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11月,清朝遜帝愛新覺羅·溥儀被直系軍閥馮玉祥趕出紫禁城,離開了這個他生活了整整16年的皇宮。
早在溥儀被逐出宮前,他就以“賞賜”的名義,通過弟弟溥傑将紫禁城的許多珍寶字畫陸續偷運出宮。而被逐出宮時,他雖然是倉皇出逃,但仍然順走了宮中不少的寶貝。
據不完全統計,溥儀通過各種方法從紫禁城中拿走的珍寶有好幾千件,光是名人字畫就有一千多件。
清宮珍藏的這些字畫、珍寶,可以說件件價值不菲,那麼被溥儀帶出宮的這些寶貝,最後都去哪了呢?

1.在天津當寓公時大肆揮霍
溥儀在當皇帝時,過的是錦衣玉食的日子。辛亥革命爆發後,他雖然退位了,但仍然住在宮中,民國政府也保留了許多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是以,退位後的溥儀在吃穿用度、排場方面與當皇帝時毫不遜色。
被趕出宮後,溥儀移居天津租界,先後住在張園和靜園。
在宮中生活時,溥儀受到皇家種種禮法的限制,如今恢複了人身自由,他開始放開手腳,大肆揮霍。他從宮中帶出來的這些珍寶,就成了他揮霍的本錢。
一方面,他變賣這些寶物,獲得大量的金錢,買很多高檔的衣服,帶着“皇後”婉容和“淑妃”文繡出入各種場所……
另一方面,他和清朝的遺老遺少以及各派系軍閥往來頻繁,他經常拿珍寶賞賜“臣下”,這讓他能夠找回當皇帝時的感覺。
溥儀在天津
從1925年到1932年,溥儀在天津住了7年,維持他這7年奢華生活的,正是他從紫禁城中帶出來的那些珍寶。
從天津離開前往東北時,溥儀并沒有帶上他所有的寶物。國民政府後來查封天津的靜園時,一共清點出十九箱和兩皮包珠寶細瓷。後來,這些寶物被運回北平,由故宮博物院保管。
2.大批珍寶被帶到東北
1932年,溥儀離開天津,前往東北,随後日本人扶持溥儀在東北地區建立僞滿洲國。而在前往東北時,溥儀将大批珍貴的财物轉移到了僞滿洲國。
在當僞皇帝期間,溥儀雖有“皇帝”之稱号,但其實并不自由,凡事都要看日本人的臉色,不過他的日子依然過得奢華。
維持溥儀這種奢華生活的,有日本人提供的錢,也有一部分需要他自己掏腰包。
日本戰敗後,僞滿洲國政權覆滅,溥儀和随身官員及家屬逃往吉林通化大栗子溝。
溥儀匆匆而逃,一些攜帶不便、價值相對較低的文物被留在了僞皇宮。國軍進入長春時,在僞皇宮查獲了十多箱珍貴的宋、元、明時期的字畫書籍。後來,這批字畫被帶到沈陽存入了中央銀行。
而被溥儀帶走的珍貴文物仍然有一大批,比如王羲之的《曹娥碑》、王獻之的《二謝帖》,宋徽宗的花鳥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等,随便拿出一件都價值連城。
這批珍貴的寶物,在溥儀逃往時有一部分流失了,不過好在大部分珍寶被東北民主聯軍接收。
溥儀在通化待了不到十天,就在他準備乘飛機逃往日本時,被蘇聯紅軍逮捕,随後被押至蘇聯在遠東伯力的監獄關押,此時,他随身帶着的仍然有好幾箱珍寶。
在蘇聯期間,溥儀曾為了賄賂蘇聯人,以“支援蘇聯經濟建設”為名捐出了兩箱寶物。
1950年,溥儀被蘇聯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在遼甯撫順戰犯管理所受到約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動改造。
此時,留在溥儀身邊的貴重物品依然能裝滿兩三隻大皮箱。
3.被特赦後,珍寶上交國家,溥儀留下了一塊意義非凡的懷表
1959年12月4日,溥儀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收到由最高人民法院簽發的特赦通知書。至此,中國最後一位皇帝開始了他作為一名新中國公民的生活。
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勞動改造期間,管理所的上司們在管教科辦公區專門騰出一個房間,并訂購了一些展覽櫃,專門陳列溥儀的那幾箱稀世珍寶,供各級上司和來所的重要客人參觀。
據統計,溥儀的這些珍寶中,能夠達到國寶級的物品多達468件。
被特赦後,溥儀也要離開撫順戰犯管理所了,這些珍寶當然也要有一個處理。溥儀曾表示,這些珍寶是人民的财産,應該上繳給國家。
後來,管理所經上級上司準許,決定了對這些珍寶的處理方案:鑒于溥儀的這些貴重物品都是從北京故宮私運出來的,應當歸還人民,但考慮到他今後工作和生活友善,允許他在鐘表類貴重物品中挑選一件,供私人使用。
溥儀進入貴重物品存放室之後,細細地打量着這些被他從故宮帶出來,又伴随了他幾十年的寶物,卻并沒有挑選那些價值連城的珍品,而是選擇了一隻已經發舊、但仍然金光閃閃的懷表。
溥儀為何會挑選這樣一塊價格并不高的舊懷表呢?原來,這塊懷表對于他來說意義非凡。
這塊懷表是1924年溥儀被馮玉祥從故宮趕出來後,從北京醇親王府逃往東交民巷日本使館那天,為了擺脫父親派來跟蹤自己的張文治,而在烏利文洋行想主意時買下的一塊法國金表。這塊表,後來随他在天津、長春、蘇聯度過了漫長的歲月。
或許,溥儀是希望這塊曾陪伴他度過黑暗、罪惡歲月的懷表,見證他嶄新、光榮的後半生。
溥儀回到北京後,那些上繳給國家的珍寶仍留在撫順戰犯管理所,繼續供來訪人員參觀。直到1964年,經周總理親自批示,這些珍寶被移交到北京。
最後,仍經周總理批示,溥儀上繳的這些珍寶有了明确的去向:絕大部分具有重大文物價值的物品移交給故宮博物院,一些文物價值不大的移交給财政部,還有一部分工藝品則移交給北京特種工藝品公司。
至此,被溥儀從皇宮以各種方式私運出來的最後一些珍寶,也算是有了一個完滿的歸宿。
後續:溥儀去世後,給妻子李淑賢留下了一筆數量巨大的财産。有人認為,溥儀作為曾經的皇帝,一定私藏了一些寶貝。但實際上,除了那塊舊懷表,溥儀的珍寶确實都已經上繳給國家了。
溥儀留下的遺産,絕大部分來自于他出版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的稿費。要知道,《我的前半生》一書自出版以來,一直是暢銷書。這本書還被翻譯成十幾國文字,在香港、台灣以及海外許多國家發行。是以,稿費是相當可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