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7月5日,中國中央頒布了《槍支管理辦法》,其中明令禁止中國公民非法持有槍支彈藥。屆時全國上下對公民私自持有槍械,展開了大規模的全面收繳行動,一時間持槍打架鬥毆事件直線下降, 不得不說國家對槍械嚴格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自此之後,槍械便在民間銷聲匿迹,除了公安民警軍人這類國家特殊人員,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私藏槍械的。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5">山東老漢家中藏槍,無人舉報無人收繳</h1>
然而,在咱們山東卻有一位96歲高齡的老漢,家中明目張膽地擺着兩把手槍,這兩把軍用毛瑟手槍在家裡擺着還不是一兩天,整整在老人家待了70多年,竟一直沒有被國家收繳。老人家裡有兩把手槍的事在當地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奇怪的是大家卻沒有一個好事者向當地有關部門舉報過老人藏槍一事。要知道在那時檢舉非法持槍的行為是被國家鼓勵的,并且會得到一定的獎勵。
在禁槍法案頒布後,國家各地區開始展開收繳行動,當地有關部門從業人員因為槍械的問題到老漢家走訪過,從業人員不僅沒有收繳老漢的雙槍,反而對老漢噓寒問暖關懷備至。這不免讓人好奇這位山東老漢的身份,能夠讓政府特别對待,此人一定有着不簡單的背景。
這位持有軍用毛瑟雙槍的山東漢子名字叫滕西遠,那他到底是誰呢?有什麼樣的特别之處可以讓他手持雙槍而不被沒收。這要從滕西遠參加抗戰開始講起。

毛瑟手槍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6">山東雙槍老漢到底是何身份?</h1>
滕西遠1925年10月出生于山東省萊蕪縣口子鎮北山陽村,是個土生土長的山東漢子。生逢亂世,很早父母就去世了,家裡有5個孩子相依為命艱難的生活着。家裡稍大的哥哥為了給家裡兄弟弄口吃的,起早貪黑到外面做工,即便幾個孩子再怎麼努力,仍然是吃了上頓沒下頓。滕西遠的大哥無奈離家參軍,每隔一段時間就請假帶着吃的回家看望弟弟們,給弟弟們講自己在部隊裡的生活。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7">亂世出枭雄</h1>
沒過多久滕西遠的二哥也參加了革命,家裡隻剩下滕西遠和兩個弟弟。那時的滕西遠剛10歲,沒了哥哥在身邊照顧,滕西遠擔起來照顧弟弟的重擔。戰火紛飛的年代,三個孩子的無依無靠生活異常艱辛,哥哥無法經常回家探望,滕西遠和弟弟們一度陷入食不果腹的日子,沒有什麼生存技能的三兄弟為了活着沒辦法隻能到街上乞讨。
在那個年代,到處都是戰亂,家家都過着沒有餘糧的日子,滕西遠和弟弟們的乞讨生活并不順利,常常一天也讨不到一口吃的。這樣的日子沒過多久,滕西遠的弟弟便餓死街頭。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8">13歲參軍</h1>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抗日戰争全面爆發,日本侵略者殘忍的在我國國土上虐殺中國同胞。不久後山東萊蕪被日本侵占,日軍在街頭無情屠殺中國人,一幕幕殘忍的畫面映入滕西遠的腦海中。12歲滕西遠,被日軍殘暴的畫面深深地擊中内心,這一刻他似乎瞬間成長了。滕西遠決定不再就這樣為了活着而活着,他要投身戰争,他要為了祖國而戰,為了同胞而戰。
1938年,随着抗日統一戰線形成,山東境内有組建了多支由我黨上司的抗日武裝部隊,滕西遠的家鄉萊蕪萊東縣大隊就是其中一支。這年滕西遠13歲,他決定加入由黨上司的萊東縣武裝大隊。但那時滕西遠才13歲,萊東縣大隊的上級上司商議看他年紀太小了,最後沒有同意滕西遠的參軍申請。但滕西遠一再表示自己的參軍的決心表示:
“我一心想幹革命,哥哥們都參軍了,爹娘都走了,我自己沒有牽挂,看着日本人殘殺咱們中國人,我身為一個男子漢沒有什麼比參軍更值得做的事了,請組織收下我吧!”
政委劉子正面對這個意志堅定的少年,看着滕西遠熾熱的目光,最後決定同意他的參軍申請。就這樣滕西遠加入了萊東縣武裝大隊。巧的是哥哥滕西平這時正好就在萊東縣大隊擔任司務長,見到哥哥滕西遠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幾年未見抱着哥哥一頓痛哭。
滕西遠人長得黑又瘦,年紀不大,在部隊裡大家夥都叫他“滕黑子”,然而就是這麼個不起眼的少年,在之後的一次日軍掃蕩中出了名。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99">15歲臨危不懼單挑鬼子</h1>
1940年,華北日僞對山東地區的八路軍根據地進行了瘋狂的掃蕩行動。一日一支日僞部隊奔着北山陽村掃蕩而來,恰逢滕西遠在此執行任務。日僞隊伍中有漢奸帶路,一進村滕西遠的兩名戰友就被日僞抓獲,這時情況緊急,敵人直逼而來,眼看着就要被包圍,滕西遠卻表現出很鎮定,原因是這裡是他生活多年的地方,地形對他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閉着眼都能走出去。沒等日軍進門,滕西遠繞過敵人,從後院翻牆跑了出去。
在撤退的途中,他遇到了兩名同樣也在撤退的縣大隊戰士,三個人一路小心偵查想辦法撤退。但這時日軍把出村的路都封鎖了,無奈為了安全,滕西遠三人隻能先在村裡藏起來,等日軍離開。他們在一個農家院子裡藏着,滕西遠爬到豬圈上想偵查下周圍敵情。不料有一個落單的日軍鬼子被滕西遠發現了,滕西遠一個眼神,兩個戰友心領神會。滕西遠屏住呼吸,掏出随身的匕首,蓄勢待發,等鬼子靠近之時,滕西遠一下子從豬圈的牆上撲下來,将鬼子撲倒在地,把鬼子的槍奪過,将其按在地上,捂住鬼子的嘴,滕西遠一個匕首直接刺入鬼子心髒,當場暴斃。
等日僞離開,滕西遠三人終于出了村回到隊裡。這一事後,滕西遠被大家夥刮目相看,雖說隻是殺了一個鬼子而已,但當時的他才剛剛15歲,還是個少年,在那樣的情況下,不僅沒有退縮,而是果斷勇敢的面對,小小年級能有此魄力實屬不易。這對于滕西遠的抗戰生涯隻是個開始。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00">15歲戰場智勇雙全,榮獲一等功獲得第一把手槍</h1>
同年夏天,日軍集中了火力對我魯中抗日根據地又一次展開了瘋狂的掃蕩。日軍在楊家橫一帶與我八路軍戰士發生了一場激烈戰鬥,滕西遠所在的縣大隊也在這場戰鬥中。
戰鬥開始便是白熱化,日僞在人員和武器裝備上都占據了絕對的優勢,但由于我軍頑強的鬥志,殊死的抵抗,日僞在這場戰鬥中沒有占到絕對勝算。戰況打得十分焦灼,難分勝負。
滕西遠埋伏在陣地上,遠遠看到日僞的舉戰旗的旗手,俗話說擒敵先擒王,打仗時先攪亂敵方陣腳,讓敵人方寸大亂,杖就勝了一半。想到這滕西遠拿起手中的槍,瞄準日軍旗手一槍成功将人擊斃,一時間沖鋒上來的鬼子被突如其來的槍擊亂了陣腳,但沒過一會兒,又重新發起新一波進攻。
滕西遠沒有一絲害怕,面對迎面而來的敵人,他手拿槍瞄準一槍一個,但敵不過敵人前赴後繼地湧過來,很快滕西遠的子彈打光了,隻能靠近戰肉搏了。即便如此,隻有15歲的他沒有表現出一點的膽怯,他端起刺刀與鬼子近戰肉搏起來,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鮮血四濺,場面慘烈,無法想象這是一個15歲少年經曆的場面。
一番混戰,滕西遠體力不支,一個躲閃不及,一個刺刀捅進了他的腋窩,頓時鮮血湧出侵透了衣服,本以為他會是以倒地,不成想滕西遠硬是把這刺刀從自己的腋窩裡拔了出來。順勢将刺刀朝鬼子頸部甩去,正中要害,鬼子應聲倒地。
這一場慘烈的戰鬥中,滕西遠小小年紀一個人打傷鬼子無數,當場打死6名鬼子。這場殊死戰鬥勝利結束後,上級上司對滕西遠授予一等功,當時的山東縱隊第四支隊司令員廖容标聽說隊裡出個15歲少年小英雄,廖容标親自接見了滕西遠還誇贊道:
“你這個娃子打鬼子真厲害嘞!”
除了當面誇贊,廖容标還獎勵了滕西遠一支毛瑟手槍,俗稱駁殼槍。這是滕西遠擁有兩把手槍其中一把的由來。他對這把槍愛不釋手,随後的滕西遠在戰場上,随身攜帶着這把毛瑟手槍,也用這把槍在戰場上殺敵無數,在山東地區是有名的抗日英雄。
抗日戰争全面勝利不久後,1947年,國民黨對陝北和山東展開了重點進攻。中央從延安轉戰陝北,粟裕指揮孟良崮戰役勝利,國軍的重點進攻随之失敗。
孟良崮戰役中粟裕與陳毅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01">22歲巧用空城計惑敵立戰功,得人生第二把手槍</h1>
1947年7月,為了牽制敵人,粟裕帶領部隊圍堵盤踞在南麻地區的國軍整編第11師。這時的滕西遠經曆了抗日戰争,已經是一個成熟的老兵了,憑借戰績成為部隊炮兵連連長,同時參加了這場戰鬥。
敵軍似乎已經洞悉我軍意圖,對我軍的圍殲,采取了直接向包圍圈進攻。為了能夠讓炮火發揮到最大化,滕西遠派出部下偵察兵,靠近前線設定警戒,偵查敵情,便于炮火精準打擊。
這天傍晚,滕西遠來到山坡腳下一處巡查,偶然發現不遠處坡下有很多可疑人影,仔細觀察竟發現有近200餘名裝備精良的國軍士兵正朝着這邊挺進。但這時我軍的主力部隊距離這裡還有将近半個小時的路程,來不及狙擊這支國軍隊伍,可時不我待,滕西遠心想這麼好的機會就這麼放過了太可惜了,可是不放棄,眼下除了自己就隻有身邊一個戰士,武器也跟不上,除了僅有的3個手榴彈,就隻有背着一把步槍和他随身帶着的一把手槍了。現在憑他二人這條件,硬碰硬要想拖住敵方這隊裝備精良的人馬,基本是沒有任何勝算的。
滕西遠望着即将逼近的國軍隊伍,大腦高速運轉,此時硬剛肯定是不可能的,敵衆我寡隻能智取,從小聽人講三國的故事,此時點醒了滕西遠,他想到諸葛亮的空城計,他決定搏一搏,給國軍也來個空城計。
一會兒,國軍這支隊伍便來到山溝這裡,這時滕西遠朝山溝裡扔了一顆手榴彈,大聲對山溝裡的敵人喊道:
“坡下的人都聽清楚了,你們現在已經被我們包圍了,你們最好放下手裡的武器,不要做無用的掙紮,隻會造成你們的傷亡,現在給你們時間,速度繳槍不殺!”
此時夜幕降臨,到處一片漆黑,敵人根本無法看清周圍山坡上的情況,也就不知道周圍到底有多少埋伏,聽了滕西遠的話,敵人信以為真,以為已經中了我軍的埋伏,于是一時間也不敢輕舉妄動,停在原地等了很長一會兒,這麼久除了滕西遠的一聲恐吓再沒發現周圍我軍的埋伏,國軍似乎察覺了異樣,當即要撤離,但已經為時未晚,這時我軍主力部隊已經趕到,直接向敵軍發起進攻,在山溝裡與敵軍發生了激烈的戰鬥。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02">獲一等功粟裕将軍親自給他佩槍</h1>
滕西遠的空城計成功地牽制了敵人,使敵人錯失了撤退的先機,在我軍的猛烈攻勢下,本就軍心渙散的國軍被我軍成功圍剿。滕西遠的機智應對又一次讓他獲得了嘉獎,上級授予他一等功。
戰後慶功大會上,粟裕将軍很想見見這名機智的戰士,來到滕西遠的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對他說:
“小夥子不錯不錯!有勇有謀臨危不亂,好樣的!”
粟裕将軍在全軍戰士面前不禁稱其為“孤膽英雄”,并且将一把樣子配有槍盒的手槍贈與他作為獎勵,還親自為滕西遠佩戴上了這把槍。粟裕将軍為他佩的是一把嶄新的毛瑟手槍,是從敵人手裡繳獲而來的稀缺東西。這便是滕西遠家裡第二把手槍的來曆。
滕西遠追随部隊參加了各類戰鬥不計其數,有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等。新中國成立以後,本可以退伍回鄉的滕西遠又不顧一切地加入抗美援朝志願軍隊伍。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03">25歲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h1>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2月滕西遠随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部隊剛進入北韓就與美軍發生激烈戰鬥,北韓戰場上美軍的裝備出了名的精良,空中有美軍戰鬥機空襲,地面上美軍士兵是坐着車趕路,而我志願軍就要艱苦很多,在裝備上遠不及美軍,有的更多是頑強的意志力。
滕西遠進入北韓後更多的時候是在路上,一路上都有倒下的倒下的戰士,很多時候并不是敗給了與美軍對峙的戰場上,而是敗給了當地惡劣的氣候,凜冬嚴寒,戰士的供給不夠,美軍封鎖了我志願軍的後方供給的路線,導緻我軍的物資短缺嚴重,戰士們除了面對零下30多度的嚴寒,還要忍耐着饑餓,滕西遠咬着牙堅持了過來。
在我志願軍頑強的抵抗之下,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結束後,戰局進入了勢均力敵的狀态,與美軍開始了邊談邊戰。
1953年3月,在停戰協定簽署的前4個月時間裡,敵軍一直沒有放棄可以翻盤的機會,敵軍向位于三八線附近的馬坪裡地區發起了進攻,敵人來勢洶洶勢不可擋,我志願軍當即制定了一套穿插式作戰計劃,然而在作戰中敵軍坦克攔住了我志願軍進攻的唯一路線,能否穿過這片地區成為我志願軍這次計劃的關鍵。
我志願軍這次行動是輕裝前行,并沒有配備重武器,能夠造成殺傷力的隻有炸藥包,但又不能抛擲,無法對付美軍的坦克。唯一的辦法就是人肉抱着炸藥包沖到坦克上,把炸藥包點着固定在坦克上,還要確定炸藥包100%在坦克上爆炸,這樣就執行任務的戰士就面臨着極大的危險,很大的可能會一去不回。
誰去執行這個艱巨的任務呢?這無疑是送死,就在這時,滕西遠站了出來,沒有遲疑的選擇由自己去執行這個任務。滕西遠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除了自己的赴死的決心,他還有一個巧妙的計劃。
滕西遠通過觀察,發現美軍坦克所在的位置道路側面地上一個小溝,滕西遠打算利用這個溝掩護自己逃避敵人的視線,此時天色蒙蒙擦黑,滕西遠抱起炸藥包,偷偷摸到美軍坦克側面溝裡,但當他到了溝裡看清坦克,才發現坦克上有一個炮塔,裡面的人可以用望遠鏡看到溝裡,此時的他埋伏在溝裡,心情複雜,心想這次很有可能就真的回不去了。想到這裡,滕西遠也覺得也沒什麼可怕的,大不了與敵人同歸于盡,他也值了。滕西遠抱起炸藥包一個躍起從溝裡竄出來,也許敵人也沒有想到我軍會選擇派人來安裝炸藥包,敵人根本沒察覺,滕西遠沖到坦克上成功的将炸藥包挂到坦克上面,幾秒鐘過後,隻聽一聲巨響,美軍坦克被炸毀。
見狀我志願軍趁機一舉殲滅了敵軍,那麼滕西遠呢,他在按完炸藥包後,迅速地跑遠,在爆炸前撤離了安全的距離,隻受到了輕微的傷勢。至此滕西遠為他的軍旅人生畫上了完美的休止符。他一舉成為了全志願軍有名地爆破英雄,這時的他28歲,褪去了當初的剛入伍的稚氣,已然成為了一個合格的軍人。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04">28歲複員回鄉</h1>
1953年,滕西遠複員回到老家萊蕪,脫了軍裝的他繼續在社會上發光發熱,滕西遠13歲參軍,28歲複退伍,經曆抗日戰争,走過了解放戰争,奔赴過北韓戰場,把人生中最熱血的歲月奉獻給了祖國,在戰場上最大化的發揮了自己的作用。短暫的15年戰争生涯,滕西遠五次身負重傷死裡逃生,獲得一等功2次,三等功3次。
退休的滕西遠愛上了讀書寫字,從小家裡窮沒機會讀書,現在日子好了,他想着學習些知識,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什麼時候學習都不晚。緊跟時代的腳步不能落後,這是滕西遠的想法。
從退伍到退休後,滕西遠很少談及自己以前在部隊的事,更沒有主動提及過自己獲得的戰功。閑來無事的時候,滕西遠時常撫摸當年上司們贈與他的手槍,大量的戰時回憶湧上心頭。周圍的鄰居也知道滕西遠有兩把手槍的事,雖然大家不清楚他這兩把手槍的來曆,但就憑滕西遠打過鬼子奔赴過北韓戰場軍人的身份,大家從來沒有懷疑過滕西遠私藏槍械的用意。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05">雙槍在手幾十年為何國家沒有收繳,難道就是因為他抗戰英雄的身份特别對待!?</h1>
但即便如此,在1996年國家頒布《槍支管理辦法》後,滕西遠是不是按照法規也應該上繳槍支呢?但政府知道滕西遠持有雙槍,卻沒有收繳滕西遠的雙槍,難道就是因為他是老兵而對他另作打算麼?
原來事情并非我們所想,事實上在1982年解放軍6206部隊專門授予了滕西遠持槍證及持槍須知,換句話說,滕西遠人家是合法持槍,雖然人家是退伍的抗日抗美援朝英雄,但他并沒有利用自己特别的身份做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事。
對于滕西遠來說這兩把手槍不是兩件冷兵器,而是承載他回憶的紀念品。
緻敬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