,五連包的辛拉面銷量最高。有顧客告訴我,這個價格和南韓當地超市的賣價是一樣的。”

位于北國商城的北國超市,中高端友善面銷量更為明顯。

“湯達人友善面憑借其産品特點和口碑,銷售逐漸增長,在市場中站穩腳跟。”北國超市北國店業務科科長白正光說,“顧客的購買需求向着口感更好、湯料更鮮香濃郁、面更勁道的友善面産品轉變。”

産品與以往确有不同

11月22日中午,在石家莊北國超市北國店,市民王女士拿着一桶統一滿漢大餐牛肉面和一桶湯達人骨湯面,正在對比挑選。

“這兩種面我都買過,口味确實不一樣。你看包裝也不一樣。”王女士指着碗底說,“售價為18.9元一桶的滿漢大餐面桶質感更好,看起來像是塑膠材質的,湯達人的這款能直接看出是紙質桶。”

聽着王女士的話,記者在貨架前詳細地對比了一番。

一款常見的桶裝統一酸菜牛肉面售價4元,而統一新近推出的冠軍榜刀削面一桶卻要賣到11.9元。同樣是友善面,為何定價差距如此之大?

從包裝上來看,高端品類的友善面在包裝工藝上耗費了不少工夫。以某款單價為30元一桶的友善面來說。其外包裝是可提式蓋碗設計,告别用叉子戳破碗蓋時代。蓋子上增加排氣孔,調整内外負壓避免揭蓋困難。

從産品的淨含量上來看,更多地展現在調味包的分量差異上。如康師傅相差17元的兩款友善面,速達面館私房紅燒牛肉面淨含量為231g,而其香菇炖雞面淨含量為101g,二者的面餅重量相差不到15g,調料包卻相差超過100g。

超市貨架品類有限,記者打開天貓旗艦店,對比了大部分隻線上上銷售的幾款友善面食。

記者發現,在面餅以及調味包的材料選擇上,高端面和普通面也有着較大差距。

如拉面說的面為60天短保存期限的半幹鮮面,采用的歐洲高筋小麥。而普通面大多采用了小麥粉作為主材料;同時,高端面的調料也比普通面更豐富,料理包的成分包括了豬骨湯、牛肉等食材。

此外,高端面與普通面在技術工藝上也有明顯不同,5元以上的桶面都标注着“非油炸”。以今麥郎為例,7元/桶的老範家紅燒牛肉面采用的是非油炸蒸煮面技術,面餅和普通的友善面不盡相同。而3.5-4元/桶的紅燒牛肉面則是油炸友善面;定價5元以上的今麥郎刀削寬面系列全部屬于非油炸友善面。

此外,有的面食配料包高達5種以上。比如,拉面說的配料有海苔、木耳絲、筍片、白芝麻等配料單獨成包,一份面的調料就有7種。

上述幾種差異是記者通過對友善面盒體上的産品介紹對比出來的,這也是消費者可以輕松觀察到的差别。

而業内人士告訴記者,從以往市場友善面來看,桶裝友善面售價比袋裝友善面售價要高,其原因在于桶。據了解,這個紙質的桶造價成本很高,因為它要能夠承受住100度以上的熱水,不僅要過塑,更需要專門材料和相關技術來支撐。

同時,與2到4元一包的友善面不同,動辄10元、20元的友善面也更強調用料的真實。“包裝所見即所得”,保存期限隻有60天,給人的感覺也更營養、更新鮮。

11月17日,全國食品工業标準化技術委員會釋出了關于對《友善食品 調味面制品》行業标準征求意見稿。其中明确列出了原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名額等七項技術要求。

業内人士稱,在競争空前激烈的友善面市場,越來越多的中高端産品不僅要達到行業标準,還要在産品上有所創新。而這,就需要從研發到營銷等多方面進行投入。

市場需求帶來行業變革

11月11日,在邢台市隆堯縣今麥郎印象館内,講解員為記者現場示範了非油炸友善面與油炸友善面的差別——等量的常溫飲用水同時浸泡,非油炸友善面會沉到水底。

在油炸與非油炸之間,消費者更願意選擇非油炸友善面。即便價位高,健康飲食也正在成為首選。

“看得見的真材實料”已經成為消費者的新需求,而企業正在适應這種趨勢。他們推出10元、20元的高端友善面、高價友善面,是滿足消費更新趨勢的商業選擇。

曾幾何時,當消費者看到友善面外包裝上“香菇炖雞”“紅燒牛肉”等誘人圖案,心中不免嘀咕:這些圖案,也就是“僅供參考”而已。

如今,加入了原汁原味的真材實料,使一些友善食品做到了“名副其實”。

專家表示,中高端友善面湧現市場,說明友善食品更注重真材實料、道地風味、多場景适用。尤其是一些中高收入人群已經對“平民價”友善面失去需求,對友善面提出了健康安全、營養美味、回歸廚房風味的新需求,友善面呈現“正餐化”趨勢。

這種需求促使友善面企業通過凍幹技術,以肉丸子、蝦仁等來豐富配料和口味。近日,康師傅的速達面館牛肉面和“認養一頭牛”牛奶推出聯名禮盒。禮盒内包含兩盒牛肉面加兩瓶牛奶以及四個周邊小禮品,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興趣。

友善面行業正加速朝着“美味、營養、健康”的正餐定位發展。在此過程中,不少友善食品企業選擇了差異化創新的道路。

康師傅先後推出“Express速達面館”“速達煮面”“速達自熱面”等,今年上半年高價袋面銷售額同比增長47.8%;統一友善面用高湯打造健康新鮮的棱線面,“湯達人”産品上半年收益同比增長29.7%;今麥郎的“蒸煮”非油炸友善面,以及采用航空級食品技術FD鎖鮮技術的白象“原力鮮面”“酒香撲面”等,競相角逐市場。

此外,外賣行業的出現一度造成友善食品市場銷量下滑,這同樣促使友善面行業創新産品,奪取市場。

資料顯示,在創新産品爆發的帶動下,全國友善食品行業2020年前5個月的工業生産出廠價格指數平均超過103,同比連續增長3%以上。其中,大、中型友善食品企業的營業收入累計達到1138.1億元,同比增長6%;利潤總額累計達到78.6億元,同比增長17.3%。

《2020前三季度河北食品制造業運作趨勢》顯示,河北米、面制品和友善面等友善食品行業工藝技術持續創新,新一代蒸煮友善面,雜糧及果蔬類健康挂面等高品質産品增加,帶動價值大幅提升。今年以來主要效益名額增速領先食品制造業。前三季度我省友善食品制造業實作營業收入168.77億元、利潤總額23.23億元,同比分别增長16.52%、128.5%。今麥郎、高碑店白象食品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合計分别占我省友善面制造業的93.06%、96.69%。

“目前,我省友善食品行業正走上技術進步帶動價值提升的健康持續發展之路。”河北輕工行業協會會長李志偉說,“行業要持續加快安全營養友善食品的開發生産,拓展消費場景,不斷滿足多元化、精細化、高端化消費更新需求。”

■記者觀察

河北友善食品業

大有可為

11月18日,四川白家食品産業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與國内鐵路餐食供應商“食陸記”簽約,進軍高鐵餐飲市場。

友善食品行業入局者衆,對管道的争奪也日趨激烈。很多初創品牌更多主打線上管道,競争也日趨白熱化。同時,盡管線下管道門檻更高,但仍是企業的必争之地。

在省會多家超市走訪時,記者發現,普通友善面貨架在減少,友善自熱食品貨架在增加。

“友善食品、自熱食品在直播帶貨的風潮下跻身新晉網紅,曾經受外賣影響的友善速食正在回暖。線下超市也在為這些友善食品提供貨架,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北國超市北國店業務科長白正光說,受疫情影響,友善食品、自熱食品銷量呈現爆發增長。

“受疫情影響,2020年1-5月友善食品消費增長了1.5倍。友善食品應急、救災儲備物資的功能凸顯,全行業活力顯現。”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指出,市場對友善食品釋放了巨大需求,友善食品的行業優勢快速轉換,形成厚積薄發的應急能力和強大産能。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友善食品制造企業完成營業收入1371.5億元,同比增長4.7%;實作利潤總額87.5億元,同比增長12.8%。

友善食品行業轉化了大量農副産品,以其食用簡便、攜帶友善、易于儲藏等特點不斷滿足消費者快節奏生活需求。友善食品制造是食品制造業主要類别,包括米面制品制造、速凍食品制造、友善面制造、其他友善食品制造。

2019年,我省友善食品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别占我省食品制造業的21.59%、23.37%,其中米、面制品和友善面制造業營業收入合計占全省友善食品制造業的88%以上。友善面産量29.61萬噸,居全國第6位。

河北輕工行業協會會長李志偉表示,我省是農業大省,小麥、玉米等加工資源豐富,企業分布廣泛,主要集中于邢台、邯鄲、石家莊和保定等地。

他認為,友善食品行業正走上技術進步帶動價值提升的健康持續發展之路,我省雜糧及果蔬面制品、半生鮮面、速凍預制菜、自熱食品和健康友善面等安全營養友善食品的開發生産應大有可為。

文/河北日報記者 趙澤衆

來源: 河北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