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雲新聞網訊 在網絡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雲中誰寄錦書來”似乎已淡出人們的視線,成為一種記憶。

9月14日下午,縣融媒體中心來到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在朋友的幫助下,特意從壺鎮來到縣城,送來一封帶有溫度的感謝信。信中誠摯地表達了對《融媒姐姐幫幫團》欄目“真心為民辦實事,情系百姓解民憂”的深深感激之情,在《融媒姐姐幫幫團》的幫助下,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幫她實作了心願。
來者叫應大群,4歲時因疾病治療不當,雙眼經鑒定為視力一級殘疾。35歲時嫁到壺鎮鎮金竹村,37歲生下女兒朱可欣。去年丈夫因意外受傷,送到永康醫院治療,後來又腦中風,至今一直躺在醫院病床上昏迷不醒。婆婆是智障,公公是盲人,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女兒上幼稚園每天要接送,無奈之下母女倆住到壺鎮鎮南頓村哥哥應立華家,依靠嫂子張曉梅幫忙接送。
秋季開學,7歲的小可欣要上國小了,應大群希望她能在實驗二小教育集團南頓校區就讀,這樣哥嫂還能幫忙接送。
《融媒姐姐幫幫團》知曉後,采寫了新聞《我拉着你的手,一起走》。報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熱心人士紛紛伸出了溫暖之手,《融媒姐姐幫幫團》跟蹤報道了《收到暖心大禮包,小可欣笑得好燦爛》。
應大群心願實作後,《融媒姐姐幫幫團》再次及時跟蹤報道《實驗二小南頓校區來了一位“特殊新生”》,社會反響熱烈。
應大群在感謝《融媒姐姐幫幫團》的同時,希望借助《融媒姐姐幫幫團》,感謝縣教育局、實驗二小教育集團、縣民政局、缙雲慈善總會、甯波銀行麗水缙雲支行等機關,還有許多沒有留名的愛心人士,讓她切身感受到黨和社會的溫暖與關愛。
“我沒有讀過什麼書,也沒有什麼文化,但是我會教育小可欣努力學習,用好成績來回報大家。”應大群說,她還會用自己的言傳身教來教育小可欣,學會珍惜和感恩,待到孩子長大有能力時,懂得回報社會、傳遞愛心。
感謝信滿滿一頁紙,字裡行間流露出的濃濃真情,讓《融媒姐姐幫幫團》收獲了秋季裡最燦爛的一束陽光。
【來源:缙雲新聞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