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締造開元盛世的兩位宰相,一個生前無宅,一個死後無棺姚崇的十項政策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指引方向伴食宰相盧懷慎極其簡樸的兩位宰相

作為一個皇帝,其實并不需要自己有十分出衆的能力,隻要他會用人,能夠用好人,那麼這位皇帝就是一個明君。李隆基在前期就是這樣一位明君,如果不是因為後期的腐敗導緻安史之亂,他或許可以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并列。

締造開元盛世的兩位宰相,一個生前無宅,一個死後無棺姚崇的十項政策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指引方向伴食宰相盧懷慎極其簡樸的兩位宰相

開元盛世圖

開元盛世之初其實并不怎麼美好,經過武周時期的黑暗,韋後亂政時期的混亂,此時唐朝的國力已經比不上貞觀後期,再加上開元初年的幾次蝗災,李隆基在開元前幾年過着緊巴巴的日子。政治鬥争能力點滿的李隆基其實并沒有很強的治理國家的能力,還好,他手下有兩位能臣,姚崇和盧懷慎,一個把握大方向,一個将具體方案實施下去,如此配合之下,這才締造了後期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開元盛世。

締造開元盛世的兩位宰相,一個生前無宅,一個死後無棺姚崇的十項政策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指引方向伴食宰相盧懷慎極其簡樸的兩位宰相

李隆基影視形象

<h1 class="pgc-h-arrow-right">姚崇的十項政策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指引方向</h1>

在李隆基啟用姚崇前,姚崇就向他提出了十個要求,或許稱之為政治建議更為準确一些:

施政以仁義為先,經過了武周時期的酷烈,無論是群臣還是百姓,他們的神經已經十分緊張,仁政能夠将将舒緩這一份壓力,不會導緻内亂

不謀求對外擴張,永徽年間到武周時期,對外的軍事活動不比貞觀年間來得少,大唐的國力已經無法支撐對外的征戰,窮兵黩武并不可取

執法從親近之人開始,還是前面君主留下來的弊端,無論是武則天還是李顯在位時期,統治者們基本上沒處罰過親近之人的過錯,導緻執法不公、執法不嚴

宦官不得幹預政事,這點無論是在唐朝以前還是唐朝之後都是一個禁忌,基本上沒有幾個皇朝經過宦官幹政後還能不衰弱的

皇親國戚無論在野還是在朝,都不得有實權的任職,自古以來,藩王割據,外戚專權并不少,唐玄宗在位後期,不就是因為宦官幹政和外戚專權才導緻的安史之亂嗎

對臣下接之以禮,隻有禮賢下士,有能之士才會被上位者所用

鼓勵犯顔直谏,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唐太宗在位時期的經驗

停止建造各種佛寺道觀,這些都是勞民傷财之事,必須禁止

杜絕外戚幹政,外戚除了不得有實權之外,還必須不過問政事,從某種角度來說,外戚幹政比皇親國戚擁有實權更加可怕,枕邊風的威力可不小

對百姓除佃租和賦稅之外,不得再加收其他賦稅,苛政猛于虎,藏富于民才是國力強盛的關鍵

締造開元盛世的兩位宰相,一個生前無宅,一個死後無棺姚崇的十項政策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指引方向伴食宰相盧懷慎極其簡樸的兩位宰相

姚崇畫像

正是因為以姚崇的這十項政策為施政指導,開元盛世才得以出現,也正是在後期,唐玄宗背離了這十項政策,才導緻了天寶後期的安史之亂,可見沒有這十項政策,就沒有開元盛世。

<h1 class="pgc-h-arrow-right">伴食宰相盧懷慎</h1>

一個國家的朝局不是一個人就能夠玩得轉的,即使有皇帝在身後作為靠山也不行,姚崇也需要有人來配合他,盧懷慎就是這樣一個非常好的人選。

盧懷慎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及姚崇,是以在姚崇為政時期,他就充當了一個非常好的幫手和掩護。姚崇每次實施政策時,都會發現盧懷慎的影子,或充當政策的推手,讓文武百官更加信服,或給予火力掩護,充當一隻雞讓姚崇殺給猴看。

締造開元盛世的兩位宰相,一個生前無宅,一個死後無棺姚崇的十項政策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指引方向伴食宰相盧懷慎極其簡樸的兩位宰相

盧懷慎畫像

比方說,每當有重大決策時,盧懷慎必當以姚崇馬首是瞻,姚崇說什麼,盧懷慎就做什麼。有一次,姚崇家中有喪事,請了十天假。在此期間,政事由盧懷慎決斷。沒想到這十天時間,盧懷慎硬是将這些政務公文堆積起來,就等姚崇回來了再進行決斷。這樣的做法讓其他文武百官紛紛效仿,姚崇施政的阻力一掃而空。

還有一次,那是在開元三年到四年間,黃河中下遊鬧蝗災,文武百官認為是上天給予的懲罰,不敢進行滅蝗救災。姚崇在朝中提出滅蝗之時,所有官員心中皆反對,平時小心謹慎的盧懷慎就第一個站出來當了一回雞,他道:“蝗蟲是天災,不能以人力抗衡,否則有傷天和,我們再好好商量一番,請公三思後行。”

締造開元盛世的兩位宰相,一個生前無宅,一個死後無棺姚崇的十項政策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指引方向伴食宰相盧懷慎極其簡樸的兩位宰相

鋪天蓋地的蝗蟲

姚崇厲聲道:“你忍心讓人們餓死,也不忍心殺死蝗蟲?如果滅蝗後有災禍,那就讓我一個人承擔吧。”

姚崇的一番話怼得盧懷慎一口無言,其餘文武百官看見身為宰相的盧懷慎無話可說,于是也緊閉嘴巴,安安靜靜地站在兩旁,看姚崇的表現。

經過姚崇和盧懷慎的這一番表演,滅蝗政策得以毫無阻力的實施下去,蝗災在不久後治理成功,百姓糧食有了收成,不至于在冬天過不下去。

在盧懷慎的配合之下,姚崇的每項政策都能得以很好的實施,大唐的局勢在兩人合力之下越變越好,終于締造出了開元盛世之景象。開元、天寶時期的繁榮和富庶在唐朝三百年曆史上就是屬于空前絕後,登峰造極的。

締造開元盛世的兩位宰相,一個生前無宅,一個死後無棺姚崇的十項政策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指引方向伴食宰相盧懷慎極其簡樸的兩位宰相

開元盛世下的長安

<h1 class="pgc-h-arrow-right">極其簡樸的兩位宰相</h1>

開元後期的繁榮與開元前期的簡樸密不可分,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全國上下都過着簡樸清貧的生活。因為開源節流,奢靡之風在全國流行不起來,這才能将藏住财富。如果如同西晉時期一般,不要說開元盛世,唐朝或許會就此終結。

在這一點上,姚崇和盧懷慎絕對是一個典型,他們的簡樸生活在曆朝曆代中,或許也隻有明朝時期的于謙和海瑞才能夠相提并論。

締造開元盛世的兩位宰相,一個生前無宅,一個死後無棺姚崇的十項政策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指引方向伴食宰相盧懷慎極其簡樸的兩位宰相

寺廟

姚崇在就職宰相期間居住在寺廟之中,身為一國之宰相,就算沒有自己的府邸,皇帝也會賞賜的吧。但就是沒有,姚崇很甘心的住在寺廟裡,過着清貧的生活。這或許是一種政治需要,是為了配合當時“抑奢求儉”的改革運動。總之,在姚崇為相期間,他就沒有過自己的房子。皇帝沒有賞賜,唐朝時期官員的工資稀薄,姚崇也沒有能力買房。最後,他的兩個兒子和心腹受不了這樣清貧的生活,A錢被揭發,姚崇被迫引咎辭職。有了姚崇這樣的典型在,于是,文武百官們紛紛效仿,最起碼在明面上,他們也過得相當儉樸。

締造開元盛世的兩位宰相,一個生前無宅,一個死後無棺姚崇的十項政策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指引方向伴食宰相盧懷慎極其簡樸的兩位宰相

姚崇的好隊友也不遑多讓,姚崇是生前無宅,盧懷慎則是死後無棺。盧懷慎雖然身為宰相,但當時的俸祿可不像宋朝時期那樣豐厚,再加上他所得到的俸祿大部分都分給了身邊為他效命的人,以至于就連他的妻子和兒女都吃不飽,住的房子也是破破爛爛,風吹雨淋都是常态。開元四年十一月,盧懷慎病死,家中沒有一點積蓄,窮得連棺材的錢都沒有。以至于家中唯一的一個老仆人把自己給賣了,這才有錢替盧懷慎辦了喪事。

正是因為有了姚崇和盧懷慎兩人的以身作則,是以無論是皇帝李隆基還是中層的百官,亦或是下層的百姓,他們都不敢,也羞于過奢靡的生活。财富在日積月累之下,越來越豐厚,唐朝時期的開元盛世才能到來。

締造開元盛世的兩位宰相,一個生前無宅,一個死後無棺姚崇的十項政策是開元盛世最重要的指引方向伴食宰相盧懷慎極其簡樸的兩位宰相

唐朝皇宮

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姚崇的十項政策方針,沒有盧懷慎的積極配合,開元盛世出現的可能性真的很小,但就是這兩位宰相,他們的生活卻過得不是很好。我們是不是能夠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呢:隻有清貧的生活,才能夠成就偉大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