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 煩 精 神
1、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龍馬精神!
2、不畏強暴,頑強拼搏的鬥争精神!
3、熱情好客,愛好和平的唯美精神!
4、豁達包容,樂于奉獻的犧牲精神!

1、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龍馬精神
一是古樓煩為遊牧民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對馬有特别的尊崇、喜愛,既是夥伴,也是戰友;既是生存的依靠,也是生命中的圖騰;在馬的身上,看到了一種豪放不羁、強健不息的氣質特點,加上戰場上的矯健身姿、勇武氣勢,馬便成為樓煩人,當然也是中國人豪情壯志的寄托,也是自由精神、吉祥如意的象征。
二是隋唐時期,婁煩設婁煩監,是養軍馬的之所,有養馬的傳統習慣和自然條件,更有“婁煩駿馬甲天下”之美譽。
三是花果山孫悟空之弼馬溫+婁煩汾河盆地 天蒼蒼野茫茫的景色 + 雲頂高山草甸風光,為人們勾勒了一幅瑰麗的想像空間,并與現實相映成趣。
四中婁煩處處有龍的傳說和身影,龍和山、龍泉、龍尾頭等等,龍馬一體,活力展現。
2、不畏強暴,頑強拼搏的鬥争精神
一是民族的血液和骨子裡有一種好勇鬥狠的因子,善于騎射,剽悍勇猛、粗犷不羁就是樓煩人的内在精神寫照。《項羽本紀》:"漢有善騎者樓煩,楚挑戰三合,樓煩辄射殺之"。李白詩“結交樓煩将,侍從羽林兒”,"樓煩将"應是特種部隊的将領。
二是土石山區的環境造就了婁煩人的“土性”和“石性”,婁煩的八座高山折射出婁煩人的土性石性。所謂土性,就是尊崇皇天厚土的土性;所謂石性就是堅韌不拔、堅硬頑強、不服輸、不懼怕的精神。
三是面對曆史上異族的入侵和苛政的殘暴統治,婁煩人無不亮出了不畏強暴的精神,進行了殊死的戰鬥。尤其是在反抗日寇的侵略中,前赴後繼,奮不顧身,進行了堅持不懈的鬥争。
3、熱情好客,愛好和平的唯美精神
一是民族特性所決定的,遊牧民族分散獨居的性質,決定了他們有一種交流的内在渴望,這種渴望緻使他們會比較好客;
二是由于婁煩地處太原北部,平均海拔在1400米左右,氣溫不高,也是造成一個地域之内的人會變得熱情好客;
三是從馬背上走下來後,進入農耕時代 ,相對封閉的地域裡,滋生出樸實勤勞、待人真誠、喜歡穩定、愛好和平的品質和精神。
4、豁達包容,樂于奉獻的犧牲精神
——婁煩8年抗戰,抗日大小戰鬥500多次,英烈2000多人,群衆傷亡7000人左右。4萬人的婁煩有4千人參軍搞抗日,長年為10000多抗日将士提供精神衣物,每年籌集糧食400萬公斤。
——解放戰争,在解放太原、晉中、忻州中,踴躍支前,人員7000人,軍糧5900萬石,軍草5萬斤,大牲畜1000多頭,烈士300多名,犧牲群衆未能統計。
——1949年,婁煩200多名幹部南下西進。
——水庫5萬畝良田、尖山鐵礦6億鐵礦、67%的國土面積成了太原市的肺腑,不容得半點工業發展。187家煤礦、選礦、石料、建材等企業關閉關停。
識大體,顧大局,舍小家,為大家;為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的勝利;為了全國的建設事業;為省城太原的發展,為了山西的工業、農業和第三産業的發展犧牲了婁煩的發展利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婁煩人民是偉大的人民,婁煩人民是英雄的人民,婁煩精神将激勵着婁煩人民繼續向新的征程奮勇前行,不斷從希望走向希望,從勝利走向勝利。
作者:曹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