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在二戰時期,德國一共冊封了27位元帥,包括1名帝國元帥、19名陸軍元帥、5名空軍元帥和2名海軍元帥。而在這27位元帥當中,空軍元帥阿爾貝特·凱塞林可能是最為獨特的存在,因為他身為空軍元帥,但卻靠着指揮陸軍赢得了對手的尊重。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1947年,凱塞林因為屠殺罪行而被英國法庭判處死刑,而當這個判決結果出來之時,前英國首相丘吉爾、英國加拿大總督亞曆山大等盟軍高層紛紛站出來幫他說話,就連美軍也表示,凱塞林不應該判處死刑。

而就在盟軍為凱塞林的釋放而四處奔走的時候,德軍上百萬退役老兵也紛紛組織起來,聯名上書要求赦免凱塞林,這在當時成了一個奇觀。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那麼為什麼會怎樣呢?凱塞林到底做了什麼,讓他的敵人、部下都願意站出來為他辯解?這就不得不提到凱塞林傳奇的一生了。

提前申明,本文絕非宣揚納粹,隻是單純的軍事常識小科普。

1885年11月30日,凱塞林出生于德國巴伐利亞州下屬的弗朗科尼亞地區的馬克特施泰夫特,他的父親是一名老師,從小就要求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受此影響,凱塞林成年以後随即變得勤奮、樂觀且充滿進取精神。

不過在讀中學的時候,凱塞林的老師對這個學生的評價卻不太好,認為他雖然脾氣很好,很有禮貌,但是思維略顯遲鈍,甚至有些優柔寡斷。

但在進入軍隊以後,凱塞林卻迅速改變了這一切。

1904年7月20日,凱塞林放棄讀大學的機會,以“士官生”的身份加入第2巴伐利亞要塞炮兵團,入伍後不久就受到了上級的歡迎。

炮兵團的軍官們對這個年輕人十分欣賞,認為他十分聰明,而且舉止優雅、待人和善,随即安排他到慕尼黑軍事學院進修,凱塞林由此踏上了軍官生涯,也踏上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1905年時擔任候補軍官的阿爾貝特·凱塞林

在炮兵團服役的時候,凱塞林展露出了自己對于炮兵戰術方面的天賦,上級随即安排他到慕尼黑炮兵與工兵學院進修,之後凱塞林又被選去接受偵察氣球觀察員的教育訓練。如此一來,到了1914年一戰爆發的時候,凱塞林已經成了一個全才,炮兵、步兵、工兵和偵察氣球的用法這些他都會,而且還十分精通。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凱塞林先是擔任一個炮兵旅的副官,之後又擔任第2巴伐利亞後備師參謀、第3軍參謀、第4軍參謀等職務,軍銜越升越高,幾乎每一任上級給他的評價都是“可靠堅強”、“待人随和”、“充滿活力”、“可造之材”。

一戰結束以後,凱塞林本想從軍中退役去另謀生路,但他的上級親自跑來挽留凱塞林,凱塞林這才留在“十萬國防軍”中繼續服役。

而後,凱塞林在德軍中的地位就一路水漲船高。

他先是被任命為第24炮兵團的一個連長,而後被“二戰德國國防軍之父”塞克特将軍挖到國防部任職,之後又擔任“陸軍訓練總監部”的成員,在1925年更是被塞克特任命為自己的首席參謀軍官,成了塞克特最為欣賞的年輕軍官,還受塞克特的委托參加了秘密重整空軍的嘗試,包括在1923-124年在蘇聯境内秘密建立飛行員訓練基地等行動。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1928年凱塞林拍攝的一張标準照,此時他的軍銜是陸軍少尉

1926年,塞克特因為邀請前德國皇儲來參加閱兵式而被迫離職,不過凱塞林的仕途并未受到影響,相反,由于他的才能和情商實在太突出了,是以在塞克特離職以後,凱塞林繼續高升。

1926年10月,凱塞林被調到陸軍總務部工作,主持了制定了國防軍整套的武器采購程式,并被任命為“陸軍節儉委員會主任”,負責預算、後勤和法律事務。之後凱塞林又被調到“陸軍人事處”任職,成為了少數在陸軍司令部直屬所有重要部門都任職過的軍官,前途不可限量。

1932年10月,由于凱塞林的表現太過亮眼,德軍高層任命他為陸軍上校,并讓他擔任第4步兵師炮兵團第3營營長一職,對他寄以厚望。

然而就在第二年,希特勒便被興登堡任命為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德國軍政大權。

上台以後,希特勒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整軍備,尤其是重組德國空軍。而此時,德軍中被塞克特認為最有能力建立未來空軍的兩位軍官其中就有凱塞林,是以希特勒大手一揮,凱塞林随即從陸軍退役,以平民身份調入德國空軍,并正式出任行政總管一職,負責預算配置設定、機場建設、後勤保障、飛行員的訓練和戰鬥機的生産。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凱塞林和空軍司令格戈林在一起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1935年德國國内的一副漫畫,反應的是新任空軍行政總管凱塞林忙碌的一天

在擔任行政總管一職時,憑借自己傑出的管理才能,凱塞林很快就把一切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讓原先一窮二白的德國空軍快速崛起。之後凱塞林甚至接替了韋弗的職位,出任空軍參謀長一職,并在1937年6月1日晉升為航空兵将軍,成為德國空軍中資曆最高的人之一。

不久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戰争剛開始時,凱塞林作為前線指揮官直接在第一線指揮部隊作戰,在他的指揮下,德國空軍先後參加了波蘭戰役、法國戰役、不列颠空戰和巴巴羅薩行動,戰功赫赫,而他也因為法國戰役中的傑出貢獻而被希特勒越級晉升為空軍元帥。

雖然在不列颠空戰中,由于戈林的錯誤指揮以至于德國空軍損失慘重,不過凱塞林依舊在第二年的巴巴羅薩計劃中,用強大的戰鬥機部隊和轟炸機部隊重創了蘇聯前線空軍,極有力的支援了地面部隊行動。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1940年,凱塞林在前線和ZG-76聯隊的指揮官交談前線戰況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1941年11月28日,正在前線指揮空軍進攻莫斯科的凱塞林突然接到希特勒的指令,後者要求他前往意大利擔任南線總司令一職,負責維持軸心國在地中海的影響力,并為隆美爾的非洲軍團提供空中支援和後勤保障。

到任之後,凱塞林對隆美爾那種“自行其是”的作風很不滿意,比如他曾和隆美爾達成商定,隻要占領圖布魯克,隆美爾就必須停下腳步,讓他能夠抽調海空力量去奪取馬耳他島以改善補給問題。可是隆美爾在攻占圖布魯克以後,并未理會凱塞林的意見,而是自己率軍向埃及進攻,最終因為補給不足而遭遇慘敗。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凱塞林和隆美爾會面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和意大利人的交談

不過盡管如此,凱塞林還是在盡全力保證隆美爾的後勤補給,當隆美爾從阿拉曼敗退的時候,在困境之中冒着巨大風險給隆美爾運來彈藥、油料的他,之後和隆美爾一起勸說希特勒放棄北非的也是他。

不過随着英美盟軍在北非戰場上的優勢不斷擴大,德軍不得不放棄北非,退守亞平甯半島。

1943年7月,盟軍發起“愛斯基摩人”行動,在西西裡島登陸,兵鋒直指意大利。在這危難時刻,凱塞林再次力挽狂瀾,他先是用“蘿蔔加大棒”的政策穩住了已經反水的意大利,之後又不斷的搜羅部隊增援前線,硬是擋住了英美聯軍的攻勢。

在凱塞林精密的運籌組織,以及胡貝、維延霍夫等陸軍将領的不斷努力下,德軍成功穩住了亞平甯半島的局勢,使得盟軍雖然在1943年就已經登陸意大利,但直到1945年戰争結束也未能從意大利抵達德國本土。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凱塞林和胡貝的合影

時任美軍第15集團軍指揮官的克拉克将軍,在得知凱塞林于1945年3月被希特勒調去指揮西線德軍以後,這位将軍高興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他後來記述道:“凱塞林元帥是希特勒軍隊最有能力的将領之一……他無論是作為指揮官還是行政官員都很稱職。在意大利的兩年裡,他指揮軸心國部隊作戰時表現得很出色,之後他被調去指揮西線德軍,我很高興看到他終于離開了。”

1943年11月16日,凱塞林被希特勒任命為西南戰區總司令,并兼任C集團軍群指揮官。

1945年3月9日,凱塞林又被希特勒任命為西線總司令,在第三帝國最後的時刻,直接歸屬凱塞林管轄的部隊居然包括了東線的中央、南方和東南集團軍群,以及意大利的C集團軍群和西線的G集團軍群和上萊茵河集團軍群等,堪稱德軍中權勢最大的一人。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1945年5月9日,凱塞林作為德國南部、奧地利、捷克和南斯拉夫等地的全權代表,在奧地利薩爾茨堡附近向美軍投降,美軍第101空降師師長泰勒将軍親自在一家酒店約見了他,并盛贊他在戰争中的突出表現。

1945年5月15日,凱塞林被送往盧森堡的蒙多爾夫受審,由于懷疑他在戰争中犯下屠殺罪行,英軍法庭在1947年5月6日宣布判處凱塞林死刑。

就在死刑判決的消息傳出來之後,丘吉爾第一時間站出來表示量刑過重,并立即着手為凱塞林減刑,英國加拿大總督亞曆山大也第一時間緻電當時的英國首相艾德禮,表示:“我都對凱塞林沒什麼好抱怨的,他和他的戰士們讓我們吃盡了苦頭,但并不肮髒。”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而曾任美國第8集團軍的利斯爵士也站出來,表示對英國人判處凱塞林死刑一事十分不了解,并認為這是“把勝利者的審判強加到凱塞林的身上。”

在多種壓力之下,英軍法庭隻好把凱塞林的罪名從死刑改為無期徒刑。

1952年7月,出于對抗蘇聯的需要,盟軍以凱塞林患有喉癌為借口釋放凱塞林,凱塞林最終于1960年7月15日在巴特維澤去世,并被葬在當地的一座鄉間公墓裡。

凱塞林元帥:愛笑的阿爾貝特,既能當空軍元帥,也能當陸軍總司令

在他的葬禮上,鄧尼茨、迪特裡希、舍爾納等原二戰德軍著名将領紛紛出席,就連時任西德空軍總理的卡姆胡貝将軍也參加了凱塞林的葬禮,并代表前空軍和西德聯邦國防軍緻辭,表示“以其早期的成就,而非晚近的活動為後人所銘記。”

這也是為什麼阿爾伯特·凱塞林會在一衆德國元帥中顯得最為獨特,别的元帥大多是靠着對于戰争的突出貢獻而成為傳奇,而凱塞林則是自參軍的那一刻起便已成為傳奇。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侵權聯删!

想了解二戰戰略、戰術、戰史領域更多的知識,可以關注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