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桂正和《I's》嚴肅文藝批評連載——活剖葦月伊織(第一期)

作者:金家藩愛徒

藝術顧問:徐峤

文:金家藩愛徒

桂正和《I's》嚴肅文藝批評連載——活剖葦月伊織(第一期)

前言

兄弟我縱覽中日兩國網絡上對《I''s》及葦月伊織的評論與分析文章,發現有三個不痛快之處。

1、普遍對香豔部分避而不談,或者在評論姿勢上呈童男狀。這就非常的扯。桂正和老師畫都畫了,大家當年看都看了,現在點進一篇I''s評析時心裡畫面都出來了——那可是公認的少女形體頂級描繪+少年JUMP頂級尺度——結果裡面一點不寫,這是人幹的事?!特别是日本那邊,要麼假裝斯文複制粘貼“桂先生はパンツの天才”之類沒營養的套話,要麼禽獸一樣埋頭猛畫伊織被侵犯的黃色同人批量上傳,反正就是一個不好好說話。其實關于I''s的激情戲,有不少有趣的東西可談,例如我後面會專門有一期,記錄分析葦月伊織全部的KINO更新以及相關的ASD反應或Comfort建立過程,對于剖析人物性格有巨大幫助。

2、普遍缺乏戲劇表演專業知識與演藝圈行業經驗,連喜歡的人所追求的東西都不了解,還敢說愛她?這也普遍導緻了對一些劇情特别是最終故事結局的誤讀。

3、普遍以故事本身的邏輯來分析了解,由此引發分析片面、了解牽強等問題。例如,很多網友認為,葦月伊織确實存在大量心機girl的行為。但桂正和本人對葦月的人設,尤其道德這一塊,不可能有問題。那麼問題出在哪?還有,高一階段,校園女神葦月憑什麼暗戀隐身啞巴一貴?很多這樣的疑問,故事裡是找不到答案的。堅持要以故事本身的邏輯來分析,那就隻能扭曲分析者與讀者的邏輯。

綜上,兄弟我最後決定自己來一個系列評析,分八期連載,每期一個話題,總字數預計約五萬左右。同時特别邀請前大學老師、成都青年夢想城影業CCO、九分鐘電影錦标賽項目負責人、對演藝圈新入行女藝人這一群體有深入了解的徐峤導演擔任藝術顧問,從專業角度、資深經曆以及2010年春熙路純愛街搭組建立者的獨特身份,帶來一些嶄新思考。

《I''s》這種連載類純愛文藝作品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對一夫一妻制與連載考核制的控訴。特别是連載考核制,讓創作者自己都不确定總共出多少話,時刻背負連載稽核的重壓。是以故事設定上出現前後不合,或者一些手法橋段的重複運用,這都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例如開篇不久的圖書室對視事件,一貴3個違心的IOD加1個Neg後,洩露出一個清晰的IOI被伊織當場捕捉。這劇情如果照搬進現實,就算鬧到法院,也會一緻判決男方對女方确實存在好感,事實清楚證據确鑿,嚴禁女方再次确認。但結果根據我揣摩,葦月伊織在終章前再重複确認了還有900多次。

對此,我的處理方式是在第一期就花數千字,仔細分析他們的這一次初見确認,講清楚為什麼在伊織給出興趣目标前,一貴要抛出那麼多次的打壓和無興趣目标,以及為什麼我們可以和伊織一起确定,一貴對伊織存在好感。這一層關系講清楚以後,再出現類似劇情,沒有新元素的話我就直接略過了。當然這隻是出于評析與觀看的差別。後面很多劇情叫人點評很難說出新鮮話,但讓我看我也能重複看一千次,有感情驅動有激情驅動。試探——收到正回報——達成性合意,每一步都能讓男人心潮澎湃,哪怕重複再多次也一樣,Y染色體就是這麼單純。

老師的作品有我很多回憶,本來這輩子都不想再勾起。去年12月初的一個夜晚,鬼使神差開始重溫《電影少女》,看完當場瘋了一半,一周都走不出來,隻能接着重溫《I''s》。看完《I''s》才發現是飲鸩止渴,直接全瘋。當時真的已到了你死我活的處境,非活剖葦月伊織不能救贖自我。中日兩國網絡上的《I''s》評析根本撓不到我這前職業文字編輯的癢處,隻能自己寫。本來隻準備寫個3000字,結果一直寫到現在,字數3萬都打不住了。

前三期評析——“無興趣名額迎戰頂級高分女”、“S&R價值盤點與一貴的必殺”、“蕩婦羞辱之下”,從今天開始兩天一更。之後五期将保持三天一更。歡迎大家收看我們這個葦月伊織的解剖過程,祝各位2021新春快樂。

===

活剖葦月伊織第一期——無興趣名額迎戰頂級高分女

我們已經知道,葦月伊織是校園女神,顔值、氣質全劇第一,神擋殺神佛擋殺佛。而濑戶一貴不過中上之姿,除了耍酷外幾乎沒有任何特長。分值相差懸殊的兩人,他們第一次建立羁絆的過程,必然精彩。是以第一期我們主要關注兩人的Attract(吸引)階段,特别着重分析雙方各自第一次給出IOI(Indicator of Interest,興趣名額)的時機與背景。在正式分析前,先用盡量簡短的篇幅回顧一下相關劇情。

96年4月初,東京私立灣田高中高一新生分班。一年C班的濑戶一貴對同班葦月伊織一見鐘情,但一年間幾乎沒有任何互動。而伊織對一貴則……

日本那邊的I''s粉絲開篇就産生分裂。暗戀派認為漫畫中後期劇情已經欽定伊織從高一開始暗戀一貴,各路牛鬼蛇神不得再加妄議。鬼扯派則認為連載初期的設定是伊織從高二才開始對一貴感興趣,“高一就暗戀”純屬桂正和在連載中後期的硬煽鬼扯,一定要打倒清算。暗戀說與鬼扯說各能解釋一些劇情,也各對一些劇情無法解釋。

97年2月份,伊織所屬的灣田高中戲劇社公演。随後《tokyo之城》雜志指定她來接受采訪攝影。登載了下期預告的《tokyo之城》3月刊發售。

97年3月31日,《tokyo之城》4月刊發售。一貴與僚機寺谷相繼看到伊織泳裝照片,一貴迷得神魂颠倒。(《I''s》日期設定極為細膩,從漫畫細節裡可以推出幾乎所有劇情的具體年月日。我的原始筆記裡有全143話的日期标注,連載結束後會專門貼一份出來。)

97年4月1日,灣田高中新學期開學,三人成為二年級學生。早上,戲劇社晨練時,窗外已開始有聞風而來的兩三校園閑漢。上課前,伊織泳裝上雜志的事情引發全班轟動,口是心非的一貴以一個IOD(Indicator of Disinterest, 無興趣名額)成功在伊織身上建立吸引。課堂上奇迹抽簽,兩人負責迎新策劃。

放學後兩人在圖書室一起想策劃。伊織邀請一貴坐近,遭拒絕;向一貴借鉛筆芯,一貴不起身直接丢;問一貴有沒有想到好點子,被回句“あんたは”。兩人尬坐一小時,然後發生對視事件,伊織馬上起身準備離開,走出幾步後又折回來,在素描簿上建立組合簽名,交給一貴,I's小組正式成立。我們的分析也從這一天正式開始。

桂正和《I's》嚴肅文藝批評連載——活剖葦月伊織(第一期)

圖書室裡,一貴扭頭癡癡偷看伊織側臉看到入迷,不料伊織也側眼瞄了過來,兩人正好對上眼。這段劇情有四大看點:

1、站在伊織的立場,這是兩人同學一年以來,她第一次清晰捕捉到一貴的興趣名額。這意味着什麼呢?意味着伊織可以當場确定,一貴對自己有意思。如果這時把伊織的心理活動描寫出來,基本上應該是:“哇哈哈哈你小子給我裝!終于讓老娘逮到你其實是喜歡我的了吧,哇哈哈哈”。

女性天生就是被追求者,伊織收到過的IOI不可能少于三位數——上雜志引發早上全班轟動時,至少就是10個以上了,基本全班男生都已被她建立吸引。為什麼唯獨現在這麼高興?首先,一貴這家夥耍酷在班上玩了一年的性冷淡風。然後早上全班為伊織轟動時,她被一貴當衆打槍。剛剛伊織連續引誘一貴坐近時又吃二個無興趣名額,想問他策劃點子打壓他一下時又被他反打壓:“那你(想出來沒有)呢?!”作為頂級高分女,被無視一年,接着一天之内正面硬吃三個IOD加一個Neg,那自然是極其的難受,也是以現在情緒反彈必然強烈。

2、漫畫版中,兩方的位置和坐姿,是一貴要比較刻意才能看到伊織,而伊織卻可以很自然的看到一貴。也就是說,一貴偷瞄給出的興趣名額清晰而明确,但伊織偷瞄給出的興趣名額則模糊不清。甚至可以說她沒有給,還可以說之前兩次拉近引誘應該屬于Congruence Testing(一緻性測試,女性常用的篩選、甄别手段,用以确定男性價值),并不能算作純粹的興趣名額。

鬼扯派一直嚷嚷這是漫畫版在連載初期并沒有設定“伊織高一開始暗戀一貴”的一個證據。但在20年後桂正和參與改編的真人電視劇版中,兩人位置調整為同一排,雙方都要做出同等幅度的扭頭與歪眼動作後才可以目光相遇。這是明确的讓雙方互相交出興趣名額,讓暗戀派+1分。從這兒可以看出真人版的改動傾向:甜化+簡化+直白化。這也更加凸顯了漫畫原版的嚼頭。

3、伊織捕獲這個重要資訊後,接下來的處理應對,值得期待。我們再來看看她是如何做的——哎她馬上假裝看表了,哎她直接起身了,哎她居然閃人了!讓我們再來試着描寫一下她的心理活動:“好爽啊好爽啊,但老娘要hold住,等情緒穩下來再決定如何處理這小子。今天已是大勝利,不要再呆這兒節外生枝。老娘閃給你看!”特别是真人版,赤裸裸的給伊織起身前加戲,額外一大堆高興、嬌羞、慌得一筆、眼珠子亂轉的表情,就是生怕你們體會不到她當時大腦飛快運轉的心境!誰敢再說伊織不是心機girl,兄弟我和真人版導演一起打爛他狗頭。

4、這段劇情及很多類似細節在動畫版中均被删改,凸顯的就是一個15卷漫畫強制壓縮為6集動畫的悲哀。希望動畫版有生之年能重制。

至此,我們和葦月伊織都已經可以100%确認,一貴喜歡伊織。隻要女方也對男方有意思,兩人可以當場互相告白,《I''s》全劇終。除非作者出于商業連載考慮,否則女方無需再次确認。結案,欽此。

且慢!I's組合簽名以及素描簿移交儀式還沒舉行哪!

這是伊織原定的備選計劃,而且帶有明顯的懲罰、戲弄、報複性質。現在起身走出幾步後才記起來,于是借鬧鈴響起而停住腳步(真人版把鬧鈴調整為走動前響起,強化了伊織随後停下來的自發性)。怎麼辦,計劃要亂?但伊織顯然能hold住,她原地想了一下,覺得一貴這個人有點意思,可以陪他玩玩,于是擡手一句沒有營養的“濑戶同學,你要回去了嗎”重新開機對話,折了回來,堅定的把原作戰計劃執行完畢:近身,簽名,移交。

為什麼我一口咬定這是她的預謀?大家看,I's這個名字起得多精巧啊,融入少女多少的閨情巧思,一貴回家想了半宿才悟出緣由。但諒你葦月伊織冰雪聰明,也不可能起身幾步之内就想出來啊,曹植咩?!何況曹植都要走7步,真人版裡我數了的,你才走5步半!必然是抽簽後就開始動小心思了。然後就是三番兩次的執意拉近實體距離,因為她非常清楚,自身半徑一米内就是她的絕對領域——無敵的哈,直男一入斬無赦,頂級高分女都有這種自信——是以所有戰術都會圍繞将目标拉至近身後展開。最後就是素描簿,标準的Lock-in Necklace(鎖定項鍊),将這一段美好連道具帶感官資訊牢牢綁定,作為在她面前耍酷一年的懲罰。且不說一貴這小子拿回家後這幾天别想睡好覺,就是這輩子再看到其它素描簿甚至聞到馬克筆氣味時,隻怕也會心肝一顫,記憶上頭,滿腦袋伊織蹦迪。敢無視老娘?不存在的。

桂正和《I's》嚴肅文藝批評連載——活剖葦月伊織(第一期)

果然,近身後還沒4個分鏡,一貴就瞳孔縮小、面色潮紅,眼看就要不行了。是以,在凱歌高奏的素描簿移交儀式中,伴随着壓抑不住的高興和得意,葦月伊織在漫畫/動畫/真人三個版本裡全部臉都笑爛,與之前連吃IOD的苦瓜臉形成鮮明對比。特别是真人版,走路都用跳的,說話都帶顫的了。

桂正和《I's》嚴肅文藝批評連載——活剖葦月伊織(第一期)

交過素描簿,最後再來些“跟我分在同一組你或許有點不太高興”這樣的汎用斬男話術,在此不再贅言。不太高興不太高興,30秒前剛親眼抓到一貴你娃跟個癡漢似的直勾勾盯着老娘側臉狂看,再高興一點就要直接撲過來了,你娃不太高興特麼個錘子不太高興……

讓我們往回梳理一遍。伊織之是以近身移交素描簿、主動建立羁絆,是因為她決定對一貴之前洩露的興趣名額做出正回報。之是以一貴洩露興趣目标後能獲得正回報而沒有被打槍,是因為他搶在女方之前(虛僞的)釋放了3次無興趣名額與1個打壓,結合之前一年的酷男人設,通過了伊織的一緻性測試,引導伊織認為這人很可能具有高價值。一貴就像一個頂級逗貓人,讓伊織這隻貓咪最後才氣喘籲籲的抓住一團毛球,但又讓她興高采烈得好像抓住了一條大魚。

20年後再看,這一切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跟個機械表内膽似的。在向高分女第一次交出興趣名額前,必須先給出3次以上無興趣名額,并明确接收到女方的興趣名額,這已是現代戀愛模型的常識。還有疑問的可以翻到漫畫書最後一卷 ,作者桂正和親自給我們做了一把複盤。世界重置,兩人重新進入圖書館,一貴沒有先給出無興趣名額和打壓,大大方方直接過去坐在伊織身邊,獻出自己的IOI,結果吃到強力抵抗——伊織主動把座椅拉遠,而且提前30分鐘退場,I's組合簽名以及素描簿移交儀式更是消失無蹤。因為伊織之前遇到的所有低價值男性都是這麼早早暴露興趣目标的,她沒有一點興趣在這類人身上。整個故事差點當場bad end。

事實上,《I''s》男女主人公的初始分值設定存在着巨大的問題,是以在整個故事裡,一貴隻能不斷的靠這種超越了時空的先知般的滿分行為,才能推進情感升溫。我們将在《活剖葦月伊織第二期——S&R價值盤點與一貴的必殺》裡對此進行詳細分析。

最後再順便說一下,我認為桂正和老師有着強烈的自虐傾向——從《電影少女》開始,他越來越喜歡拉大男女角色的分差,來強迫自己想出更富有戲劇性的補分情節。以擔負“夢幻戀人”這一職能的女角為例,《電影少女》的早川萌美,不過普通的清純美少女;到了《D·N·A²》,佐伯倫子不但成了玩弄感情的高手,還有個高分男朋友;最後的《I''s》,葦月伊織直接是泳裝采訪上都市雜志的校園女神了,分數與追求難度是一路上升。而男主角這邊,《電影少女》的弄内洋太,好歹還會繪畫;到了《D·N·A²》,桃生純太就隻剩虛無飄渺的花花公子DNA;最後的《I''s》,濑戶一貴直接是個廢物,幾乎沒有任何特長優點,分數直線下跌。照這個趨勢,我看桂老師遲早會搞出男主是流浪漢養大的小叫化、女主是日本第一财團千金這樣的作品出來,到時面對這荒謬的分差,我看桂老師再準備用什麼神劇情去補天。估計他也不好補了,畫完第一幕就永坑。

(活剖葦月伊織第一期——無興趣名額迎戰頂級高分女 完)

(活剖葦月伊織第二期——S&R價值盤點與一貴的必殺 近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