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塞拜疆駐華大使:持中立态度對阿塞拜疆來說不可接受

作者丨思齊 編輯丨漆菲

9月27日,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兩國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下稱“納卡地區”)交火,戰火已經持續了6日。雙方部隊繼續進行激烈炮擊,傷亡人數進一步上升,目前已至少造成超過一百人死亡、數百人受傷,其中包括很多平民和兒童。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的意思在阿塞拜疆文裡是“山地上的黑色花園”,因為這片土地植被茂盛,從遠處看,深綠色的植物融合在一起,近乎一個黑色的大花園。在過去數十年間,納卡地區的紛争持續不斷。1991年阿塞拜疆與亞美尼亞相繼在蘇聯解體後獨立,納卡地區被劃歸新獨立的阿塞拜疆,國際社會普遍承認阿塞拜疆對納卡地區的主權,但納卡地區擁有自己的國号,即“納卡共和國”,雖然亞美尼亞表示支援“納卡共和國”,但是一直也沒有公開承認。1991年底,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為争奪納卡地區開戰,亞美尼亞占領納卡及周邊部分地區,兩國1994年達成停火協定。

當地時間9月29日,阿塞拜疆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為了擊退亞美尼亞的另一次軍事侵略,并確定在國際公認的阿塞拜疆領土内稠密的居住區和平民人口的安全,阿塞拜疆武裝部隊在自衛權範圍内采取了反攻措施。這完全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

當地時間10月2日,亞美尼亞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亞美尼亞堅持和平解決納卡地區沖突,同時堅決反對任何“侵略”行為,願與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共同主席國開展協作,以恢複1994—1995年間建立的停打火機制。這似乎傳遞出了為局勢降溫的信号。

阿塞拜疆駐華大使阿克拉姆·傑納利也就此次沖突接受了《鳳凰周刊》的書面采訪,就雙方激烈交火起因、局勢走向以及如何解決問題表達了阿塞拜疆方面的立場。

阿塞拜疆駐華大使:持中立态度對阿塞拜疆來說不可接受

阿塞拜疆駐華大使阿克拉姆·傑納利

《鳳凰周刊》: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9月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沖突,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定和率先發動軍事進攻。事情起因真相究竟是什麼?阿塞拜疆目前有哪些損失?

傑納利:2020年9月27日,亞美尼亞在其非法占領的阿塞拜疆領土上對阿塞拜疆發動武裝進攻,促成軍事挑釁事實。亞美尼亞的襲擊造成了阿塞拜疆人員的嚴重傷亡,包括平民和軍人。這是亞美尼亞恐怖主義的又一次具體表現。目前,阿塞拜疆軍隊為了保護住在前線的本國公民,不得不向亞美尼亞發起反攻。

本次事件的真相建立在已為國際社會所認可的阿塞拜疆的領土被亞美尼亞非法侵占這一事實的基礎之上。阿塞拜疆的領土,包括納卡及納卡周圍的7個地區被亞美尼亞軍隊占領已近30年。阿塞拜疆數以百萬計的難民被迫離開自己的故鄉。

國際社會都不承認在被亞美尼亞占領的阿塞拜疆領土上出現的 “納卡共和國”,一緻認可納卡地區是阿塞拜疆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亞美尼亞單方面所造成的侵略事實嚴重違反了國際法、國際人道法、日内瓦公約(1949年)的準則、原則和相關慣例。本次襲擊是亞美尼亞上司人破壞和平談判的挑釁行為。

包括今年7月12-16日發生在離阿塞拜疆納卡地區不遠的托武茲(Tovuz)的武裝襲擊、8月23日在戈燃伯(Goranboy)方向破壞偵察小組的行動以及在被占領的阿塞拜疆領土上繼續實行違法的住滿政策、從黎巴嫩強制往被亞美尼亞占領的阿塞拜疆領土上遷移亞美尼亞裔的種種行為都是不嚴肅對待和平談判的表現。

遺憾的是,因為亞美尼亞武裝部隊主要瞄準居民點,造成了阿塞拜疆無辜平民的嚴重傷亡。由于亞美尼亞軍隊用大口徑火炮開火,納夫塔蘭市一家五口人被擊中,家中2個學生死亡。據阿塞拜疆官方統計,截至10月2日共有19名阿塞拜疆平民死亡,55名平民受傷,共175處民用設施被摧毀。關于軍人傷亡資料沒有官方資訊。

《鳳凰周刊》:自7月12日,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邊境局勢就開始急劇惡化,這一輪新爆發的危機引發國際社會擔憂,為何在這個時候發生這麼激烈的沖突?

傑納利:這要從更大的背景的角度來看,2018年亞美尼亞總理尼科爾·帕希尼揚上台之後,向阿塞拜疆方面發出了一些信号,有意願開啟納卡沖突和平解決的談判。

但是在過去2年内,亞美尼亞政府無法處理好目前的經濟問題,并且在這種持續緊張局勢的情況下,發表有關納卡沖突的挑釁性聲明。帕希尼揚稱,“卡拉巴赫是亞美尼亞的終結者”;亞美尼亞國防部部長David Tonoyan稱“為新的領土展開新的鬥争”;總理夫人還促進當地女人積極參與納卡地區的軍事演習以及用狙擊槍向阿塞拜疆的方向開火,把住在黎巴嫩的亞美尼亞人移民到阿塞拜疆古老的城市-舒沙(Shusha)等,這些行為代表亞美尼亞實際上拒絕由歐洲安全與合作委員會明斯克小組協調的和平談判,而且還再次說明他們維持原狀(Maintain the status quo)的意向。

7月12日亞美尼亞在遠離納卡地區、地處阿亞兩國邊境地區的托武茲(Tovuz)方開火。此次的目的旨在迫使阿塞拜疆切斷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輸油管線,以及由中國到歐洲的巴庫-第比利斯-卡爾斯 (Baku-Tbilisi-Kars)鐵路營運。除此之外,還迫使第三方介入該沖突。

顯而易見,亞美尼亞人侵略的主要目标是持續打擊,并迫使阿塞拜疆将部分領土分裂出去,由亞美尼亞占領并控制。由于亞方向戰區附近的居民點不停地向我方開火,是以我們也加強火力。

《鳳凰周刊》: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9月27日簽署法令,宣布國家進入戰争狀态,接下來軍事沖突會有失控風險嗎?

傑納利:請不要誤會阿塞拜疆的此次應對之舉。實際上,阿塞拜疆的對應性軍事行動實際上是在自己的領土上抵抗敵軍入侵,是以有理由調動國内所有資源。

我們要再次強調,全部軍事行動都是在阿塞拜疆領土内進行。阿塞拜疆并不觊觎其他國家的領土。國際法給了阿塞拜疆權利,去解放自己被亞美尼亞占領的土地。我們相信,堅持公平正義和國際法原則的世界各國會了解并支援阿塞拜疆維持自己領土完整的意志。

《鳳凰周刊》:雙方和平談判已陷入僵局多年,談判解決問題的可能性是不是已經沒有了?

傑納利:阿塞拜疆是一個愛和平的國家,支援以聯合國憲章為主、國際法的準則和原則,特别是有關領土完整、主權和國際公認邊界不可侵犯原則以及在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的基礎上解決沖突。這一立場保持不變。我們随時都準備好進行談判。

然而,阿塞拜疆反對模拟性的談判,支援建設性、公平和實質性談判。阿塞拜疆在解決沖突方面具有單一和堅定的立場。亞美尼亞武裝部隊必須立即、完全和無條件地撤出阿塞拜疆被占領的納卡地區以及其周圍的地區,阿塞拜疆的難民必須傳回他們祖傳的土地。

我得強調,1993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有關該沖突的四個決議分别為第822号、853号、874号和884号。此次的相關決議都要求亞美尼亞武裝部隊立即、無條件和完全撤出阿塞拜疆被占領的納卡及其周邊地區。

《鳳凰周刊》:土耳其已經表态力挺阿塞拜疆,您們有何回應?

傑納利:在此需要指出,不僅土耳其,包括巴基斯坦、阿富汗、烏克蘭等許多國家在内的國際社會都表示全力支援阿塞拜疆的正義立場。僅僅關注土耳其,實際上是一種不公平的做法,也是對相關國際組織及其決定的不尊重。我認為,把占領者和被占領者放在同一個天平并試圖對此問題保持中立态度就是一種間接支援亞美尼亞侵略政策的做法。

我認為,把占領者和被占領者放在同一個天平并試圖對此問題保持中立态度就是一種間接支援亞美尼亞侵略政策的做法。是以,為了防止相似情況再次發生,每個國家都應該要表示自己的堅定立場,而不是無視阿塞拜疆。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觀象台創作,在今日頭條獨家釋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