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讓美好發生”2021年深企社會責任發展大會深調研活動先後走進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泰生物”)和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深創投”),調研企業的業務發展及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調研團通過走訪參觀、交流座談等形式,詳細了解了企業在綠色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綜合評估其在經濟發展、生态保護、社會關懷、公益貢獻等各方面的情況。
全城尋找“企業社會責任标杆”
深企社會責任發展大會CSR案例火熱征集中
深企社會責任深調研是2021年深企社會責任發展大會的重要環節,大會評審調研委員通過對上報的優秀樣本進行深入調研,遴選出具備借鑒參考、示範引領作用的“企業社會責任标杆”。
為此,大會特别成立了“王牌調研團”,成員包括: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講席教授李鳳亮,南方都市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深圳大件事傳媒董事長陳文定,深圳市工商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謝振文,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創新與鄉村振興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南方雜志社黨委副書記、副社長石雄東,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深圳市政協常委房濤,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深商總會執行會長、深圳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專家林慧,深圳市品質協會執行會長李榕,中國社會科學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鐘宏武,南方都市報編委王瑩(排名不分先後)。
值得關注的是,8月10日至9月12日期間,2021深企CSR案例仍在火熱征集中。大會設有八項大獎緻敬“企業社會責任标杆”的和個人:年度綠色發展标杆企業、年度幸福生态模範企業、年度戰疫救災先鋒企業、年度鄉村振興服務典範企業、年度CSR卓越貢獻企業五項企業大獎,以及年度公益創新人物、年度責任人物緻敬大獎和最具家風傳承創二代。
康泰生物:
B肝疫苗累計為4億多群眾帶來免疫保護
9月2日上午,調研團首先來到了位于光明區的康泰生物,該公司建立于1992年,現已發展為我國疫苗行業的龍頭企業之一,已有6種産品上市銷售,其中60微克B肝疫苗為全球首創,四聯苗為國内獨家。
在2021深企CSR案例征集和獎項評選中,康泰生物申報了【年度戰疫救災先鋒企業】和【年度CSR卓越貢獻企業】兩大獎項。康泰生物黨委副書記羅時龍介紹,自公司成立以來,康泰生物始終将履行社會責任擺在重要位置,僅B肝疫苗一項累計生産14億劑以上,累計為4億多群眾帶來免疫保護,為國家節省公共衛生開支超過1600億元。
羅時龍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康泰生物責無旁貸擔負起抗疫重任,迅速建成兩條技術路線。其中自主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于2021年5月獲批緊急使用,已向全國十餘個省份供應接種;國際引進的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正在積極推進國内臨床注冊、生産及商業化;并在新冠變異株疫苗研發,mRNA疫苗技術等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自2020年初疫情暴發伊始,公司便派出多名技術骨幹前往湖北疫情重災區,成為疫情研判和防控“志願者”,為抗疫一線提供有力支援。
研發生産疫苗的同時,康泰生物也關注社會公益事業。疫情出現以來,該司已經累計向湖北、遼甯、河北、廣東、河南等省份捐贈了價值1000多萬元的善款和疫苗等物資,并與全國各地疾控機構合作,對抗疫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醫務工作者進行表彰。為了保障西藏、新疆等邊遠地區疫苗配送,公司在2019年底便開啟“直送”模式,派出經過專業訓練的司機駕駛自有冷藏車,直接從深圳出發,将疫苗送到西藏、新疆等各個配送點,做到免疫接種“一個都不遺漏”。
該司也關注産學研合作,促進國内生物醫藥行業的整體發展。今年7月,康泰生物向暨南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3000萬元,攜手推進産學研一體化深度融合,共同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物醫藥支柱産業而不懈努力。
此次調研團由南方都市報編委王瑩率隊,深圳市政協常委、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房濤、深圳市品質協會執行會長李榕,深圳市工商聯會員部三級調研員林雲果,深圳市創新企業社會責任中心秘書長曾亞琳參與調研。
座談會上,南方都市報編委王瑩點評說,康泰生物作為疫苗研發與生産企業,在社會責任承擔上的公衆關注度非常高,企業未來可以和包括南都在内的媒體一起,在疫苗安全普及、社群健康教育分享上,創新一些具有公共性的社會項目,從專業的角度做科普推廣等等,在社會價值的實作上,能夠更加豐富和多元。
李榕則從企業與社群關聯的角度進行點評。他說,康泰生物關注遠方,比如說災區捐贈,是非常好的行為,也建議可以關注近處,關注附近的社群和居民。“現在很多市民不了解疫苗,也不了解疫苗企業是如何生産疫苗的以及疫苗如何發揮作用。企業可以專門設立一個展廳,對廣大市民開放, 讓市民可以更多地了解疫苗在保障健康的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羅時龍回應說, 康泰生物已經加強了與附近社群的關聯,并設立了專門的展廳,對專業的醫療人士開放,也經常接待附近的國小生,進行疫苗知識的科普。
深創投:
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同共進
當天下午,調研團一行來到深創投集團。深創投在1999年由深圳市政府出資并引導社會資本出資設立,公司以發現并成就偉大企業為使命,緻力于做創新價值的發掘者和培育者,已發展成為以創業投資為核心的綜合性投資集團,現注冊資本100億元,管理各類資金總規模約4213億元。
作為深圳市屬國企和中國本土創投的領軍企業,深創投此次申報了【年度鄉村振興擔當企業】和【年度CSR卓越貢獻企業】兩大獎項。
在座談會上,深創投集團投資發展研究中心總經理、企業服務中心總經理喬旭東介紹,“十三五”期間,該公司累計投入幫扶資金650萬元,完成16個幫扶項目,提供醫療救助幫助患病村民400多名,提供教育補助幫助貧困在校生100多名。2020年,産業扶貧已幫助貧困戶人均年增收2500元,村集體增收39萬元,消費扶貧采購金額超50萬元。
基于自身的投資能力,深創投以投資入股的形式幫扶當地的優勢産業,通過合作社模式助力魔芋種植、茶葉種植、溫氏養雞、霍山礦泉水等特色扶貧産業做優做強,拓寬貧困村集體經濟增收管道,積極協助扶貧企業參加展會和對接客戶,助力其産品擴大銷路。
此外,還成立了幫扶村的教育基金會深創投專項基金,定期走訪學校,為校園師生捐款捐物改善教學環境,助力當地教育事業發展。
在此次大會設定的八項大獎中,已有多家企業申報了【年度CSR卓越貢獻企業】,該項大獎将頒給能有效平衡經濟發展、生态保護、社會關懷、公益貢獻等各方面需求,并在其中至少一個領域中有優異表現和突出貢獻的領袖型企業。
喬旭東也詳細介紹了深創投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工作。其中,在綠色環境方面,深創投将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行業作為重點投資領域之一,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同共進,助力山常青、水常綠、空氣常新。2020年,該公司新增投資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領域投資項目36個,投資金額26.85億元,2020年以來,五家已投環保企業實作IPO上市。
深圳市政協常委、深圳市慈善會執行副會長房濤在調研中強調,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并非簡單地投入,還需要講究戰略與方法,以增進企業、行業、社會等各方面的共同利益,實作各方共赢。“企業的責任是多重的,包括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與社會責任。企業如果在經濟領域的辨別已經非常清晰,那麼如何更加高品質地履行社會責任,也是值得企業思考的命題。”
調研團:
關注企業經濟發展和公益效應齊頭并進
企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體,也是社會建設的重要力量。企業公民需認識到“力量越大,責任越大”,在謀求經濟利益的同時,自覺履行保證産品品質、保障生産安全、保護生态環境、維護員工權益、遵守法律、崇尚道德、參與公益慈善等社會責任,也是企業實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和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任何一家緻力于可持續發展的企業,都應該将企業社會責任(CSR)視作生命線,自覺将企業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融合共生。亦有大量研究證明,企業财務績效和社會責任表現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二者之間可以形成财責相長的互補關系。
調研團成員強調,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注重經濟發展和公益效應齊頭并進。尤其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國家發出“共同富裕”号召和三次配置設定的時代背景下,企業要增強時代的使命感、責任性,凸顯公益效應,關心幫助弱勢群體和貧困地區,促進綠色、協調發展。
“高品質發展”也是調研團成員屢屢提及的關鍵詞。南方都市報社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深圳大件事傳媒董事長陳文定認為,新時代企業要在共同富裕的宏大命題下,更自覺寫好奉獻的答卷,要積極投身國家重大戰略,為經濟發展拓展新空間,堅守奉獻社會的長期主義。新時代企業應更多考慮把自身置身整個行業,社會,國家去考慮問題,重視高品質發展的問題。
深圳市工商聯會員部三級調研員林雲果在點評康泰生物企業社會責任建設時表示,康泰生物是一家以疫苗研發和生産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在社會責任的承擔上有着天然的優勢,其高品質發展事關民生。“如何保證疫苗的安全性,如何把關疫苗的品質,都是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
深圳市創新企業社會責任中心秘書長曾亞琳則認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核心就是要注意将企業優勢與政府導向、社會需求相結合。對于康泰生物來說,結合度比較高的便是高品質發展,疫苗的科研品質就是高品質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此外,企業用好現代金融工具,提升社會責任履行能力和社會投資的效能,把資金的效能提升到最高,企業在社會責任履行的效率上才能做得更好。
統籌:南都記者 程洋
采寫:見習記者 王玉鳳 南都記者 程洋